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好怎麼辦?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學習不好怎麼辦?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

孩子課堂吸收慢,學習效率低,參加了課外輔導班,成績卻怎麼也上不去?繪畫、舞蹈、鋼琴這些藝術培訓,孩子學習起來怎麼那麼吃力?跳繩學不會,游泳學不會,自行車學不會,孩子是沒有運動神經嗎?

其實很多家長存在誤區,認為“學習”只和“成績”掛鉤。但“學習不好”是個大問題。

學習的五大類

學習是一種極為複雜的行為過程,有多種形式,也涵蓋許多範圍。

學習不好怎麼辦?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心理學家加涅依據學習結果,將學習分為五大類:

①言語信息的學習

就是語文類的學習,是孩子對漢字、詞語、句子、作文描寫的學習。此類學習涉及到孩子的聽覺注意力、聽覺理解能力、視覺注意力、視覺理解能力。

②智力技能的學習

就是數學類的學習,是孩子對數字符號、加減乘除、應用題計算、幾何圖形等的學習。此類學習涉及到孩子的數學理解能力、視覺記憶能力、空間理解能力。

③認知策略的學習

指孩子調控自己注意、記憶、思維、計劃等學習策略的學習

。此類學習涉及到孩子的專注力水平、記憶水平、時間觀念、學習計劃性、統籌執行能力。

學習不好怎麼辦?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④態度的學習

學習好壞很大程度與學習態度有關,良好的學習動機是保證優質學習的前提。此類學習涉及到父母教育、社會環境、兒童自我評價、兒童學習觀念等。

⑤動作技能的學習

指通過身體動作來習得某種技能,就是體育類、運動類的學習。此類學習涉及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身體協調能力、運動企劃能力等。

學習不好怎麼辦?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如何提升學習能力

根據上述的五種學習類型,學習不僅只針對“語數英”,任何學科、藝術培訓、運動技能和生活技能,都需要孩子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才能掌握。

如何提升孩子所有學科的“學習能力”?

專注力訓練

學習不好怎麼辦?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心理學家皮連生指出,學習的過程首先是引起與維持注意。當學習者處於注意狀態時,只有當他的注意指向學習目標,才能開始對這一目標的學習。

例如:小苗今年剛上1年級,暫時還無法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她的專注力非常不集中,上課經常被窗外的聲響吸引。

每天下課媽媽問小苗:“今天在課堂上學到了什麼啊?”小苗總是回答“今天,窗戶外邊一共飛過6只小鳥哦”。小苗就是典型的專注力指向不對,注意完全不在課堂內容上。

視聽知覺能力提升

學習不好怎麼辦?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課堂學習大部分以老師說、學生聽,老師板書、學生看的形式進行,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耳聰目明”就非常重要。

聽知覺能力

聽覺廣度好的孩子可以聽到全部內容;而聽覺廣度不好的孩子只能聽到其中的一部分。

聽覺穩定性好的孩子,聽覺抗干擾能力強,能認真聽完40分鐘的課堂內容;聽覺穩定性不好的孩子在課堂就容易分心、走神。

聽覺記憶好的孩子,能很好的記住老師口頭佈置的作業,且能很好的完成口算、心算任務;聽覺記憶不佳的孩子常常表現為“左耳進、右耳出”,聽了前半句忘了後半句。

學習不好怎麼辦?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視知覺能力

在閱讀的過程中,視覺廣度好的孩子,可以“一目十行”,閱讀速度快且能很好理解;而視覺廣度不好的孩子閱讀速度慢,甚至需要一字一字地看。

視覺分辨能力好的孩子能區分相近字符;視覺分辨不佳的孩子經常看錯字、寫錯字。

視覺記憶好的孩子,學習生字生詞較容易;而視覺記憶不好的孩子,記憶生字吃力,在仿畫圖形、抄寫文字時也更容易出錯。

感覺統合訓練

學習不好怎麼辦?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除了“語數英”的學習,舞蹈、繪畫、武術、游泳、鋼琴等藝術類培訓,不僅需要良好的專注力基礎,也需要優秀的聽覺視覺能力,最重要的是協調運動能力。

舞蹈、器樂類、游泳武術等培訓,都屬於動作技能的學習。

第一,此類學習需要孩子有協調的身體四肢,可以很快模仿動作與動作組合;

第二,此類學習需要消耗大量體能,需要孩子具備較好的耐力、力量、韌性、敏捷性等;

第三,此類學習需要孩子統合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知覺能力,是個感覺統合的過程。

培養良好的學習動機

學習不好怎麼辦?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心理學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研究表明,學習效率有隨著學習動機的提升而上升的趨勢。

其中,中等偏高的動機水平,學習效率最好。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動機,最關鍵的是家庭教育。

家長要了解孩子心理,建立良好親子關係,有效培養良好學習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