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老公生存法則: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在執行中理解

好老公的標準是什麼?說真心話,沒有標準答案,或許......

1

我的懶笨表現為:算盤珠子,撥一下動一下,永遠不會自己動;記性極差,交待三件事只能記住最後一件;最讓人抓狂的是,一步沒說到我就專挑那步犯錯誤,神準。由於這些表現,老婆為我在職場上的倖存感到偶然。最近看了一些書,說這種分歧是由“基因”決定的,讓我釋然了:

女人具有“改變基因”,而男人具有“維持基因”。同樣面對一個不錯的局面,女人會琢磨怎麼讓它看起來更好,男人想的是如何別把它搞砸了。所以婚禮上新郎在對自己說:太好了,我終於可以享用這個女人了。而新娘在想:太好了,我可以開始改變這個男人了!

“笨”老公生存法則: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在執行中理解

我是一個父親,老婆教我怎麼帶孩子;我是一個兒子,老婆教我怎麼當孫子;我是一個科技公司小領導,老婆教我怎麼帶團隊;我若是個老闆,她會教我怎麼管理公司;我若是皇上,她必定教我怎麼治國。所以千百年來後宮干政根本不是娘娘們的人品問題,而是基因問題。那些昏君們,是不是都苦於喋喋不休才玩物喪志的?

不過平心而論,這種禍國殃民的“改變基因”在我沒當皇上之前,其社會危害性是極小的。男人若在外抱怨老婆吐槽婚姻,基本上是對其他女人的性暗示;女人在家在外抱怨老公,都是希望家庭生活能更和諧。

看穿了這一點,我也沒什麼好抱怨的。我知道無論我怎麼努力,在老婆眼裡仍然是不完美的,不過沒關係:

Nobody is perfect. I’m nobody. 所以我又是完美的。

我看她色香味俱全,她看我卻那麼不成器。其實我一點也不吃虧:她是我的菜,我是她的玉!

“笨”老公生存法則: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在執行中理解

2

老婆還經常抱怨我腦容量小,丟三落四,因此毫不掩飾對我職場生存能力的懷疑。而我的理解是:男人擅長於專注,女人擅長於發散。

比如一幫男人看足球,話題基本是這樣的:德國隊——戰術紀律——工業化足球——青訓體制……

女人也有跟著起鬨看球的,話題是這樣的:德國隊——帥哥——太太團——安全套——意外懷孕——二胎……

世界盃要開踢了,老婆問我什麼時候結紮,我一點都不意外。

所以女人當然記性好,這屬於聯想記憶法。我會從二百次被冒犯中挑一次出來據理力爭,通常是我完全佔理的一次,表述方面自然是邏輯嚴密,水洩不通。老婆的套路是跳出專注的說理,含淚反訴:你兇我!

然後就開始列舉我古今中外的歷次兇她的事實,能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瞧,專注哪能幹過發散?

3

有一次老婆讓我下班買魷魚,我在超市履薄冰地區分著魷魚和墨魚,還虛心請教陌生大媽:魷魚頭和魷魚須哪個好吃。挑好了又去問服務員如何保鮮,結果多買了一個保溫袋,放滿了冰。滿懷安全感地回到家,進門就挨訓:洋蔥沒買,孜然粉沒買,辣椒麵沒買……“一句叮囑不到都不行。”

對的,我太專注了,忘記必要的發散了。

然而,對於絕大多數工作崗位來說,專注比發散重要得多。發散意味著不確定,不確定意味著風險,專注是最好的風險管理。所以,辦公室的精逼到家就是傻逼,這很正常。你懷疑我,我也不惱,我好著呢。

“笨”老公生存法則: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在執行中理解

4

這種專注能解釋男人的很多缺點,也能支撐很多優點,但真的不能那麼理所當然。有種專注最讓女人抓狂,就是專注地發呆。沙發上、躺椅上、馬桶上,男人有一種神奇的生命狀態,就是思維停止了,呼吸還沒停止。處於待機狀態,風扇還在轉,呼呼地跑熱風,太他媽噁心人了。

罵多了,我就很少待機了。老婆若在穿梭,我至少也得是直立行走狀態。她當然會時不時發出指令,有時我解碼成功,有時失敗。當指令不明確時,我就像掃地機器人一頭LEI進牆角一樣,左不行往右,右不行往左,就在那擺來擺去出不來。什麼叫傻逼?就是被傻勁逼在那兒了。

這時我不能期待老婆一笑而過,而是必須理解她的天然反應:一腳踢開自己掃。冰雪聰明的她,眼裡哪容得下這等蠢貨!

