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我持素食十六年,吾心滋安体滋适。

……

无形者欲有形刑,恩仇爱憎不可名。

呜呼世界何由宁,呜呼世界何由宁!"

写下这首《不忍歌》的作者,是新中国第一届国务院副总理——黄炎培先生。1933年7月,他在河南开封写下了这首诗歌,当年他已经素食十六载。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他既是晚清的秀才和举人,也是中国教育的改革家,曾创办、改建了数十所学校,培养不计其数的学子人才;他是蔡元培的学生,也是新中国第一届国务院副总理,一生勤俭、半生茹素,既是儿女的良师,也是人民的公仆。

他从25岁开始办学生涯,创办了著名的“浦东中学”,蒋介石也慕名将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送去就读。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他的学生中,有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革命家张闻天、数学家华罗庚、历史学家范文澜、电影艺术家谢晋、秦怡。越南开国主席胡志明、缅甸开国总理吴努都称其为“我的老师”。

他是桥梁,连通了教育与革命,也连通了旧时代与新时代。他将爱与责任贯彻一生,影响了无数人。


让教育遍地开花的爱国教育家

黄炎培出生于1878年的江苏川沙县(如今归属上海),正处于日薄西山的清朝末年。和很多新中国的栋梁之才一样,他的家庭并不富裕。早年父母双亡的他,跟着外祖父接受传统教育。

1899年,他在松江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秀才。1901年又入学南洋公学,受教于中文总教习蔡元培。1902年,他考中江南乡试举人,并于1903年返乡兴办小学堂。

他一面办学,一面做民众工作,经常举办公开讲演会,宣传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呼吁救亡图存。

他因此一度入狱,由基督教外籍牧师保出,逃亡日本。一年后,他重回祖国,继续兴办学校。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1905年,他在蔡元培先生的举荐下参加同盟会,并在蔡元培先生赴德国留学后接任他的职务。

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担任了江苏省教育司长,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创办了9所师范学校、11所普通中学,还办了许多工校、农校、商校等职业学校。

他先后参与创办及改造东南大学、河海工程学校、暨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将当时的江苏教育事业推上全国之冠。

他的教育并不是坐井观天,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教育现状、学习更好的教育方法,他先后考察了安徽、江西、浙江、山东、北京、天津等地,又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座学校,广泛接触各界人士。

日本、菲律宾、南洋、英国也是他的考察对象,还将考察记录集结出版。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正如他所说的,“外国考察,读方书也;国内考察,寻病源也。方书诚不可不读,而病所由来,其现象不一,执古方治今病,执彼方治此病,病曷能已。

和孙中山先生、鲁迅先生一样,他也认为比起救人的性命,要救人的心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然不可不为之。

1917年,他联合社会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这里也成为了他教育改革的重要基地。

为了更好地确认这里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正确性和实效性,他甚至将自己的儿子从其他学校转而送入自己的“实验基地”。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带有鲜明的反对传统封建教育思潮的进步印迹。

他批判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提出今日读书目的在“学做人而已”;“作工自养,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

他还提出“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教育方针,让学生既在课堂中念书,有在工厂里实习做工,培养具有各种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

他的伟大之处,正是打破了读书求仕的传统思想,让新一代的年轻人懂得实干、脚踏实地,爱祖国也爱民主。

尽管这所学校历经坎坷,几次面临“破产”的危机,但他都凭着自己的毅力和高尚的品格赢得了实业家们的支持,走到了最后。

它也没有让时人失望,不仅培养了数千名毕业生,还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实业家。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多少革命者与学者的良师诤友

在南洋公学念书的期间,他深受蔡元培先生的影响,不仅学习读书写作,还学习了日语和演说。

也许他的演说才能就是这样被激发出来,从他开始从事教学时,就不断地进行公开演说,不仅为了教育的改革,更是为了唤醒国人们认清旧社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在他一生所做的演说中, 无数人被他影响,其中还包括了尚为青年的毛泽东陈毅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与教育并行的爱国行动,也是他一生的主题。1931年,黄炎培东渡日本考察教育,敏感地注意到日本军国主义将矛头指向中国。

回国后,他立刻着手写《黄海环游记》刊登在《申报》上,向读者揭露日本的侵华迹象。他还特地赶到南京将此事当面告知蒋介石,最终还是没能受到重视,无力阻拦战事。

沈阳被占领后,他发现许多国人依然浑浑噩噩胸无大志,恨铁不成钢,立即组织了抗日救国研究会

他利用自己与上海工商、金融界上层人物的良好关系,多方劝说,促使他们在抗日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他与史量才一起,联络一部分上层知识分子,组织了一个壬申俱乐部,商讨救国自救的途径。还借助同乡的关系去做杜月笙的工作。

