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最小的一個孩子,為中國傳統文化服務了一生

2016年4月25日上午11時許,廣為人知的梅派京劇大師梅葆玖逝世,這讓不少人感到惋惜,中國的又一顆璀璨之星就這樣隕落。梅葆玖嗓音甜美圓潤,唱唸字真韻美,表演端莊大方,扮相、演唱都近似其父。藝業精湛,基礎紮實,在青衣、花衫、刀馬旦、崑曲等諸行當技藝方面,均有較高造詣。

梅蘭芳最小的一個孩子,為中國傳統文化服務了一生

梅葆玖是梅蘭芳最小的一個孩子,在家中排行老九,梅葆玖從小就得到了父親梅蘭芳的各種寵愛。但是,這種寵愛也只是那種言傳身教的寵愛,並不是現在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溺愛。梅蘭芳也很尊重這些孩子們的想法,他認為:沒有必要非讓孩子繼承自己的事業,所以,家中每一個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做喜歡的事業。

梅葆玖先生自小就喜歡聽父親唱曲,或許是對戲曲的喜愛,這讓梅葆玖碰到了一個讓他展露自己才華天賦的機會。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中,梅葆玖出演了“三孃教子”的薛逸歌,從此以後,他演戲的天賦就被梅蘭芳深深的看中了,梅蘭芳覺得梅派藝術也終於後繼有人了。

梅蘭芳最小的一個孩子,為中國傳統文化服務了一生

因為,梅蘭芳本人就是一個戲劇演員,文化教育程度並不是很高,所以,他特別重視對子女文化方面的教育。他一有機會就讓子女們學習各種知識,還經常教育自己的子女們說:只有知識才能夠改變一個人。可見,在當時梅蘭芳先生的思想就已經很前衛的了。

想要當一個戲劇演員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除了要本身形象好,氣質佳以外,嗓音也應該是非常有特色的,梅葆玖不僅這些都具備,他還非常的熱愛戲劇藝術。無論做任何事情,只有興趣愛好,才能夠調動一個人的積極性,所以,梅蘭芳對梅葆玖當一個戲劇演員很是看好,之後,就把梅葆玖當作是自己的繼承人人一心培養。

梅蘭芳最小的一個孩子,為中國傳統文化服務了一生

即使梅蘭芳有心培養兒子作為他的繼承人,可是,也沒有讓他從小就開始學習戲劇,反而是讓他先努力完成學業,一直到他讀完大學,拿到畢業證以後,才讓他正式跟著劇團學習戲曲技藝。在正式入門之後,梅蘭芳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很捨得下心血的,甚至,還把當時有名的京劇大師都請來了,讓梅葆玖能夠學百家之長。

而梅葆玖本人也曾表示:自己在上學的時候,除了一直好好學習,就是在家裡練習戲曲。梅蘭芳總是要求梅葆玖打牢基礎,紮實功夫,都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對梅蘭芳這種梅派藝術家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功夫從小練紮實了,日後才會有進步的可能,才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梅蘭芳最小的一個孩子,為中國傳統文化服務了一生

所以,梅葆玖在一開始唱的戲曲裡都是一些特別老的戲,他並沒有很快的接觸到梅派的一些新戲曲。在他們戲曲業內,有一個詞叫做開蒙戲,梅葆玖的第一位開蒙戲教授老師就是王幼卿大師。在正式開始教授之前,梅蘭芳就特別強調:一定要對老師有禮貌,千萬不能夠覺得自己有一點小聰明,就可以指出老師的毛病。

梅蘭芳覺得要尊重老師,更是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們做出了好的表率,他深知懂得感恩、懂得尊重老師的重要性。在我們現在很多生活中,有一些學生,他們並不懂得如何去尊重自己的老師,反而會出言頂撞,這樣在梅蘭芳的那個時代是根本不會存在的,所以,無論任何時候都應該尊重我們的老師,也向梅蘭芳先生學習。

梅蘭芳最小的一個孩子,為中國傳統文化服務了一生

而梅葆玖先生自己也特別的聰明,他會特別細心的觀察自己的父親梅蘭芳的表演細節。他發現,雖然唱戲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是,身為一個戲曲表演者,更應該將自己的重點放在演戲方面。在他發現這一點的時候,他就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將功夫全部放在戲劇表演方面上,讓自己的戲劇表演也能夠像他父親那樣活靈活現,打動人心。

梅葆玖回憶說:自己對父親的印象就是慈祥,在家中,父親從來不會對他們發脾氣,無論他們做錯什麼事情,父親總是能夠很耐心地告知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那樣做是不可以的,會一點點地給他們分析原因,從來不會動手打罵他們。

梅蘭芳最小的一個孩子,為中國傳統文化服務了一生

而梅蘭芳則從孩子們小的時候就一直以身作則,只要自己說出去的話,就一定會實現,無論任何時候,自己總會給孩子們先打個樣。即便梅蘭芳很有名氣,也不會和一些達官顯貴苟且,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像他那樣正直的人並不多,像蓮一樣出雖淤泥而不染凡塵。

國難之時,日本人要求他表演,他卻堅定的拒絕,正是有這樣一個好父親的引領,梅葆玖才會在戲劇藝術上大有所成。他一用一生力於梅派藝術的發揚光大,正是因為藝術先輩的努力,梅派藝術作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精粹才能夠傳承萬世。

梅蘭芳最小的一個孩子,為中國傳統文化服務了一生

從戲曲傳承的角度來講,很少有梨園子弟的家人能夠從事戲曲藝術,梅葆玖先生不僅傳承梅蘭芳的藝術,而且他在這片特殊的土壤裡,每時每刻都在為戲曲藝術思考,甚至在陷入昏迷的前一天,都在指導弟子。他為中國傳統文化服務了一生,可以說他的一生是完美的、幸福的,也是死而無憾的。

『《梅葆玖的一生》、《梅葆玖-梅花雖逝,芳香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