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楚雲飛的358團為何一直維持在5000人?錢伯鈞道出了實情

《亮劍》楚雲飛的358團為何一直維持在5000人?錢伯鈞道出了實情!眾所周知,在《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原本有1000多人,經過1942年的大掃蕩之後,部隊傷亡過半,也就是說,此時的獨立團估計就剩下幾百人了。為了儘快讓部隊恢復元氣,李雲龍決定將剩下的半個團全部打散,以連排為單位,劃分不同的游擊區,然後自行發展。這一招很快就收到了奇效,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獨立團就發展到了上萬人,尤其是張大彪,一個人就拉起了一支2000人的部隊!

《亮劍》楚雲飛的358團為何一直維持在5000人?錢伯鈞道出了實情

經歷過平安之戰的洗禮之後,獨立團仍有7000多人,而這7000多人就全部從新兵變成了老兵。而且打下了平安縣城,肯定繳獲了不少的好裝備,所以此時的獨立團兵精糧足,完全可以打一場中等規模的戰役。在之後發生的大孤鎮事件中,楚雲飛仗著自己有5000之眾,想霸佔大孤鎮,結果被李雲龍重兵圍困,最終不得不狼狽撤走。

《亮劍》楚雲飛的358團為何一直維持在5000人?錢伯鈞道出了實情

大孤鎮事件,楚雲飛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就是對李雲龍的實力估計不足。很可能楚雲飛太久沒有派出情報人員,去收集有關獨立團的情報了!大孤鎮事件結束後,楚雲飛不禁留下了這樣的感慨:“GCD發展隊伍的速度,簡直太可怕了!”

《亮劍》楚雲飛的358團為何一直維持在5000人?錢伯鈞道出了實情

相比李雲龍的獨立團而言,楚雲飛的358團明顯在發展速度上,要滯後很多。在1940年時,358團就擁有5000人,然而到了抗戰結束前夕,358團還是5000人左右,前後一共5年左右的時間,358團的總兵力就一直維持在5000人附近。那麼問題來了,楚雲飛的358團為何一直維持在5000人呢?錢伯鈞道出了實情!

《亮劍》楚雲飛的358團為何一直維持在5000人?錢伯鈞道出了實情

李家鎮兵變時,358團一營營長錢伯鈞當著楚雲飛的面,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央軍排除異己,想借日本人之手,消滅雜牌部隊。忻口之戰,358團傷亡過半,中央沒給咱們補充一兵一卒,現在358團的5000人馬,都是我們自己擴編的,我們不欠重慶政府的情!” 從這句話中,可以得出,358團的兵員都是自己招募的。一般國軍的作戰部隊,兵員都由上級負責調撥,打光了再由上級重建或者補充。然而楚雲飛的358團,上級卻不給調撥一兵一卒,僅憑358團的招募能力,是絕不可能招到大量兵員的。

《亮劍》楚雲飛的358團為何一直維持在5000人?錢伯鈞道出了實情

李雲龍的獨立團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發展到一萬人,是因為有地方組織、民兵、游擊隊等等,幫忙招募或者直接予以補充。而358團在老百姓中,是得不到太大支持的。而且在抗戰期間,楚雲飛的358團一直盤踞在大孤山一帶,活動區域受限,區域內人口有限,所以招募兵員就更加困難了。就算有老百姓想參軍,也估計都去參加八路軍了!

綜上所述,楚雲飛的358團之所以一直維持在5000人,錢伯鈞道出了實情,是因為重慶的國民政府不肯為雜牌軍調撥兵員,然而僅靠358團的招募能力,是無法招到大批兵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