他还曾动员杜月笙捐出一所大赌场作为活动经费,通过《生活周刊》向社会征募军需品供应前线,动员全家老少连续几晚赶制丝绵背心,以援助在严寒中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为了缓和两党关系,促进两党合作共同抗日解除民族危机,他曾多次与梁漱溟、左舜生、邹韬奋、张澜、沈钧儒等爱国人士共同商讨救国方案。与此同时,他集结力量多次游走在两党之间做“说客”,促进两党的合作。

因为他的正直与真诚,中共领导人一直视其为中共的良师诤友。毛泽东更是将其当做师长来对待,甚至频繁与其通信,除了日常的嘘寒问暖,也会向其咨询国家大事。而他也从不因对方的地位而有意迎合,常常提出自己的中肯建议。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赋予儿女责任与爱的慈父严父

黄炎培一生都在为祖国的发展和革新奋斗,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来没有懈怠对孩子们的教育。在他的培养下,他的儿女们都有很大的成就,囊括了哲学家、经济学家、水利学家、水泥混凝土技术专家等等。

而比起学术成就,他更重视的是孩子的个人修养,正如他这一生所践行的对自己内在修养的高要求一样。他的一生不仅勤俭质朴、温和睿智,而且果敢善良、为国为民,仿佛看到了素王孔子的隐约风范。

他曾在一次演讲当中指着儿子黄大能说:“大能,站起来!听着,日本人打来,如果你贪生怕死,投降做汉奸,日本人不杀你,我们也会杀掉你!如果你上战场牺牲了,我们全家将感到光荣。”

为了避免儿子在贵族学校染上贵族子弟的恶习,他果断将其转移到自己的中华职业教育社。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黄炎培字“任之”,号“楚南”,笔名“抱一”。这充斥着浓浓的老子思想的名字似乎冥冥之中影响了他一生的人生态度。

他这一生拒绝了很多次供职。民国之后,他两次拒绝出任教育总长,已赋不肯当官的美名。

创办职教社后,面对各方资助,他也从不据为己有,甚至不领工资,只取生活费,其收入只相当于上层文化人的几分之一。其儿女从小只能穿旧衣服、念不收学费并管吃住的公费学校。

后来,他不愿敛财的名声渐起,与不肯做官的美名相并一生。也许正因如此,实业家们更愿意把财产捐给黄炎培。而他则将这些募捐来的资产投入抗日救国事业。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张铁林曾在电视剧《黄炎培》中饰演黄炎培

他一生茹素50年,虽然不是因为受蔡元培先生的影响,却是不谋而合。

黄炎培在《八十年来》一书中曾提到:“一九一七年六月游新加坡海滨,亲眼看到捕鱼人出海归来,船上满载活鱼,渔夫一一将鱼破腹,挖掉内脏,投入另一空船,鱼儿跳跃几次才死去。人类为了果口腹,这样地残杀生物,使我感触很深,立下了素食的志愿。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他甚至写下《不忍歌》和《素食答客问二首》等诗,表明对生命的尊重,以及素食对健康的益处。

苟安几见全民命,自卫焉能废国防?与于同仇宁得已,谓予戒杀两何妨。止戈他日还须记,自古惟兵总不祥。”这不仅是他对素食的理解,更是在战乱时期、抗日救国时期对生命与人生的理解。

黄炎培女儿黄璐在《父亲对我们的身教言教》一文中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我家一贯俭朴,父亲中年后茹素,家中常有咸菜豆瓣汤佐食,姐弟们一见就合唱‘咸菜豆瓣汤,吃了上天堂。’似乎食之更有香味。

黄炎培虽不强迫家人们茹素,但他茹素的生活方式却引导了家庭和子女的一种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影响多少人,我想这首先取决于他的发心。而这位伟人的一生,心怀天下苍生,心怀民族大义,他的名字将永远留于青史之上。

—End—

文&编者 | 桃子猫和诗

每日壁纸分享

在这里,壹素界都会为你精心挑选适合做手机壁纸的图片3~5张(适合所有手机),让你永远都有美美的好心情。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组黑色系的图片,希望给你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图片来自:美桌网

关注壹素界,后台回复[0103] , 换上精美壁纸

*该关键词18年1月10日后失效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新中国第一届副总理茹素50年,被毛泽东视良师诤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