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寄情之山水⑬:法家集大成者——韓非

重讀鄭州│第八篇 英才寄情之山水

英才寄情之山水⑬:法家集大成者——韓非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

  • 韓非(公元前280—前233年),戰國時期韓國(今鄭州市新鄭)人,著名思想家、散文家,法家學說集大成者。面對風起雲湧、變幻多端的七國形勢,韓非建議韓王變法圖強,不見用。發憤著書、立說、明志,寫下《孤憤》、《五蠹》、《說難》等十餘萬言著作,受到秦王政的重視,被邀出使秦國,然受讒言所害,冤死獄中。韓非吸收道、儒、墨各家的思想,尤其有選擇的接受前期法家的思想,形成了系統完備的法家理論體系。他主張 “為治者……不務德而務法” , “賞厚而信”,“刑重而必” 。稱法的制訂,應該 “編著之圖籍,設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 ,法的施行,應該 “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他綜合了商鞅的 “法” 治,申不害的 “術” 治,慎到的 “勢” 治,提出以 “法” 為中心的 “法、術、勢” 三者合一的君主統治術,強調加強中央集權,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在哲學上,他發展了荀子的學說,認為 “道” 是事物運動的普遍規律,而 “理” 則是具體事務運動的特殊規律。肯定具體事物是不斷變化的, “道” “理” 也都要隨之而變化。提出 “緣道理以從事” ,反對 “無緣而妄意度” 。主張用 “參驗” 的方法來驗證人的認識。他注意到事務的矛盾性,強調對立面不可調和,提出 “雜反之學不兩立而治” 。認為歷史是不斷變化的,主張 “世異則事異” 、“事異則備變” 的歷史觀。還認為 “人民眾而貨財寡” 是社會動亂的原因。強調一切社會關係,如君臣父子、交換及剝削關係,均出自人們的 “自為心” 或 “計算之心” 。他肯定趨利避害乃人之常情,也是國家執行賞罰、法令的依據。

    韓非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還是一位卓越的文章大家,他的文章主題突出,層次分明,思想縝密,結構嚴謹,筆鋒犀利,論辯有力,形成了政論散文的鮮明個性。梁啟超曾評價說 :韓非為文, “壁壘森嚴,能自立於不敗之地以摧敵鋒” 。此外,韓非在闡述自己的思想時,還善於以收集、整理和創作寓言故事來表述觀點,哲學寓言,有故事,有情節,有文采,有意味,著名的《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濫竽充數》《買櫝還珠》《遠水不救近火》《唇亡齒寒》的寓言,千百年來,廣泛流傳,家喻戶曉,不但膾炙人口,而且給後人以哲理的啟迪。

重讀鄭州•英才寄情之山水

圖 版

韓飛像

英才寄情之山水⑬:法家集大成者——韓非

韓非故里——鄭州新鄭今貌

英才寄情之山水⑬:法家集大成者——韓非

英才寄情之山水⑬:法家集大成者——韓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