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春節將至,又到了一年一度囤年貨的時候,不同於父輩們在商場置辦年貨,如今大多數年輕人習慣在網上動動手指,然後等待快遞小哥送貨上門,然而,隨著網購到來的不只是多樣的商品,還有

氾濫成災的快遞包裝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為了保證商品完好,很多商家習慣在商品外裹上層層的包裝袋,收到貨物後,袋子就會被丟棄到垃圾堆,這些以聚氯乙烯為原料的廉價塑料,不僅數百年都無法降解,還會侵蝕土地、汙染河流,甚至變成塑料粒子,隱藏在食物裡,重新被人類吃下去.......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2018年,中國的快遞包裹突破500億件,消耗的塑料袋約245億個,每年數百億無法降解的塑料,不啻於一個隱形的炸彈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幸運的是,在網購狂歡下,一個年輕姑娘保持著難得的警醒,她叫王曦,一個天之驕女,她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無孔不入的快遞塑料汙染宣戰!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01

回國撿垃圾的名校海歸,打小時候起,王曦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她成績優異,模樣俊俏,大學時順利考進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之後去往美國喬治城大學攻讀碩士,一路順風順水,令人豔羨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她曾擔任鳳凰科技,和“36氪”的特邀海外記者,採訪過扎克伯格等知名公司創始人,還擔任過央視紀錄片,《海外之路》的特邀海外研究員,2016年,王曦回國,很多人好奇,有這樣金光閃閃履歷的海龜,工作一定特別高大上,王曦的選擇卻令人大跌眼鏡,她居然跑去關注又臭又髒的垃圾!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王曦和扎克伯格,其實,瞭解王曦的人都清楚,這個靚麗的姑娘,內心一直有一個環保夢,她很少購物,幾乎不點外賣,出行坐公共交通,經常吃素,在美國採訪創業者時,她發現很多創業者,為了解決某種問題開始創業,王曦也時不時問自己:“你想為這個社會解決什麼問題?”“當然是環保問題了”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可環保問題太廣泛了,塑料汙染、水汙染、空氣汙染......每一件都迫在眉睫、不可或缺,王曦決定從某種單一品類做起,她調研後發現,隨著網購發展,快遞塑料袋和外賣餐盒增量最大,佔據塑料垃圾增量的80%以上,2018年消耗的245億快遞塑料袋,可以圍繞赤道280圈,到2022年,這個數字將翻一番,更可怕的是,這些塑料無法降解,對地球的危害更無法逆轉!看過觸目驚心的數據後,王曦決心要解決快遞塑料袋垃圾問題,但她提出想法後,立馬被潑了冷水,因為

快遞塑料袋實在太便宜了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一個快遞塑料袋僅要5分錢,如果想做出,替代快遞塑料袋的環保產品,首先要比現在的更便宜,或附加值更高,但現在的快遞塑料袋已經夠便宜了,主要作用是保護包裹,不需要別的附加值,沒有比當下的方案更便利的產品,大眾會放棄使用快遞塑料袋嗎?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從商業邏輯上講,這件事很難成功”,王曦很清楚面臨的困難有多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她無法對塑料垃圾汙染視而不見,“我們初心一直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要用這個東西賺多少錢”,於是,2016年12月,“蔚路循環”計劃正式啟動

02

你願意為塑料消費買單嗎?在創辦“蔚路循環”之前,王曦就有一個特別的野心,設計出多次重複使用、全生命週期的產品,如同“蔚路循環”的logo一樣,實現產品本身生命閉環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快遞塑料袋最大的危害在於,生產和廢棄都要耗費巨大的資源,卻使用一次,就被扔掉,“蔚路循環”經過一年多研發,設計出,

可重複使用30—50次的環保循環袋,與方便回收的環保循環桶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循環袋的生產過程中無廢氣、廢水、廢渣產生,環保性得到了極為嚴格的瑞士藍標環保標準認證每循環使用一次,就杜絕了一個一次性塑料袋的產生,而當循環袋出現破損時,會被統一回收,加工成新袋子或者堆肥進入大自然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到2022年,一年會有500億個電商塑料袋,如果這些塑料袋都被循環袋替換了,將實現巨大的塑料減量,按一頭大象5噸算的話,起碼減少30頭大象重量的塑料袋,一年的碳減排佔全人類碳減排的1.5%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但袋子生產出來後,王曦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快遞塑料袋的使用,涉及到商品生產者、製造商,運輸商、消費者甚至政府,王曦需要帶著循環袋,敲開這條環保路上每一家的“門”,她先說服電商商家使用循環袋打包商品,但大部分商家一聽說要分批打包,降低效率,就直接拒絕,她選擇先在學校試點,開宣講會給學生們講循環袋的使用,跟學校驛站的工作人員說好話,請求放駐循環桶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循環袋打包的商品與普通塑料打包的商品分別擺在快遞櫃檯上

