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签字大有学问,签的好是智慧,签不好是失望

背景:近日,浙江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发出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里面说:“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我们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从今天起,我们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

家长签字大有学问,签的好是智慧,签不好是失望


01

媒体怎么说?

华商报:孩子的作业必须要经过家长检查、签字,丝毫不敢马虎,这让很多家长苦不堪言。不能否认,这是为了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升,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是加强家校沟通的一种方式,但反观现实,家庭教育实际上已经彻底失去独立性,被迫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属和延续,家长在这种被扭曲的现实中承受着不得不承受的重担和角色。在普遍以追求考试成绩的教育现实里,这种可贵的实践,假如在实行一段时间后,一旦该校学生考试成绩下降得超出预期,那么,且不说学校还有没有信心继续坚持,恐怕家长反过来还会强烈要求学校不如回到从前呢。或许可以想象,对于如今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家长来说,尽管背后再没有老师的逼迫,但还是会主动监督孩子的学习状况。可以肯定的是,在学校果断叫停了“家长作业”之后,很多家长却会“自找苦吃”,反而更愿意主动地配合学校,生怕孩子学习掉了队,家长的实际“痛苦指数”恐怕并不会降低多少。

人民网小蒋:许多孩子的学习已陷入犹如“军备竞赛”的泥潭,许多家长担心自己若不给自己的孩子“加码”,而别的家长给别的孩子“加鞭”,结果难免是自家孩子在成绩上落后。家长们相互比较与猜忌令许多孩子的学习负担不断上升,家长们自己也陷入了“虽在自寻烦恼,但万万不可放松”的焦虑中。虽然一些学校对学生课业进行了减负,不少家长却在课外班上将孩子的负担补了回来,负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情况下,金华这所小学取消家长为孩子的作业签字,八成也难以使许多家长松口气,无法令家长放松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与要求。说到底,家长们的焦虑基于应试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发端于社会竞争的残酷与激烈,源于对后代跻身更高社会阶层的渴望,唯恐“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面对一些家长狠心地让孩子在“学海”中挣扎,是对还是错,谁能说得清?能够确定的只是,许多孩子的童真与梦想被无声无息地遏制。

家长签字大有学问,签的好是智慧,签不好是失望

家长签字大有学问,签的好是智慧,签不好是失望

家长签字大有学问,签的好是智慧,签不好是失望

家长签字大有学问,签的好是智慧,签不好是失望


02

网友怎么议?

赞同观点:

1、家长帮忙检查这种事情会使得小朋友写作业缺乏独立性和依赖性,甚至觉得作业是为了家长而做,一开始老师让家长签字可能是为了监督孩子,让孩子能够够好的完成作业、巩固知识,但是现在发展下感觉变了,变成了一种强迫性。

2、我老妈就快被我弟弟的作业烦死了,天天签字干嘛干嘛的,然后有的我老妈又不太会,又得喊我,一开始还好,时间长了我也烦。

3、赞同,每次都是妈妈们批改完了再交上去,那老师是做什么的。而且家长批改错了,老师还要批评。

4、我们班有两个同学, 写字像大人 ,每天早上都有好多学生去求字。

商榷观点:

1、检查作业不是家长的责任,但是督促孩子在家里把作业写完总是家长的责任吧?

2、不不不,作为老师说一句,让家长签名,不是让家长检查对错的,而是确保孩子回家完成了作业。有的顽皮孩子,总是有些理由,说“忘记”写作业了。

3、唉说实话,现在孩子打不得骂不得,作业不完成,家长还不管,到底是你自己家的孩子还是老师的孩子?

4、我觉得这可以交给爸爸。

5、教育孩子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协作才可以完成的事,可以适当调整比例,但是走极端可能会进入另一个误区。就作业来说,小朋友的自律能力有限,现在抄作业的现象很普遍,家长如果不加以监督,单靠学校的八小时很难监督好小朋友。

6、完全交给老师也是不行的,孩子作业家长还是要看一下的,尤其小学生的自律性本来就差,没有家长监督可能更麻烦。

7、

让家长签字是为了约束学生给足一定的震慑力,让他们能够完成作业。你做家长的连孩子的作业是什么都不知道,你孩子字写的怎么样你心里有数吗?把孩子还都交给老师,过一阵子你孩子在几年级几班估计都不知道了吧?你回家就光打游戏了吧?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强调要家长签字是希望在家督促小孩完成作业,而不是说让家长把作业全部批改了再交。只有默写生字古诗词这些作业的时候,我需要家长进行批改。一是因为刚默完的状态下就找到错误并修改,最能让小朋友记住知道哪里没有掌握好;二是有的孩子默写作业是抄的,这些需要家长配合完成。

家长签字大有学问,签的好是智慧,签不好是失望


03

如何给孩子签字这也是门学问

要不要给孩子的作业本签字,如何做到有效的家校互动督促?

