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的竅門是什麼?

學習丨記憶丨思維丨練習

當方法成為習慣,跟別人的差距則顯而易見

曾今我看過一本書中提到記者採訪邁克.喬丹問:為什麼能成為那麼偉大的球員?

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的竅門是什麼?

他大致的回答是:我會不斷的給自己設置一個小目標,然後完成它。

我靠,這麼樸實的一句話,居然是他的成功秘訣。

高中的時候,我身體素質非常的差,因為發育比普通人晚高三還在長身高,這樣的身體自然會受欺負。

我是同齡人中的高覺知能力者,這一點我真不是吹牛。

我發現男生中一個很大的秘密,就是那些身體素質好的還有脾氣橫的男生總愛欺負人。

而且有一個更奇怪的現象就是,當一個男生表現很軟弱的時候,很多男生都會去欺負那個男生來提高自己的地位。

我有一個同學叫高x,他性格特別內向軟弱,打籃球的時候,總是挨一群人罵,當然我也捱過不少。

而他害怕不合群不敢反抗。

我的同桌因為家庭離異的關係喜怒無常,當然其他同學發現不了這一點。

有一天高X打籃球不小心打了一下他的手,他對著高X拳打腳踢,惡言相向,高X被打後還向他道歉,非常的懦弱,但是在這件事情上我覺得我的同桌做錯了,不管你內心有什麼情緒,不該找一個弱者去發洩,比他身強力壯的惹都不敢惹,而踢足球的時候他依然找一個同學大吼大罵作為情緒宣洩點。

而我看到這一切心裡非常清楚,很多男同學喜歡欺負地位最低的男同學,言語肢體上的來提高自己的地位,這在我心裡是非常噁心的,我幾乎從來不做這種事情,因為我覺得很俗氣很噁心,而他們寸土必爭和同級別的男同學互罵也讓我覺得噁心,當時我一直不願意做這種事情,所以別人罵我,我就不理會。

有一次打籃球,我也不小心打到我的同桌的手,他一樣想把情緒宣洩在我身上,我暴吼一聲,他就退縮了,因為我是那種不欺負人,但是我受不了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的,所以我的同桌不敢對我怎麼樣,這就是明顯的欺軟怕硬。

而另外一個整天喜歡捏軟柿子的男同學我當場揍了他一頓,大學畢業之後他QQ上在遇到我還是特別客氣,可是對於其他人,他依然是哪個樣子,不懂得尊重別人、尤其是尊重弱者,在我心裡:尊重弱者才叫強者,其他的都是土匪罷了。

我不喜歡打架、也不喜歡罵人、更不喜歡拿地位最低的男同學提高自己的地位去欺負,可是身邊俗氣的男同學都這樣做,所以我不喜歡和他們做朋友,因為我看到了問題的核心,人和人在我心中始終是平等的。

那麼我為什麼要說這麼一個心酸的校園霸凌的故事呢?這和做事情成功有什麼關係。

1

-勝利者效應-

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的竅門是什麼?

因為裡面涉及一個心理學的原理叫做:勝利者效應。

欺負人的人其實很多時候是出於一種心理保護,在別人面前表現得強大讓自己少受比自己更強的人的欺負。但是當時我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我只是單純的認為他俗氣,其次是每一個人都有攻擊欲,他們的自制力很差,也許一輩子都活在找目標釋放自己的攻擊欲,而不懂得合理的釋放自己的攻擊欲。

而且在欺負別人的時候獲得了心理優勢:勝利者效應,會覺得自己強大,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在哺乳動物的世界裡,地位是有高低之分的。

地位低的遇到地位高的,需要做出各種形式的諂媚、討好,以證明自己對於對方是無條件無從的,從而獲得一個安全的生活。

人類社會也因為金錢和權力、力量等導致了這種不平等的地位,從而很多有錢人越來越膨脹不懂得尊重其他人的價值,作為比低級動物高級的人類,應該有意識的明白這一點,從而尊重人的價值,不要因為這種不對等而傷害地位相對他們較低的人,可是做到這一點的人屈指可數,意識到這一點的人就更少了。

一個有錢人整天趾高氣昂呼來喝去,一群為了錢的人鞍前馬後拍馬屁這種現象因為這個哺乳動物世界的法則就屢見不鮮了,可是這真的很可悲,因為這些人活在本能裡,而不是一個有靈性善良的生命了。

-實驗-

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的竅門是什麼?

