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物料管理精髓

倉庫物料管理的重要性

1、倉庫物料管理的重要性

(1)物料佔企業成本50%-70%重要性很高

(2)物料=現金+時間+勞務

(3)經管活動上物料週轉率高營運績效佳。

2、倉庫物料管理的職能

倉儲/運輸

1.物料進廠之驗收;

2.物料之發放與退料;

3.物料之儲存、盤點及管理;

4.呆廢料之儲存處理;

5.成品點收、出貨及管理。

物料管制

1.依照訂單需要,訂定不同之物料需求規劃;

2.請購之發動及物料進廠跟催;

3.ABC物料分析及存量管制;

4.呆廢料原因分析及消滅。

3、倉庫物料管理的目標

一般企業都有兩個經濟上的目標:生存與利潤,而一切的管理效率工作都是在這兩大目標下求取最大的達成率。進行物料管理的目的就是讓企業以最低費用和理想且迅速的流程,能適時、適量、適價、適質地滿足使用部門的需要,減少損耗,發揮物料的最大效率。物料管理的目標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1)正確計劃用料

製造業物料倉儲管理的首要目標是正確計劃用料。一般來說,生產部門會根據生產進度的要求,不斷對物料產生需求。物料管理部門應該根據生產部門的需要,在不增加額外庫存、佔用資金儘量少的前提下,為生產部門提供生產所需的物料。這樣,就能做到既不浪費物料,也不會因為缺少物料而導致生產停頓。

(2)適當的庫存量管理

適當的庫存量管理是物料倉儲管理所要實現的目標之一。由於物料的長期擱置,佔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實際上造成了自身價值的損失。因此,正常情況下企業應該維持多少庫存量也是物料倉儲管理重點關心的問題。一般來說,在確保生產所需物料量的前提下,庫存量越少越合理。

(3)強化採購管理

由於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原料的採購越來越表現出國際化的趨勢,原料採購已經成為一門非常複雜的學問。如果物料管理部門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的採購價格,產品的生產成本就能相應降低,產品競爭力隨之增強,企業經濟效益也就能夠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強化採購管理也成為物料管理的重要目標之一。

(4)發揮盤點的功效

物料的採購一般都是按照定期的方式進行的,企業的物料部門必須準確掌握現有庫存量和採購數量。很多企業往往忽視了物料管理工作,對倉庫中究竟有多少物料缺乏瞭解,物料管理極為混亂,以致影響了正常的生產。因此,物料倉儲管理應該充分發揮盤點的功效,從而使物料管理的績效不斷提高。

(5)確保物料的品質

任何物品的使用都是有時限的,物料倉儲管理的責任就是要保持好物料的原有使用價值,使物質的品質和數量兩方面都不受損失。為此,要加強對物料的科學管理,研究和掌握影響物料變化的各種因素,採取科學的保管方法,同時做好物料從入庫到出庫各環節的質量管理。

(6)發揮儲運功能

物料在供應鏈中總體是處於流通中的,各種各樣的貨物通過公路、水路、鐵路、航空、海運等各種方式運到各地的客戶手中,物料管理的目標之一就是充分發揮儲運功能,確保這些物流能夠順利進行。一般說來,物流的流通速度越快,流通費用也越低,越能表明物料管理的顯著成效。

(7)合理處理滯料

由於物料在產品的生產成本中佔很大的比重,如果庫存量過高,滯料現象很嚴重,就會佔用大量的企業流動資金,無形中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和生產成本,因此,降低庫存量是降低產品成本的一個突破口。通過不斷降低庫存量,加上有效的物料倉儲管理,就能消除倉庫中的滯料,充分利用物料的最高價值。

物料管理所要處理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其在社會經濟領域中的作用不斷擴大而變化的,目前已經成為物流過程中的中心環節,甚至兼有包裝、分揀、整理、簡單裝配等多種輔助性的功能。因此,我們應該正確劃分好物料管理的範圍,使物料管理處於井然有序的狀態,才能更好的實現物料管理的目標。

倉庫物料管理精髓

如何進行倉庫物料管理

1、倉儲管理基本技能

(1)倉庫場所佈置九大原則

①物料容易驗收

②物料容易進、出倉庫;

③物料儲存方便;

④適宜的工作環境和貯存環境;

⑤具備充分的安全條件;

⑥容易發料;

⑦易於搬運 ;

⑧易於盤點;

⑨有擴充貨倉的彈性與管理。

(2)物料堆放原則

①充分利用貨倉空間,儘量提高貨倉實用率。

②利用機械化裝卸,使用叉車和加高機等增加物資堆放的空間利用率。

③通道要有適應的寬度,保證一定的裝卸空間,保證搬運暢順,提高裝卸效率,保障安全。

④物料倉儲一定要考慮先進先出的原則,“後來先上岸”的辦法是貨倉儲存大忌。

⑤堆放物料的存儲量、型號規格易於讀取。

⑥物料的堆放應易於識別與檢查。正品、不良品、呆料、廢料應有不同的外觀,不同的存放標誌,千萬不可混放。

(3)常規物料堆放方法

①五五堆放法:五五成行、五五成方、五五成串、五五成堆、五五成層。

②六號定位法: “庫號、倉位號、貨架號、層號、訂單號、物料編號”

