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外的毒贩和贫民区

欢迎来到奇迹,这是一个让思维碰撞擦出火花的地方。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有一个叫文卡特斯的大学生,原本只是为了完成导师交给他的作业:研究美国黑人街区的贫困问题,结果误入毒贩黑帮,和黑帮老大、毒贩、打手、牧师、警察、军火贩混在一起。十年后,文卡特斯成为大学教授,而那个黑帮老大在街头卖烧烤度日。

这个世界上一半人的痛苦,另一半并不了解。

电影外的毒贩和贫民区


文卡特斯在芝加哥大学期间,他的导师给他布置了一个社会学研究命题,研究黑人贫民区。为了完成这个命题,文卡特斯开始在街上展开收集调查问卷的工作。

有一天他在芝加哥最贫困的一个黑人区里乱转,误打误撞进了一所废弃的旧房子里,房子里正好聚集着一帮人正在打牌,等他发现这是一个贩毒的黑帮组织时已经晚了。

当时这个帮派刚和另一个帮派火拼,并处于对峙时期,人人都很紧张,这时突然闯进来一个陌生人,都把枪掏出来了,他大脑一片空白,说过来做一份市场调查问卷,结果没人相信,有人已经忍不住想要干掉他了。

这时老大从层里出来,问他到底是做什么的,他哆哆嗦嗦地把自己的调查问卷给那位老大。这份调查问卷里有这么一个选题:

做为贫困黑人的感觉怎么样?

A 很差

B有点差

C不好不坏

D还不错

E非常好。

老大看到这里忍不住大笑起来,大家拿过调查问卷一看,也都笑的控制不住。这位老大以前也上过大学,他说:你不应该问这么蠢的问题,没人会回答你的,你应该和我们混在一起,看看我们是怎么讨生活。

经历过这么惊心动魄的事情后,文卡特斯和这位老大也混熟了,他提出要和他们一起做事,但不是贩毒,而是做研究。老大一听觉得挺有意思,还没有遇到哪个人愿意真正关心了解他们,就同意了。

电影外的毒贩和贫民区


就这样文卡特斯在这个帮派一呆就是上十年,在这期间他得到了一个账本,里面记着这些年帮派所有的交易记录,通过文卡特斯的深入了解和这个账本,人们看到了黑帮真实的一面。

毒贩的生意模其实就是一个加盟连锁公司,最上面是董事会,有20人左右,下面是各个分店的店长,有100多人,他们每个人控制一片地方,控制哪片地方哪片地方的贩毒生意就都归他,除此之外还会向一些商店、出租车司机或是皮条客收保护费。

每个老大下面有三个直接的下属,一个叫司令官,负责保护帮派成员的安全,一个叫司库,负责管理帮派的财务,一个是走私官,负责毒品的运输。

这三名下属的下面就是街头业务员,这些业务员负责毒品的销售工作,这些人流动性很大,秋天的时候是毒品的销售旺季,人就多一点,夏天和圣诞节是淡季,人就会少一点。

这些街头业务员最想要的就是升职加薪,做事靠谱、销售业绩好、能得到同行的认可,就有可能晋升。但是卖毒品没有什么门槛,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只用站在外面买毒品的人会自己找上他,所以这个岗位的竞争非常激烈。

根据账本记载,这个帮派一个月赚了3万美元,毒品成本5000,给董事会5000,雇用打手1300,购买枪支子弹300,杂费2400,剩下不到15000,老大再拿一半,最后的7000才给下面人平分,这些街头业务员的收入还不如一个普通的销售员。

因此很多人会找到老大帮忙找一份工作,一份门卫的工作在普通人眼里看来根本不算什么好工作,但在他们眼里就是很不错的上等工作了。

那为什么这个行业赚得少、名声又差、又很危险,但是还有很多人愿意干?

电影外的毒贩和贫民区


那是因为一旦升到董事会成员,生活会马上变得穷奢极欲,香车美女荣耀,想要啥有啥。而董事会的风险很大,动不动就会被抓,这时对下面的人来说就是一个机会。所有人呆在这一行都梦想有一天上面的老大被干掉了,自己好成为新的老大。

所以矛盾就从这里出现了,电影里动不动一言不合就火拼,大家天天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完全不同,老大其实非常希望安安静静地做生意,能不惹事就不惹事。因为他们也只有一条命,而且日子过得还不错,自己还是既得利益者,这种情况谁愿意去冒险?

但是这种情况是下面的人最不希望看到的,如果老大们都本本份份的,一个位置坐几十年,那自己那里还有机会?还一天到晚站在街上干这么危险的活拿着这么低的工资干什么?

所以最下面的人会每天不断的惹事,并想着去摆平,或者把别人拖入水中,把事情搞大,有了这种混乱的局面自己才会有上升的机会和空间。

这就是真实的黑帮,看上去杂乱无章,各个帮派林立,都知道贩毒风险巨大,却又有人愿意加入。看上去个个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动不动就打架闹事,但背后却是为了复杂的利益而打着各自的算盘。

某地饥荒,朝廷办粥厂赈灾,纪晓岚和珅去视察粥厂,纪晓岚见灾民众多,便要上书朝廷要求增加钱款和粮食。和珅却抓了一把沙土洒在粥里并让手下抬给灾民吃,纪晓岚大怒,骂和珅没有人性。和珅解释说,想占便宜的人肯定不会吃这碗粥了,真正的灾民饥肠辘辘,是不会在乎粥里有沙子的,那些人赶出去,最困难的人才能活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