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德系車選大眾?還不如買個五菱來得實在

人們常常習慣把身邊的東西看的最重,強烈的主觀意識讓他們的世界觀發生輕微扭曲,尤其是消費圈,常年熱衷於天梭手錶的消費者,遠遠不知道勞力士水鬼一圈又一圈的錶盤作何用。

愛車一族同樣如此,廉價而省錢的大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代表了“德系車”,但往往廉價的同時也會喪失原本的產品品質,更別提能代表整個德系陣營。其實在整個德系車中,大眾僅僅是它的起點,把“德國製造”發揮到極致的,從來不大眾。

買德系車選大眾?還不如買個五菱來得實在

在你我周圍,我們見得最多的德系車就是大眾,從6萬的POLO到10萬的朗逸,用廉價來征服入門級市場,是大眾在近十年內開闢出來的新生道路,因為廉價,大眾與德系車本來的從從屬關係如今劃上了等號。

買德系車選大眾?還不如買個五菱來得實在

甚至有一些沉迷於德系品質無法自拔的消費者,將大眾品牌凌駕於德系之上。

而這部分消費者不在少數,開著那臺國內本土研發,德國質量驗證的“純國產”朗逸,雖然有大眾品質控制,但僅有的一個VW車標,真的把朗逸與德系車劃上等號嗎?很顯然主觀感太強。

並不是我唱衰大眾,從2008年開始至現在,10年之間大眾為了瘋狂擴張國內市場,市場化的同時也將成本壓縮到了極致,南北大眾因為有了獨立研究院,產品設計不需要拿到德國總部進行測試研發調整,國內自主一套就能完成研發測試上市的工作。

買德系車選大眾?還不如買個五菱來得實在

方便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多拍屁股做決定的。

比如說老速騰更換扭力梁刀片梁,屬實沒有做過驗證就投放的減配行為。

幾十萬高爾夫、奧迪車主召回黑心棉,同樣也出於利潤考慮。

捷達減配防撞梁、大眾DSG門一切都是大眾為了利潤。

從企業角度上來說,放棄企業精神追求最大的利潤空間並沒有錯,畢竟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但市場化一旦全面鋪開,它不屬於少數人之後,就不能代表整個行業。

因為低廉的大眾,如今的形象更是一個“出於錢包考慮的代步工具”,想要德系品牌,還得看BBA。更高的售價賦予他們更高的利潤空間,豪華品牌之所以豪華,是強利潤之下能推動他們投入更多的真金白銀用於產品研發以,豐富的用料堆砌出來不一樣的用車感受。

買德系車選大眾?還不如買個五菱來得實在

想要豪華感,其實應該多看看奔馳,從20萬的A級到150萬的S級,奔馳不會放過每一個細節的豪華感雕刻,大到整個造型的塑造小到每一個內飾弧線的調整,如果說誰能見證德系車輝煌發展之路,奔馳當仁不讓。

買德系車選大眾?還不如買個五菱來得實在

運動性能還得看寶馬,即便在內飾豪華感上有所欠缺,但寶馬自身的運動操控性能真的不差,從入門的1系兩廂車到以性能聞名的M系,寶馬的自身設定表現已經超過了同級別產品,開寶馬坐奔馳很好的說明了其出色的操控性能。

買德系車選大眾?還不如買個五菱來得實在

如果你情懷加身,兩廂奧迪會讓你魂牽夢縈,尤其是兩廂的A3海南藍上背旅行包,優雅的造型經典的設計紮實的用料,對於奧迪兩廂來說,沒有什麼比它更能吸引消費者,當然除了A3,A4旅行版、RS6、S4也都是讓奔馳寶馬敬畏的產品。

其實最好的德系車從來都不是大眾,如果你認為大眾是最好德系車,就要多想想自己的原因,BBA的貴,從來都不是他的原因,而是我們自己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