任何一次性產品的解決,說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鏈路上的每一個人”,王曦從人人眼紅的名校畢業生,變成四處求人的創業者,而且令項目更難推進的是,使用環保袋要繳納9.99元押金,當你收到循環袋包裝的快遞,拿出物品後,不但需要將循環袋歸還到循環桶裡,還要交0.5元的回收費用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使用環保袋還要掏錢?很多人都無法接受王曦的做法,免費塑料袋用的好好的,用完扔掉,一分錢不花,現在不僅要歸還袋子,還要付5毛錢?這看似離譜的做法,背後的道理卻非常簡單,環保是需要成本的,哪怕商家、政府願意支付成本,最後還是會落在消費者頭上,何不從一開始,消費者就承擔起環保責任呢?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每年每人大概消耗30個快遞塑料袋,歸還一次0.5元的話,一年下來也就一杯奶茶錢,用一杯奶茶錢,就能解決令人頭疼的塑料難題,何況這個塑料確實是自己使用過的,道理雖然清楚,但王曦推進起來分外艱難,有時候花大力氣說服商家,第二天他又反悔了,剛開始在大學試點時,循環袋的歸還率不到5%,每次都是實打實的損失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在那段日子裡,失落和挫敗每天敲擊著王曦的決心,“我知道創業很難,但沒想到這麼難”,王曦苦笑著說,但倔脾氣的她沒有放棄,一次次優化方案,一次次給學生宣講,硬著頭皮克服困難,很多商家被王曦的執著打動,願意嘗試用循環袋打包商品,越來越多瞭解環保意義的大學生,主動歸還循環袋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2017年,有個驛站老闆明確表示,循環桶想要入駐,必須交入駐費,但後來,老闆不僅一分錢沒要,還主動幫王曦向大學生宣傳,“

我們驛站每天收拾塑料袋垃圾,太清楚浪費有多大了,一天就有幾麻袋”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踏上環保之路後,王曦收穫了無數這樣的溫暖時刻,有一天晚上,她收到一個用戶的消息,“愛你,要一生一世和你在一起”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還有很多全國各地的用戶慕名而來,問循環桶什麼時候入駐,“蔚路循環”颳起了一陣環保旋風,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蔚路循環”發起兩年後,已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11所高校推廣,並邀請杭州、廣州服裝品類,約100個電商賣家參與,循環袋的歸還率已達60%左右,

這個當初被很多人猜測不會成功的項目,已經跨出了小小的一步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但王曦很清楚,環保這條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她期待能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循環體系,讓塑料產品使用鏈條上的,每一環節都參與其中,讓每個人都意識到環保與我有關

03

環保是一種使命感,環保不是一朝一夕,但是王曦相信眾志成城,如今,她正跟許多像她一樣的年輕人一起,在全球範圍內展現中國的綠色創新,2018年7月,憑藉在綠色環保方面的創新和影響力,王曦當選為2018“綠領先鋒”,青年環保創新計劃(YGT)的年度領袖,這一計劃是在萬科公益基金會等機構的支持下,由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C Team),與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資源解決方案中心(CRS)共同創辦,旨在展示中美兩國及全世界青年,在環保領域的創新性想法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2018年9月,由C Team選拔的10位YGT青年,一起赴美參加了全球氣候行動峰會,並在“冰與煤”展覽之青年環保創新論壇上,與美國青年一起展示他們的綠色創業之路,在論壇上,王曦向全世界,分享了“蔚路循環”的環保理念,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先生,也成為“蔚路循環”的導師,為它未來的發展提供幫助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2018年12月,王曦還受邀參加第24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並在氣候大會“中國角”邊會上發言,作為中國創新型社會企業,蔚路循環為全球環保事業增添了一份力量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環保是需要成本的,當我們舉起雙手,聲稱自己支持環保時,不妨問一下自己,“我願意為環保支付成本嗎?”當越來越多人回答願意時,中國的環保才有真正的未來

清華學霸的她回國創業,要用一個可循環的快遞袋,向塑料汙染宣戰

而王曦,她做了一件,比推廣循環袋更偉大的事,她在喚醒消費者:環保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不僅是企業的責任,更是每一個消費者的責任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