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減負30條”:會不會又只是一份文件?

教育部聯合九部委前兩天又發佈了減負文件,俗稱“三十條”。我就想問問,這減負文件能落到實處嗎?會不會又只是一份文件罷了。

教育部“減負30條”:會不會又只是一份文件?

現在的教育,可是變著法提倡學生苦學,教師苦教,教育就是拼命的。減負似乎只是美麗的肥皂泡罷了。

減負三十條,從網上摘了一些供大家無聊時候看看。

根據《減負三十條》,升學指標、升學率不得作為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的評價標準,“狀元”這類考試排名、升學的新聞不得以任何形式宣傳。而在招生方面,高中招生將以中考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全國民辦中小學校招生必須與公辦中小學同步招生。

作業、考試作為學生負擔之一已被嚴格限制。根據《減負三十條》,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針對“家長輔導作業難”,政策要求學校不得給家長佈置作業,不得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在考試方面,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學校可組織1次統一考試,其他年級每學期不超過2次統一考試。

在學校之外,“輔導班熱”也被視為學生負擔的一部分。除了要求培訓機構不得超綱教學,《減負三十條》規定培訓機構必須杜絕機械訓練、強化應試等不良培訓行為,不得給學生留作業。2月至今,減負政策中的校外培訓整頓工作已將收尾。根據12月24日教育部通報,全國校外培訓整治機構已達94%。對於即將到來的寒假,教育部要求加強對寒假培訓管理,嚴控“寒假班”熱潮捲土重來。

而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減負作為教育政策方向依然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