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數十億,車和家因對造車無知被批“打臉”

用兩年多時間盲目地豪賭政策會對低速電動車放開,同時啟動一個幾乎毫無技術含量,也缺乏行業進步意義的所謂“SEV項目”,其匆匆夭折的結果可想而知;而在“資質”新政頒佈前夜,斥資6.5億元獲得很可能急劇貶值的"殼資源",更在坊間淪為笑柄……

歲末年初,盤點行業中發生的故事,尤其是因為“無知無畏”而誇誇其談的言論、盲目的預判和倉促的舉動,希望能為業界提供善意的警示和教訓。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今天發佈系列報道第二篇,因無知而“打臉”。

在日前落幕的“2019(首屆)海口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上,憑藉造車新勢力的名頭,以及此前並不常見的增程式動力系統等,車和家的首款車型——“理想製造ONE”引發一些關注。

然而,隨著“理想製造ONE目前很多細節還沒最終確定,要等今年上海車展才會正式發佈,新車預計將於今年四季度開始交付”......這類信息的曝出,結合此前一系列並不靠譜的表現,讓這家新造車企業的前景充滿相當的不確定性。


損失數十億,車和家因對造車無知被批“打臉”


理想製造ONE

“與蔚來、小鵬汽車等相比,車和家節奏已經明顯落後”,有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是SEV項目擱淺,相當於前期研發工作因方向性錯誤而做了無用功;另一方面,儘管造車資質得以解決,但卻是在”資質“新政頒佈之前,付出較為高昂的代價自不必說,還可能會對整體運作產生影響,“無論是在資金方面,還是在時間方面”,他認為。

自負“打臉” 車和家SEV項目流產

2018年3月22日,車和家宣佈與滴滴出行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並組建團隊,為共享出行“場景”定製生產所謂的“智能電動車”;而車和家“醞釀”兩年之久的SEV項目,也由此正式宣告“流產”。

據稱,車和家創始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SEV是車和家為出行場景打造的產品。我們判斷與滴滴合作,比用SEV做出行好10倍。所以從企業戰略上,我們選擇與滴滴合作。”


損失數十億,車和家因對造車無知被批“打臉”


車和家SEV官圖

根據車和家此前規劃,SEV項目是為城市個人出行,打造可方便靈活充電、便捷停車與通勤,“小而美”的電動車。2017年12月4日,該創始人曾在其微博上公佈SEV官圖,甚至還為其制定了所謂“進軍巴黎、舊金山分時租賃市場”的計劃。

果然,這個在人們看來不過又是一款穿行於街頭的“老頭樂”的SEV項目,在推進時遭遇到很大阻力。按照國內現行法規,車和家的SEV屬於低速電動車,而低速電動車因為缺乏統一的技術和安全標準,多使用能量密度較低的鉛酸電池等,一直未能通過相關部委的准入門檻,在市場環節也始終處於灰色地帶。那麼,車和家為何還會選擇SEV項目?

之前有文章介紹,蔚來與車和家創始人在各自項目中互有投資,二者希望彼此的產品能夠形成差異化,前者做“大車”,後者做“小車”。更為重要的是,車和家選擇SEV項目,也與其高管一直“押寶”低速電動車政策放開有關。得意之時,該高管曾公開表示,“SEV是為混亂無序、缺少品質的低速電動車建立標準”,並多次提及其得意之作,卻根本無法與汽車製造相提並論的一個網站——“汽車之家能在門戶時代脫穎而出”,就是重新樹立了標準。

在國內,”開放低速電動車“本身就是道偽命題。像汽車這樣一個超過百年曆史,單一產品涉及數萬個零部件的精密製造行業,也與互聯網的“短平快”大相徑庭。無知地將兩者混為一談,在很大程度上早已註定了SEV項目匆匆夭折的結局。

雖然企業高管也試圖輕描淡寫地稱,“車和家在SEV項目上的投入很小”,但由此可能導致的錯失行業“風口期”的損失應該不小,更不要說這一重大誤判所暴露出的對所處行業的無知與盲目。當下,傳統車企紛紛加碼新能源市場;個別造車新勢力也開始嶄露頭角......那麼,留給這家企業的時間和機會還有多少呢?

 資質“打臉” 6.5億元是不是“打了水漂”?

由於多個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其信誓旦旦的推出時間紛紛”難產“,2018年被視為造車新勢力的交付之年,代表企業如蔚來、小鵬、電咖等均有一定的量產產品上市。其中,蔚來ES8全年交付量號稱達到萬餘輛,這與其採取的代工模式密不可分;該模式不僅有效節省了建廠時間和成本,也成功繞開了令造車新勢力頭疼的生產資質問題。

然而,在車和家高管看來,代工模式改造工廠的成本並不亞於新建一座工廠。在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其明確表示,“我們不會選擇代工”。為此,這家企業幾乎不惜成本地走上了收購之路。


損失數十億,車和家因對造車無知被批“打臉”


車和家收購重慶力帆

2018年12月17日,車和家以6.5億元收購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的股權。根據規定,車和家可獲得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全部印章實物、各類文件、資質證書、全套工商檔案等,而土地、廠房和設備等大件物品則不在此列。在外界看來,這意味著,車和家花費6.5億元僅僅獲得了一個生產資質。

無巧不成書,就在此消息發佈的次日,《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發佈,令其打臉並有苦難言。根據《規定》,新建中外合資轎車生產企業項目、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項目,及其餘由省級政府核准的汽車投資項目均不再實行核准管理,調整為備案管理。

在業界看來,《規定》無疑將對“造車新勢力”產生極大影響,那種為獲得造車“準生證”而買殼的企業將陷入難堪。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首先,“殼資源”轉手時可能已經不值錢,從投資收益角度相當於“砸在自己手裡”;其次,買完“殼”能否順利擴展到同品類的新能源汽車,存在較大政策風險;第三,異地建廠佈局新產能,也要受到一系列的政策掣肘。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一員,花費巨資獲得生產資質實乃正常之舉,然而《規定》的“跟進”發佈不禁令人感嘆其短時間內再次陷入誤打誤撞。此外,如今的資本市場處於真正意義上的“寒冬”,造車新勢力想要融資也相當不易。在尚未實現量產、急需大量資金的情況下,用6.5億元的代價換取也許會急劇貶值的“殼資源”,是不是一個得不償失之舉呢?

整體來看,正是企業,尤其是企業高管缺乏對行業的認知與瞭解,無視或根本不知產業基本規律,在關鍵節點連續做出令人匪夷所思、難以置信的選擇,直接導致其“打臉”,更令其造車之路充滿變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