後來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發現了一個規律。

當我們把關在籠子裡的小動物在籠子邊緣安置電流,每當它們想逃離籠子的時候就會被電流擊中,而反覆電擊之後,就算籠子打開那些小動物都不會再跑了。

而這種由於之前挫敗對後續同樣的事情不願意努力的心理學效應名詞叫做:習得性無助,得了習得性無助的人會反覆把自己最新要做的事情和負面結果捆綁在一起,然後你如果和他共事,你得不到一個積極主動的人,只有一個不斷抱怨的怨婦,形成習慣以後,對周圍的人干擾也很大。

而這個實驗的後續的一個實驗就更有趣了。

既然心理學家發現了習得性無助,那麼他們就會想如何對抗習得性無助了。

假如兩隻老鼠在同一個試管內短兵相接,那麼地位低的老鼠認慫,就會選擇掉頭,把路讓出來給地位高的老鼠。

而浙江大學胡海嵐教授發現,如果對地位低的老鼠的大腦中的特定部位進行刺激,那麼它再次遇到地位較高的老鼠的時候,就不會認慫,而是鼓起勇氣,把它逼出試管。

更神奇的事情是,當地位低的老鼠連續擁有6次成功的經驗的時候,那麼第7次開始,他們離開科學家的幫助就會直接把地位高的老鼠逼出試管。

3

-做成任何事情的秘訣-

那麼一個長期討好他人的好好先生由於喜歡用諂媚、好言好語的方式去處理問題,他們很少能擁有勝利者效應。所以好好先生很少能成大器。

成功學經常會把人帶入誤區,很多失敗者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自身的個人素質問題,而不是集體的意志在哪裡吼叫一些勵志的語句。

培養一個擁有成功實力的人不是哪樣的路子,而是首先給對方找一件事情做,然後擁有成功的經驗累積起來,提升個人素質才是關鍵。

一個人在某件事情上有了細小的成功經驗,那麼他在接下來,就能以更積極主動的心態去做,從而把這件事情做成功。一個人過往的成功經驗對於他的接下來的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

而那些老師教孩子的時候會讓孩子厭學,用過難的標準要求學生,不循序漸進,言語侮辱。這樣是最容易放棄和厭學的。所以從老師的角度,由易到難,不斷通過成功經驗幫建立自我認同和信心才是關鍵。

高中的時候我身體素質很差,體測總是輸給別人,然後我每天早上6點30起來跑步,一開始我總想著跑3000米,然後跑了500米我就不願意跑了,於是我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不斷暗示自己:再跑10米,因為我的目標很小很容易達到,我擁有了勝利者效應,我居然每天都能堅持跑完3000米,後來體測全班第一,領先第二名大半圈。

我很早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秘密,我們要做的任何目標,如果過於遠大和完美,你又沒有成功過一次,你很快會在目標是事情上夭折。

所以要有長遠的計劃,但是小目標一定要設計得很合理,不斷讓自己擁有勝利者效應。這就是做成任何事情的秘訣。

我的書《一本書快速提升記憶力》除了微信公眾號我幾乎沒有做過任何廣告,但是確是全網銷量第一的記憶類暢銷書,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因為我寫書的時候,目標很簡單,我不需要寫很牛的書,我只要求寫一本坦誠的書就夠了,做到每一個章節,每一段文字都是坦誠的、用心的,目標很小。

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的竅門是什麼?

當我們面對一個宏大的目標的時候,我們很容易退縮,假如讓你記住674牛津初階詞典,你會非常恐懼,告訴你每天記憶一頁,一週休息2天,你就不會那麼難受了,剩下的就是一口一口吃成胖子。

失敗者有一個很噁心的共性:就是他們希望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回報,在心理學上,人們總是會高估自己,而按照墨菲定律,人往往要實現一個目標需要付出的代價比目標本身必須高很多才能實現,群:201805657 因為我明白這一點,所以我在青春的時間裡選擇超額吃苦,高估自己那是天才做的事情,不是我這個屌絲笨蛋該擁有的心態,想用50塊買50萬的車,還怪別人摳門就是失敗者的心態。

因為目標宏大所以開始各種逃避現實,最後乾脆把自己所有的逃避都合理化的找到解釋了,這是失敗者另外一種強大的本能。

而成功者會直面現實,直接解釋自己看到的真相,當我發現我所有的同學拿弱者來提高自己的地位的時候,我首先選擇再也不搭理我的同桌了,他讓我噁心,我本能的就排斥這種噁心的人了,而不會因為是同學選擇妥協。

而很多人總是喜歡打著朋友的名義欺負別人,朋友是什麼,朋友的核心是平等的關係,其次是陪伴和支撐,如果和朋友通過交往建立不平等的關係來實現自我優越最終肯定是分道揚鑣,任何關係以對方忍耐為基礎都不是友誼,那麼我看到這些問題的本質,我就不會亂交朋友,有的人說自己朋友遍天下,實際上孤家寡人一個罷了。

所以做成任何一件事情的核心是:

首先面對這個問題和事情的真相,不要逃避,不要回避自己的真心,不要得過且過,糊糊塗塗的過日子,然後勇敢的去拼去奮鬥,擁有勝利者效應,然後不斷調整,成為真正的強者。

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的竅門是什麼?

成功是一種會上癮的東西。

如何擁有高級的自信?

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的竅門是什麼?

自信是需要前提的,一個一無所有的人哪怕喊著勵志的口號內心都是打鼓的,沒底氣啊。我最佩服的是靠坑蒙拐騙成功學發家的大師了,那麼虛擬的自信我是做不到的,大多數人也做不到。

一個人不斷獲得積極的反饋,或者獲得負面反饋依然堅定自己的理想去行動,最終獲得積極反饋,當很多困難來臨之際,他就能做到雲淡風輕。

任何一件事情,沒有做成過10次以上,先別抱怨。用你的行動去積累你的自信,用你的積極心理暗示是創造屬於你的美好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