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却饱着,狂吃却饿着

不吃却饱着,狂吃却饿着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现象,比如有时候明明没怎么吃饭,却觉得很饱了,吃不下了;有时候吃的东西已经远远超过了平时的分量,却觉得还是很饿。这种与现实矛盾的选择,屡次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每次心情发生巨大变化时。

厌食症和贪食症都是一种进食障碍,有些人可能同时存在厌食和贪食现象,正是不吃时却饱着,狂吃时却饿着。厌食症主要表现为对食物提不起兴趣,没有胃口吃东西,或者有时候觉得有食欲,但是没吃几口就觉得胃里发胀吃不下去了。贪食症是明明已经饱了,却还在一直狂吃,根本停不下来,似乎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饱。

厌食症通常出现在想要减肥的年轻女性身上,为了追求瘦美而开始强迫自己少吃,最后导致出现了身体乏力、容易困倦的反作用,而常常会伴有不想吃饭,也没有饥饿感。轻微的厌食症,有时候也与心情好坏有关。当压力大时,人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甚至最基本的吃饭都没有兴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当感情受挫时,也会出现不想吃的情况。

而暴食症则是因为心情不好、抑郁或者无聊,找不到发泄的途径,因此总会吃好多的东西,不吃到吃不下绝不罢休;甚至有人吃到身体已经感觉到不适,还是停不下来。为了避免负面情绪的爆发,他们试图通过食物来发泄情绪,获得心里的满足感。而且,“明明已经很饱,还要不停的吃”的人,心理上有一定的强迫倾向,吃不再是为了吃,而是完成一定的任务。

我们生活在一个压力沉重的社会中,上班要努力工作养家糊口,下班还要忙碌家务、人际经营。因此在重重压力之下,人们会通过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比如“吃”这种很简单的方式。当你在情绪低落时,大口吃冰淇淋、一勺又一勺地往嘴里送蛋糕等甜点,在味蕾的刺激下,你会发现压力就像变成了美食,一口又一口地被吞噬掉。

只要找到这些情绪问题的根源,你就会找到合适的发泄渠道,改变这种折腾自己肠胃的发泄方式。因为往往会发现,当你晚上大汗淋漓地解决掉麻辣火锅时,第二天很有可能要饱受上火喉咙疼、拉肚子的风险。稍有不慎,在情绪不佳的时候,不吃饭或者暴饮暴食会给身体带来无穷的后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