游北京“石老娘胡同” ——访西四北五条老宅院

游北京“石老娘胡同” ——访西四北五条老宅院

西四北五条七号

北京西四附近有条胡同叫“石老娘胡同”,名字可真有趣对吗,因为曾经有个姓石的接生婆住在那里。是的,这条明代称为“石老娘胡同”的地方,现在叫西四北五条。

我进院拍了照片,回家整理图片时如梦初醒——原来照片里的垂花门,抄手游廊,老门旧窗,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故事。

游北京“石老娘胡同” ——访西四北五条老宅院

明朝叫“石老娘胡同”

这个院子就在西四北五条七号,它有一对朱红的广亮大门。门口的石鼓,前檐柱上的雀替都完好的保留着。进到院内,垂花门下放着一堆蜂窝煤,不知道谁的自行车靠在边上,电表箱上写了“注意安全”,虽然漆饰早已褪尽,但是所有这些都没有掩盖住垂花门纯粹,静穆的厚重之美。

游北京“石老娘胡同” ——访西四北五条老宅院

西四北五条七号的广亮大门

游北京“石老娘胡同” ——访西四北五条老宅院

垂花门

垂花门两侧还存有砖雕精致的“看面墙”。“看面墙”是分隔内外宅的一道主要隔墙,隔墙里曾经是游廊部分的地方都搭建起小房,高低不同,里出外进。

院内的正房被改建了一部分,但是正中间的门窗还保留了原貌,门裙板雕刻了“五福捧寿”的图案,曾经的朱红褪去了艳丽,如今斑斑驳驳,颜色似有似无中透出古朴沧桑。

游北京“石老娘胡同” ——访西四北五条老宅院

门裙板雕刻了“五福捧寿”

游北京“石老娘胡同” ——访西四北五条老宅院

第一进院落

正房两侧的抄手游廊通向下一进院的窝角廊子还保存完好,仔细看那些漆红的木雕,艳丽虽已褪去,但是一丝不苟的做工却丝毫不会随时间抹去。

游北京“石老娘胡同” ——访西四北五条老宅院

通向下一进院的窝角廊子

游北京“石老娘胡同” ——访西四北五条老宅院

通向下一进院的窝角廊子内部

游北京“石老娘胡同” ——访西四北五条老宅院

抄手游廊

这是一座前后共四进院落的大宅。如果时间回到民国,时任教育总长,著名的藏书家傅增湘曾是他的主人。

人称“三不知将军”的张宗昌也曾在此居住。张宗昌是民国时期直鲁联军的总司令,奉系军阀。有“狗肉将军”“混世魔王”的称号。一个因战争聚敛钱财的大官当然有众多房产。鼎盛时期“石老娘胡同”多半都是张宗昌的宅邸。从张宗昌的“兵不知有多少、钱不知有多少、姨太太不知有多少”可以想象他在此居住时的奢靡。

游北京“石老娘胡同” ——访西四北五条老宅院

小院里摆满绿植

游北京“石老娘胡同” ——访西四北五条老宅院

第二进院子

一个大宅几易其主,这里曾经建有著名的藏书楼,书香门第,高山流水。也曾经宾客满堂,脂粉香浓熏人昏沉迷醉。曾经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名人往事,一场风花雪月,“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切怎能经得起时间无情,在我看到的那一霎那,只有褪去朱红后无尽的苍凉。

如今院子里摆满花盆,绿叶如新,藤曼沿着小房爬上屋顶汇入房后浓密的大树。生命总是这样一草一寸,开枝散叶,不问昨天和明天。我从大宅里走出,相机里满是沉甸甸的旧瓦灰墙,我为它们拍下这组照片,也为它们写下今天的文字。

游北京“石老娘胡同” ——访西四北五条老宅院

西四北五条

附: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是随着元大都的兴建而诞生的。元大都兴建时全城有统一、严格的规划,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正是按严格规划建设起来的,而且一直延续至今,这一带是反映元大都建城规划的难得的历史遗存。

本次探访地图

游北京“石老娘胡同” ——访西四北五条老宅院

本集完,谢谢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