每天,我就是這麼專注地懟著牆角,左不行往右,右不行往左。老婆問你擺來擺去有意思嗎?我說有意思:老子沒停擺,這個家就不會停擺。

“笨”老公生存法則: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在執行中理解

5

指令不明確,發散的系統中有太多未定義情形。男人委屈,女人抓狂,破局的責任當然在男人,誰讓咱專注呢?

我沒什麼好辦法,就是頂著老婆對我智商赤裸裸的質疑,勤問。

比如,昨天老婆給我發消息,讓我下班如果不太晚,就去超市買魷魚。

這他媽太發散,太不確定了。我必須回撥一個電話:

我:除了魷魚,還要別的嗎?

老婆:你沒吃過炒魷魚嗎?這個還要問?當然還要買洋蔥孜然和辣椒麵啊。

我:你愛吃魷魚頭還是魷魚須?

老婆:超市會分開賣嗎?

我:不會。不過有頭大鬚子少的和頭小鬚子多的。

老婆:隨便。

我:買多少?

老婆:唉!比巴掌大就買兩條,比巴掌小就買三條。

我:洋蔥是紅的還是青的,大的還是小的?要買多少?

老婆:你真的就是機器人嗎?

我:不。我是電話語音系統,分支選項比較多,紅的請按1,青的請按2……

老婆:紅的!紅的!紅的!沒有大的就買小的,沒有紅的就買青的。買一斤!沒有洋蔥就別買魷魚。

我:還有什麼別的要交待的嗎?

老婆:……這次別再買什麼保溫袋了,都是冷庫裡的魷魚,買回來我就燒了。你上次買的保溫袋一點不保溫,人家騙你什麼你都信。我拿了裝冰激凌,全化了,當奶喝還全是海鮮味道——哦對了,你如果下班太晚就不要買了。別又老晚才回來。

我:幾點算晚?

老婆:……

我:喂?

老婆:六點半之前下班就買,好了吧?

我追問還有什麼要交待的,老婆果斷掛了電話。這次通話不算愉快,但是非常有效。對付Emotion-focus的終極武器就是Solution-focus. 下班後我應該先看錶再確定買不買菜,去超市先找洋蔥,再決定買不買魷魚。趁著通話內容沒忘,我趕緊畫了個流程圖:

“笨”老公生存法則: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在執行中理解

6

以上屬於勤能補拙,所以說我懶我肯定不認。你家男人懶不懶我不知道,我肯定不懶,最多是因為專注而產生視力盲區。因為

發散的眼睛是廣角鏡,專注的眼睛是顯微鏡。

昨晚我回到家,帶孩子在床上玩peek-a-boo,小祖宗被我逗得咯咯笑,我很有成就感。老婆拿著拖把進來,沒好聲氣地問:床上這麼亂你沒看見嗎?

我若說實話肯定要捱打,我真沒看見。因為這床實在比我辦公桌整潔太多。老婆呼啦一下搶走我跟孩子的矇眼遊戲道具,我才反應過來那是個奶罩。孩子笑了,指著那道具:哈哈哈哈哈,媽媽的小衣服。

我環顧一下四周:還有一排奶罩搭在床沿上,像臘月裡風乾的鴨肫;襪子散落在床單上,像一塊塊燻魚。整個環境很有年味……

老婆剛準備吩咐我做事,我就讀懂了她的臉色,主動收拾起東西來。真以為我是聲控的啊?早就升級成臉部識別了。幹完不忘跟老婆行個禮:

Your will, my hands.

這就是我們家最後的妥協:能使喚得動就行。因為我們建立了共同認識:

大丈夫,器也。

“笨”老公生存法則: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在執行中理解

總結:

  1. 女人喜歡改變,男人喜歡守成。所以女人會抱怨:你不可以聰明一點嗎?男人的反應是:懶得跟你一般見識。
  2. “改變基因”決定了發散,“守成基因”決定了專注。專注在除了家庭以外的很多場合都是優點,可在家庭生活中就顯得缺乏觸類旁通的能力,也影響記憶力。
  3. 專注地發呆是個壞習慣。要戒。容易發展成懶。
  4. 男人對衛生和生活品質,要求普遍不高,不過既然有人要求高,那就得使喚得動,才算合格。
  5. 我們理解不了女人對生活細節吹毛求疵般的要求,那就挑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在執行中理解。若不執行,她們行為模式會更讓我們難以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