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福音,以后孩子不能借写作业名义玩手机了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主流,小到吃饭、购物,大到购房、买车都可以通过网络一键完成,再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衍生出很多的问题。

通过手机微信、QQ给孩子布置作业已成为绝大部分学校老师批改作业的一种途径,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不少家长带来苦恼,因为孩子可以名正言顺的拿着手机来写作业,不少家长是看在眼中疼在心里。

家长福音,以后孩子不能借写作业名义玩手机了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884号提案答复中提到,批改作业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应有之义。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明确规定,教师对工作要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如,浙江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课后作业,科学设计作业内容,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死记硬背型作业。作业批改必须由教师完成,不得让家长批改作业。

家长福音,以后孩子不能借写作业名义玩手机了

​针对提出的小孩子借机玩智能手机问题,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共同行动,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通过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家长福音,以后孩子不能借写作业名义玩手机了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如果因为老师的一时方便通过手机布置作业让孩子完成,而造成孩子沉迷手机、视力下降岂不是本末倒置?毕竟在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孩子比较缺乏自制力,一旦把手机交到孩子手里,只要不在旁监督,他们就去玩游戏,看别的了。“以致发展到后来,手机都夺不下来。

家长福音,以后孩子不能借写作业名义玩手机了

对于自制力较差的低年级学生,老师应将APP软件作业量控制在合适范围内,而老师和家长也应该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引导、监督和沟通,把电子产品当作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可适度利用,却不能过分依赖。

大家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可以在评论下方留言并关注我,我会定期推送新鲜的咨询和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