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中诊舌脉主病——打印版

舌质:

1.舌神:荣舌---有神;枯舌---无神

2.舌色:淡红---气血调和之人、病轻之人

淡白---气血两虚、阳虚水湿内停

红舌---实热、阴虚

绛舌---里热亢盛、阴虚火旺、血瘀

青紫舌---血行不畅(热极、寒极、血瘀、酒毒)

3.舌形:老嫩---辨虚实

胖瘦:胖大舌---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瘦薄舌---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点刺---脏腑热极、血分热盛

裂纹---邪热炽盛、阴液亏虚、血虚不润、脾虚湿浸

齿痕舌---脾虚、水湿内盛

4.舌态:痿软舌---伤阴、气血俱虚

强硬舌---热入心包、高热伤津、风痰阻络

歪斜舌---中风、喑痱、动风先兆

吐弄舌---热毒闭神动风、神识痴呆

颤动舌---肝风内动、热盛、阳亢、阴亏、血虚

短缩舌---寒凝筋脉、气血俱虚、痰浊内蕴、热盛伤津

舌苔:

1.苔质:厚薄舌---测邪气的深浅

润燥苔---滑苔:主痰饮、水湿

腻腐苔:腻苔---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湿浊痰饮停聚舌面

腐苔---食积胃肠、痰浊内蕴

脓腐苔---内痈、邪毒内结

剥落苔:花剥苔---胃气阴两虚、胃阴枯涸、全身虚弱

2.苔色:白苔---表证、寒证、湿证

黄苔---热证、里证

灰黑苔---阴寒内盛、里热炽盛

脉诊:

浮脉:表证、虚证

洪脉:热盛(气分、邪盛正衰、元气大伤、燥急)

濡脉:虚证、湿困

散脉:元气离散、正气将绝

芤脉:失血、伤阴

革脉:亡血、失精、半产、崩漏、阳气外浮

沉脉:里证

伏脉:邪闭、厥证、痛极

牢脉:阴寒内盛、疝气、癥积

弱脉:阳气虚衰、气血俱虚

迟脉:寒证、邪热内结

缓脉:湿病、脾胃虚弱、常人可见

涩脉:精伤、血少、气滞、血瘀、痰食内停

结脉:阳盛气结、寒痰凝血、气血虚衰

数脉:热证、里虚

疾脉: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动脉:疼痛、惊恐

促脉:阳热亢盛、瘀滞、痰食停滞、脏器衰败、肿痈

虚脉:气血虚

微脉:气血大伤、阳气暴脱

细脉:气血俱虚、湿证

代脉:脏器衰败、疼痛、惊恐、跌扑损伤

短脉:气郁、气虚

实脉:实证、常人可见

滑脉:痰湿、食积、实热、青壮年可见、孕妇可见

紧脉:寒证、痛证、宿食

弦脉:肝胆病、痛证、痰饮

长脉:阳气有余、阳热实证、平人可见

获取更多考研信息,前往全国中医考研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