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很厉害的人,从来不着急(推荐收藏)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现阶段中国人的生存状态,那一定是焦虑。

前段时间有组数据让所有人触目惊心:每年,中国有55万人猝死。

这一切的根源来自于焦虑,焦虑自己工资,

焦虑自己房贷,焦虑自己的婚姻,焦虑自己的种种不如意。

不去忧虑未来的不确定,也不沉浸在痛苦的过去中

48岁的冯唐说过:

活在这世上,什么都不要怕,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儿,慢慢放下输赢和计算

他曾说过九字真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不着急:做好自己该做的努力,就安心等待,不必太着急

不害怕:全身心投入、努力,不要害怕那个结果

不要脸:凡事只要尽力即可,不要在乎别人的评论。

不着急,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

不着急被冯唐放在了首位,

不着急,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专注于当下,不去担心未来。

这其实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

做事时,只专注事情本身,不去忧虑未来的不确定,也不沉浸在痛苦的过去中。

真正很厉害的人,从来不着急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作者科伊尔为了探究人类背后普遍成功的规律,走访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艺术家、飞行员、足球运动员。

最后他发现,倘若一个人想成为某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付出10000小时的努力。

一万小时意味着:一天8小时每周5天,你需要近5年时间。

人类大脑需要大量时间,去吸收、理解一种知识,然后才能达到大师水准。

在这个“一万小时理论”中,最关键的是:没有人可以只用3000小时、4000小时达到世界级,一定需要达到10000小时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走向成功的必进之路必须通过一万小时的反复练习

磨刀不误砍柴工,世上从来没有一蹴而就成功的人,哪怕你再有天赋,

那些真正很厉害的人,一直很努力,而且从来不着急。

只有数万小时的练习,才有厚积薄发

这个时代,只有人教我们如何去收获成功,却没人告诉我们如何保有自我。

我们周围的世界每天都在快速增值,而我们的人生呢?都在悄悄贬值。

有时候,我们应该稍微停下来喘口气,

这样不会为了追求那个所谓的“速度”,而迷失自我。

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付出就想马上有回报,适合做钟点工;耐心按年度领取收入,是职业经理人;用一生的眼光去权衡,你才是人生赢家。

微软创始人、电脑奇才比尔盖茨,在13岁时就已经开始接触世界上最早的电脑终端机,等他20岁创办微软时,他已经练习了7年计算机编程了,大大超过了1万小时。

莫扎特从21岁开始,不断写出经典作品,可是背后付出的是,从4岁开始练琴,6岁前在父亲的指导下,已经练习了3500个小时。

比尔盖茨、莫扎特他们没有之前数万小时的枯燥练习,就没有后面的厚积薄发。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不着急,且不会计较眼前得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