我们在此与你分享下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心理咨询师、儿童心理学专家陈来秀老师的建议,陈老师在她撰写的《放手》一书中谈到,其实给孩子签字也是一门学问。

在培养作业习惯、学习习惯上,陈来秀老师认为,教育孩子独立,需要循序渐进。就像婴儿在断奶之后,先喂食稀饭,而后干饭,最后则由孩子自己拿着筷子吃饭。“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担心他做不好或动作慢而“越俎代庖”。认清孩子在成长独立的过程中,依照各阶段的体力与智力发展的不同,给予适当的援手,然后慢慢地减少帮助的程度。

家长签字大有学问,签的好是智慧,签不好是失望



04

为了孩子,阶段性的帮扶有必要

要知道,教育孩子是一个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配合的漫长过程,任何一方的推卸责任,都会把副作用强加在孩子身上。

宝山区吴淞中学的学生家长张女士认为,家长不妨从“为了孩子”的初衷出发,做任何事情,家长应该知道自己能通过这件事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才是重要的。

在作业签字这件事情上,“我的关注点从来不会落在老师身上,而是会落在孩子身上,能从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告诉孩子点什么,要他知道点什么。如何从它合理的部分提炼出孩子能明白的道理,协助他养成优良的习惯,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才是家长们应该关注的吧。”

“一个老师,至少带3个班级,120个学生,肯定照顾不到每个孩子的。他们提醒家长们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增加孩子被关注的程度,达到一种平衡。家长对老师的这一行为的理解却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的,所以他们会觉得这是老师不负责任,把一切推给家长。”

“所以,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如果单纯签字就能改变孩子的成绩,那就简单了。实际上,教育是不简单的事情。签字与否,只是千万里教育征途中的一个做法而已,给孩子的作业本签字,和给他做饭负责他日常生活没有任何不同,都是对他阶段性的帮扶和照顾。一旦他独立,这一切均会不需要,不是吗?”

家长签字大有学问,签的好是智慧,签不好是失望



05

家长可以怎样做?

家长签字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学习成长问题的过程。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自我评价能力低,需要家长、老师精心维护,帮助他们建立对自己的良好感觉。

许多家长认为给孩子的作业、试卷签字太麻烦了,其实给孩子签字可以很快乐很轻松。

孩子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家长每天给孩子的各项作业签字,孩子刚入学,正处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那时候家长一点也不能偷懒,每天检查孩子的各项作业,看看对不对,作业态度是否认真。孩子的作业正确率高,字迹工整,每天都能得到好几颗星星,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对错自己查

在培养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对错的能力上,要下足了功夫。家长先检查一下,暗示孩子哪一行有一个错字,或者哪一大项错了几条。发现孩子的错误后,试着不指定错误区域,扩大范围让他自己检查,最后让她自己检查,确信无误后告诉家长,让家长来最后把关。经过这样的三步训练,孩子基本能自己检查对错了。

每过一段时间,家长翻看孩子的作业本,和孩子一起总结近阶段的学习如何。更多的时候会微笑着点点头对孩子说:你现在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爸妈好省心了,谢谢你。孩子感到完全靠自己也能得到许多星星,对自己更有信心了。偶尔做错了没查出来,她还会暗暗发誓:下次检查细心点。到后来,家长下班后,无论疲倦还是轻松,都只要在作业上写上“已检查”,再签个名。有时,家长也可以别出心裁地在作业上写上:某某作业真的很认真。当爸妈这样写的时候,孩子很高兴,也会更加认真。

默写靠自己

老师要求家长每天给孩子默写当天学习的生字词,并对默写情况签字说明。一年级第一学期,爸妈一定要认真地帮助孩子默写,发现孩子词语学习能力还不错,正确率较高时,心里会乐滋滋的。有时候,爸妈还可以帮助孩子拓展几个新的词组,孩子会学得津津有味。但是不能天天这样,否则成了名副其实的陪读。

到了孩子有一定的能力,家长不妨让她自己给自己默写词语,看看书,连续记几个词组,自己试着默写,自己对照书检查是否正确。刚开始孩子可能无论如何也不同意,认为这是冒犯了老师,老师知道了要挨骂的等等。家长就要告诉他:要求家长帮助默写是老师针对自己不会学习的同学而要求的。你自己有学习能力,聪明的孩子不需要家长陪读。如果老师、同学知道你每天是自己默写的,甚至会夸你是个了不起的学习小能手呢!就这样,家长就可以把默写的任务交给孩子自己了。

签字有讲究

家长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孩子到了高年级以后,就可以很自豪地说,对于平时作业,闭着眼签字都会很放心。但是考试卷子的签字还是颇有讲究的。给试卷签字表面上是给老师看,实质上是给孩子看的。

如果考得还可以,哪怕不是你预期中的最好成绩,只要孩子的学习状态不错,家长都要这样签:

1.我们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很满意,谢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与爱。

2.目前孩子学习比较认真,我们很放心,谢谢老师!

3.孩子在家学习自觉性较高,我们很省心,感谢老师的教导与关爱……

如果确实考得很棒,家长可以写一句话并读给孩子听:爸爸妈妈为你感到自豪,好孩子!你可以得意但不能忘形。有时也可以淡淡地签上:已知考试成绩,要继续努力、保持状态。同时用手摸摸孩子的头,对他笑笑或者冲他做个鬼脸,这些体态语言虽然没有明说“你真棒”,但很有鼓励的力量。

如果确实考砸了,家长就要一起分析原因:是不够细心还是学得不够扎实?是太容易了掉以轻心、还是太难了难以把握?分析原因之后要有针对性地签上:学会细心,把题目读清楚了再做,一遍不清楚可以再读一遍;题目难就要比勇气,题目易就要比细心;学习需要踏踏实实;学会自己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

家长给孩子的试卷签字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鼓励、肯定为主,重在培养自信心,有不足也只是提出如何改进;二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每次签字尽量表达对老师的谢意。孩子的同学也会羡慕他有个通情达理、宽容的好爸妈,他们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像这样签字。

家长在琢磨着怎样给孩子签字的过程中,能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自信心、责任感。给孩子签字重在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独立学习的能力、良好的学习心态,家长不能太多地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绝对不能陪读或者包办代替孩子检查整理。

家长在签字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挖掘更有意义的的教育价值,而不只是形式上完成签字。孩子习惯了爸妈给他签字后,他自己一定会承担学习责任,家长也会品尝到通过签字关注孩子成长的许多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