③托盤化管理法,成盤、成板、成地疊放和運輸。

④ABC分類法。

(4)倉庫的保管原則

①面向通道進行保管;

②儘可能向高處碼放,提高保管效率;

③根據出庫頻率選定位置;

④同一品種在同一地方保管;

⑤根據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

⑥依據形狀安排保管方法;

⑦依據先入先出的原則;

⑧依據特性:保安、毒性、危險品、食品、可堆放、冷臧、適用於同一產品。

(5)提高倉庫空間利用率的方法

①根據包裝類別、材料特性、供料方式、棧儲工具等考慮不同的堆砌方式;

②立體空間的使用;

③標準包裝的使用。

2、如何進行物料庫存控制

(1)先進先出的倉儲管理

①運用強迫式“定期移倉法”處理;

②運用標籤達成先進先出目標;

③運用顏色管理法提示先進先出;

④運用電腦條碼方式嚴密控制先進先出。

(2)物料ABC分類法(步驟)

①計算每一種材料的金額;

②按照金額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成表格;

③計算每一種材料金額佔庫存總金額的比率;

④計算累計比率;

⑤分類。

(3)安全存量法

①首先決定各料品的訂購點及訂購批量標準

②再運用賬務手段隨時查核,如發現庫存量已低於訂購心點,立即訂購已設定的定量料品。

③訂購點=安全存量﹢訂購前置時間耗用量。

(4)定量庫存控制方法

①定量庫存控制運用雙堆法式三堆法可以達到簡便可行的目的。

②雙堆法:將訂購點物資數量從物資庫存中分出來單獨存放。當庫存量降抵已訂購點那一堆時,即行提 出訂單訂購。

③三堆法:在雙堆的基礎上,將保險儲備的數量又分出一堆,就是三堆法了。

④雙堆法和三堆運河無須盤點和持續記錄,方法很直觀。確實簡便可行。

⑤定量庫存控制法一般適用於價值相對較低用途固定,訂購時間較短的物資,對ABC法中的B類物資適用度大。

(5)廠內物流系統分析與設計原則

①合理的運輸工具:搬運絕不是粗人乾的體力活,而隨便輕視。

②最短的運輸距離:設置最佳路線,不走回頭路,不走重複路。

③作成“搬運流程圖”,並加以活用。

④合理的運輸包裝。

(6)料賬不準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①進出庫時的計數失誤;

②進出庫時的票據記錄失誤;

③票據轉記失誤;

④盤點時的計數失誤;

⑤保管期間的破損、丟失、失竊;

⑥私自取料,無單發料等。

自檢:在對物料進行盤點的過程中,倉管、採購、生產和財務等各種人員都是參與者。其中,誰是最關鍵的參與者?為什麼?請簡單敘述你的觀點。

(7)缺料控制的重要法寶

①推行準時制採購是重中之重;

②電腦化的缺料作業分析,利用生產批制令應投產用料展開與現庫存量對比產生“缺料報表”;

③注重對採購Lead Time的控制與保持適當的安全存量;

④針對欠料進行分析,找出主要欠料廠商要求提交整改計劃,同時進行合約審查;

⑤對逾期的和濫竽充數的行為向供應商徵收規定費用;

⑥對供應商現場追蹤與調整供貨份額;

⑦掌握動態,及時反饋,迅速反應;調整需求,保障供應;

⑧借料、換料、替代用料;

⑨加強物控採購人員的責任心,制定考核獎懲機制。

自檢:如何縮短採購前置時間?

(8)呆滯料防治的重要法寶

①慎選物料庫存管理模式;

②運用更深入精確的MRP系統;

③使料賬準確;

④進行周密的設計變更ECN管理;

⑤更理性的採購策略與更嚴密的訂購管制;

⑥嚴格執行倉儲的先進先出管理;

⑦執行定期有效的呆料處理管制;

⑧嚴格執行合約審查與訂單評審制度;

⑨妥善做好“呆滯物料庫存狀況表”;

⑩納入績效考核、獎懲。

(9)如何提高庫存週轉率

①有效控制庫存量;

②消減呆滯品,減少失誤性庫存;

③實現準時制採購之概略訂貨,分批送貨;

④減少投機性購買行為;

⑤實現一個流生產方式;

⑥促進生產平衡率;

⑦利用QC-STORY,分析週轉率最低的貨品並予以改善,消除流程的瓶頸障礙。

倉庫物料管理精髓


3、物料倉儲的盤點管理

物料盤點的目的:確保料帳的符合性,評估存貨的管理績效,以為改進參考,計算企業的損益

(1)盤點前準備工作

確定盤點程序與方法,盤點基準日,初盤、覆盤人員之選取,各項報表或表格應事先準備,倉庫之環境清理,原料卡之確實結帳,

(2)盤點作業計劃,基準日

盤點對象,地點,日程表,作業流程圖,報表或表格

(3)盤點後之處理

依據管理績效,對分管人員進行獎懲,料、帳、管制卡帳面糾正,不足物料迅速辦理訂購,呆、廢料做迅速處理,加強5S工作。

倉庫物料管理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