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釉:瓷器中的一朵奇葩,黑色之美令人震撼!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黑釉:瓷器中的一朵奇葩,黑色之美令人震撼!

黑釉是古代瓷器釉色之一,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黑。远山眉黛,浩瀚夜空。运墨而五色生。中华民族对于黑色的审美,已经达到了精神崇尚的境界,从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到水墨书法、陶瓷黑釉的产生,以及历朝上玄下纁最高的冕服(玄即黑色代表天,纁色代表地),汉文化都潜心于表达黑色之美。

黑釉:瓷器中的一朵奇葩,黑色之美令人震撼!

黑釉是古代瓷器釉色之一,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黑釉主要呈色剂为氧化铁及少量或微量的锰、钴、铜、铬等氧化着色剂。黑釉 釉料为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大类。

黑釉:瓷器中的一朵奇葩,黑色之美令人震撼!

通常所见的赤褐色或暗褐色瓷器,釉料中氧化铁比例为8%左右,如将釉层加厚到1.5毫米时,烧成的釉色即呈纯黑。以铁为呈色剂,涂层厚约1.5毫米,经氧化焰焙烧,呈纯黑色。

黑釉:瓷器中的一朵奇葩,黑色之美令人震撼!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至迟在东汉时就能烧制黑釉,东晋至南朝初的德清窑,用含铁6-8%的紫金土配制黑釉,釉面光泽,色黑如漆。东汉、东晋等早期黑釉属石灰釉唐代以后,基本上都改用石灰碱釉。就黑釉的品种而论,可以分为一般黑釉与花色黑釉两大类。油滴、兔毫 、玳瑁、麻酱釉等,即属花色黑釉。黑釉瓷器出现于东汉中、晚期,但当时的釉色为深褐绿色乃至黑色,釉层也薄厚不均,常有蜡泪痕,并在器表的底凹处聚集着很厚的釉层。早期烧制黑釉最成功的首推东晋时期浙江德清窑,所烧黑釉釉面滋润、光亮,色黑如漆,可与漆器媲美。

唐代黑釉较为盛行,宋代则是黑釉的高峰时期。明、清时期御器厂所烧黑釉器做工精细,多在纯净的黑釉上施以各种低温色彩,黑釉则成为各种美丽颜色的衬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