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轻胜马”,古人都是如何旅行的?

李白:仗剑走天涯

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

杜甫:仰天大笑出门去

徐霞客:走走走,走天下

秦始皇:仪仗威仪,天子驾七

.....

“竹杖芒鞋轻胜马”,古人都是如何旅行的?

步行——秀丽山川,怎舍得望而却步

对于现代人而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多少人年初的愿望,年底的遗憾;然而在古代就算是步行,一些文雅之士也不愿错过这大好河山、秀丽美景。

比如徐霞客,看似游山玩水,探幽寻奇,却是写出了《水经注》等不朽地理专业书籍。考察华夏大地的秀丽山川,并以文字记录当时的原始风貌,流传后世。步行的想法,或许是当初朦胧的决定。路途的艰险,并没有使他望而却步,反而激发了他浓厚的兴趣及渐入佳景的喜悦感受及成就感。踏遍名山大川,亲临自然雄奇。

有人说“接风洗尘”这个词就是这样来的。古人徒步旅行,一路风尘,所以都要“接风洗尘”后再吃吃喝喝,后来就把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的酒宴,称为“接风宴”,招待客人就是“接风洗尘”。

“竹杖芒鞋轻胜马”,古人都是如何旅行的?

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就古人而言,水上交通仿佛更加的便捷,如果你有一艘轻舟,那你便可以潇洒的前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无论是短途还是长途,千里江山,四处为家。

“竹杖芒鞋轻胜马”,古人都是如何旅行的?

物质条件的旅行

在古代,人的贫富等级区分的尤为明显。对于一些等级高的官员,他们的外出可以骑马、乘坐马车。

“竹杖芒鞋轻胜马”,古人都是如何旅行的?

如果,真想来一次真正的旅行,不如让我们鼓起勇气、放开心情、迈开双脚,去收获感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所谓最好的旅行,就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竹杖芒鞋轻胜马”,古人都是如何旅行的?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看完后的想法或经验~

来哟,带您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听说喜欢旅行的人都关注了“来哟(ID:Laiyo8)微信公众号,你还没关注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