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排名,我们还会选学校吗

喜欢排名是人类的天性,其中除了树立权威外,更不乏眩耀之意。

中国人在这方面一点也不逊色,各行各业都有极为出色的展示。十大元帅,十强企业,十大国画家,十大歌唱家等等,诸此如类,不一而足……而今天我要所说的各大院校的排名更是五花八门, 在院校排名之外,又有高本排名,高专排名,高职排名,真是种类繁多,让人目不睱接。

没有了排名,我们还会选学校吗

在美国有关大学的排名,最早是缘于1983年一家叫做《US News & WorldReport》(《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据说当时这家杂志经营惨淡,实在办不下去了,于是突发奇想,决定来一个高校排名,让美国的家长与高考学生看看,说不定能让濒临倒闭的杂志社起死回生。这一招着实很灵,在这之前很多美国家长是看不到大学排名的,如今看了排名,感到非常新鲜,一时间睹者如云,订阅者大增,于是乎,这家杂志不仅没倒,反而在短时间内窜红起来。

中国人向来有志气,外国人能办到的事,中国人也一定能办到。不甘落后的中国人一旦操作起这个大学排名来,真是轻车熟路,电风驰电掣,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中国人对于高校的排名始于何时?

上个世纪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文件中提出了“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于是在这一年,有关机构就对国内大学排名宣告开始,称它是一件“划时代”的事件,一点也不为过。

时光如驹,直到岁月进 入到1992年,国内已经有十余家单位发表过超过30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必须说明的是,众多高校排名机构大部分来自民间。

没有了排名,我们还会选学校吗

特别是1999年高校大扩招以来,中国的高校学生一年比一年多,2000年竟然突破了2000万之众。民众受教育的机会多了,对高校的关注力也就多了。有人关注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有商机。相应之下,民间高校的排名机构也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成长起来。一时间,众多机构搞得众多高校排名,对网络与纸媒进行了全方位大幅度的覆盖,直到把这种排名意识深深地铬在中国每位家长和高考孩子的心中。这些民间排榜机构,为了达到自己的商业利益,到高校索取赞助费是平常事,一些高校的能上榜是与赂贿这些机构分不开的。据报道,天津大学的校长,曾就义正严辞地拒绝过民间机构提出的所谓的赞助。

是啊,如此评选的上榜高校,不是依靠学校的师资力量说话,不是依靠真实的数据说话,不是靠培养出的人才说话,而是依靠金钱开路,上这样的大学有前途吗?

面对五花八门的高校排名,真是苦了成千上万的中国的家长们,他们面对这些像泡影一样的排名诱惑,表现出来的是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为儿女们作出高考志愿的选择。

没有了排名,我们还会选学校吗

越是慌乱,羊群效应越是在高考的家长们心里表现的明显;选择学校,报考专业,趋于一窝蜂。在这种从众现象面前,很多人心里没有主张,你选什么学校,他也选什么学校,你报什么专业,他也报什么专业,很多家长都是这样敦促儿女们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临到儿女们进了大学读书了才发现所选的专业不合自己的口味,或者走进入社会找工作到处碰壁了才后悔自己当初的志愿和选择,这样的马后炮比比皆是。

时至今日,三十年过去了,这些来自民间的大学排名机构还像一个大气球似地,还在一鼓劲儿地地往大吹,这样离破灭的那天也为期不远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家长们和高考的孩子们,当他们发现目前高校的排名渗有大量的水份对它不再信任时,也就是说,横行几十年的中国高校民间排名不攻自破时,我们还会选学校吗?

当然会选的。

只要有高校存在,只要有上高校的学生存在,我们就会选择高校,成千上万的家长就会选择高校,从而为孩子们安置一个更适合他们发展的高校环境和前途。

当然,我们的选择是建立在对高校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是与我们报考的志愿想吻合的,是我们的分数与我们的专业合卯对榫的,在那里孩子们不仅安于学习,而且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学有所成,最终达到学有所用。

没有了排名,考生会根据我们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学校,只要专业对口,只要你对你的专业有兴趣,在什么院校里都能结出硕果来。下面试举几个例子:西安外国语学院相对于北外与上外来说,名气很小。可就是这所名气不大的院里走了一位很有名气的人物,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何其莘,颇负盛名的《新概念英语》的作者。何其莘是是广东大埔人,他平时最大的爱好是学外语,西安外国语学院就是他的母校,1975年他毕业于该院英文系。王恩多是从曲阜师范大学走出来的一位的科学家,他主要以氨基酰-tRNA合成酶和相关tRNA为对象进行酶与核酸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于是这位从地方院校里走出的学者,2006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谢泳是中国当代最名的学者,以研究"五四"以来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而闻名,但他毕业于一个并不闻名的院校——晋中师范学院,他的学术成果在学界影响甚大,被破格调入厦门大学当教授,而调他入厦门大学的校长,曾经也获得了当代蔡元培之美誉。

没有了排名,我们还会选学校吗

没有了排名,中国的高考更会进入一个更加本真更加自觉的时代,它将拨开罩在家长与考生面前的迷雾,使他们对自己的专业的选择更加自主与自信。

天生我才必有用:我选择,我自信,我成才!

没有排名的泡沫破裂了,我们应该欢呼庆祝,到时考生们能够一如厩往地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心爱的专业,不同的是他们从盲目迷信的选择已转变为理智的选择。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与改革,没有排名理想择校的时代很快要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