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官茶——黑茶

中国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官茶——黑茶

我国黑茶始制于四川。雅安藏茶历史悠久,因产于雅安,唐宋以来畅销藏茶而得名,自古以来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族同胞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雅安为西藏及周边藏民聚居区生产小叶种全发酵砖茶,雅安藏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称黑茶、乌茶、边茶、边销茶、四川南边茶、四川南路边茶、大茶、雅茶等,民族同胞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深切感悟和体会。

官茶体制自唐宋以来延续达一千多年,官茶是古代茶法中的主角,并在汉、藏之间发挥过重要联系作用,官茶虽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与功能。官茶传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新疆、青海、甘肃、宁夏一带的居民,曾以得到“泾阳官茶茯砖”为荣,甚至将之视为一种财富的象征,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视作珍品收藏。茶马互市期间,陕西商帮也得到了迅速崛起,财雄势宏被尊为“西秦大贾”,曾位居我国明清十大商帮前列。他们在秦岭巴山的崇山岭中开辟了陕甘茶马古道,使陕茶道通天下,输往西北的陕西茶叶最多时达到年一千一百万斤。

早在秦皇汉武时期,就有历史记载,汉武帝时期,匈奴等少数民族屡屡侵犯大汉边境,扰乱民生。为了国家昌盛、百姓安宁,汉朝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战略物资准备。当时最善战的马匹来自西域,汉武帝深知西域边境地区需要大量黑茶,借以解决高油腻、缺青菜的严重问题,于是茶马互市出现。

到了唐朝,贞观之治、国富民安,茶马互市成了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但是由于当时的茶叶产量非常小,到达边疆地区的黑茶也只能是少有的贵族才能喝到。当时唐朝发现黑茶对边民的重要性,即将黑茶定为了管茶。北宋战事多,战马紧缺,但要想在西北地区买马,银子不行,唯有茶叶才可换马。朝廷就派专门军队去收茶,再押运西北,换成战马。这种实施茶马政策的军队,被叫做“茶商军”。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里感慨:“黑茶一何美?羌马亦何殊?”

元朝建国前,成吉思汗的部队开拓疆土,南北征战,黑茶被大量地使用于军队以解决征战士兵的水土不服问题,也正是黑茶的特殊功效,成就了成吉思汗的伟业。对于成吉思汗的军队来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明朝,朱元璋深知黑茶对边民的重要性,也将黑茶列为官茶,律法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贩黑茶进行买卖从中获益,而正是这个时期,朱元璋女婿明知故犯,成为史上唯一一个私自贩卖黑茶而斩头的王臣贵族。

黑茶在历史长河中是最早成为军事、经济、政治用茶的。其在六大茶系中看似后来者,但其实却是不为人知的最早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神奇之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