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麻煩別人,也不喜歡別人麻煩我,這是什麼心理?

很少麻煩別人,也不喜歡別人麻煩我,這是什麼心理?

你遇到過下面列舉的這些情況嗎?

朋友認識一個你喜歡的女孩,但跟她也不是太熟,你想讓他介紹你們認識,但又不好意思跟你朋友開口……跟一個美女偶然交換了眼神,想要去打招呼,但她卻被她的朋友圍在一起聊天……在地鐵裡,看到一個心儀的MM,真的很想認識她,但她卻在專注地看書,並戴著耳塞……你很想知道這個女孩的年齡或戀愛狀態,但你卻不好意思開口詢問……你覺得跟女孩聊還不錯,她突然接到電話急著要走,你卻不願意耽誤她一點時間要電話號碼,因為你看她真的很急……等等等等...

類似的,曾經有人在某乎問過這樣的問題,蔣方舟回了這麼一個小故事:

我原來就是這樣的。哪怕自己糾結死辛苦死也不願意麻煩他人,從來不求助。同時,因為無求於人,更不願意去幫助別人,覺得吃了巨大的虧。

那時候我最大的人生理想就是不麻煩任何人地活著。

我把這個理想告訴我媽,她說:“你姥姥就是這樣,所以她死了。”

——我姥姥懷疑自己得了腰椎間盤突出,不想麻煩家人,然後喝農藥自殺了。

我媽說了這話之後,我就學會了示弱和求助。

很少麻煩別人,也不喜歡別人麻煩我,這是什麼心理?

上面的例子還可以舉得很多,而且要解決起來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但其實真正一一解決起來也並不難,因為萬法不離其宗。說到底,還就是兩方面的問題:心智(mindset)和技巧(strategy)。

在我看來,上述這些問題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沒有要求和打擾別人的習慣。一個擺脫好男人形象的重要部分,那就是:要習慣於去要求和打擾別人。

這是先發制的(proactive),因而甚至更加重要。最開始所列舉的種種例子,其實都是關乎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你願不願意主動去要求和打擾別人這些都是你對別人的一種要求,你都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要打擾對方。所以,對於這個問題,如果你不能夠在心智和技巧上根本解決掉,你就無法在社交有真正的突破。

首先,好男人從來不願意也沒勇氣去要求或打擾別人,甚至對好朋友也是如此,更崩提陌生人了。從表面上看,這是因為他們真的是好心、有教養、替別人著想,生怕讓別人感到不舒適。但如果我們深入剖析到本質,就會發現,他們實際上只是害怕讓自己感到不舒適。

因為社會約定俗成的社交規範(implicit social norms),我們不應該給他人帶來不便。但這個社交規範是進化機制的選擇,而非人性本善的結果。

很少麻煩別人,也不喜歡別人麻煩我,這是什麼心理?

也就是說,並不是因為好男人們真的是好心得不得了的男人,所以他們才不去給他人帶來不便。真正本質的原因是,他們不願意去冒險違反這個社交規範,因為違反這個規範就會受到社交懲罰——在他的社交圈中名譽掃地,自己的社交價值被公眾貶低,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讓自己覺得難堪。


要求別人也是類似的道理,好男人們不喜歡去要求別人,因為他們不願意冒著降低社交價值的風險而被別人拒絕。另外,低自我(LSE)的好男人們很多時候也覺得自己不配去要求別人做什麼。

因為根據互惠原理(這也是一種隱性的社交規範),要求別人就意味著,自己必須之前已經對別人給予了足夠的恩惠,或者必須在要求別人之後要給予別人足夠的恩惠以作為報答。對於好男人而言,很多時候即使他們對別人給予過恩惠,但他們還是覺得做得不夠,還不足以對別人提出要求——因為仍然會給別人帶來不變,別人仍然會拒絕他,從而讓他感到難堪。如果他們在想要求別人之前並沒有給過別人任何恩惠,那麼可想而知,他們就更不願意冒險去要求別人了,因為別人拒絕他們的可能性會更大。

總之,好男人不太願意去要求別人或打擾別人,因為他們不願意承擔降低社交價值的風險。這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事實上,不怕要求和打擾別人,在絕大多數時候恰恰不會降低你的社交價值,相反還會增加你的社交價值。為什麼?因為在現實世界中,只有處於高社會地位者才會去要求別人和打擾別人。

不是嗎?你想想看,國王對臣民,領袖對群眾,長官對軍士,老闆對僱員,食客對侍者,嫖客對娼妓,等等等等。在這些人中,前者可能並沒對後者給予過什麼恩惠,但就是有足夠的自信和習慣對後者頤指氣使。這是因為前者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而高價值者就能堂而皇之問心無愧地要求和打擾低價值——這也是一個隱性的社交規範。

很少麻煩別人,也不喜歡別人麻煩我,這是什麼心理?

上面例子中的那些高價值者和低價值者實際上根據的只是他們的情境價值,那麼如果我們處在一個正則的社交圈中,在這裡沒有國王和乞丐,沒有老闆和老杆,我們都是具有相似社交價值的人,如朋友之間,乘客之間,書店的顧客之間等等。那麼,如果此時你敢於去要求別人或打擾別人,那麼就是在隱性地表明:你是那個具有較高價值的人。

這正是因為那個隱性社交規範依然在起作用,儘管你跟別人之間並沒有情景價值的高低。但這也不僅僅是一種錯覺效應,而且還是因為你實實在在地展示了你的核心價值。

一個具有高自我意識(HSE)的人才會有自信去認為自己“配得上”去要求別人和打擾別人,才會不太在乎別人對此所產生的消極反饋,因為HSE的人是不會尋求別人的評價,認同和接納的,他們早已對自我有了很清楚的認識,並且對現在的自我感到安然和滿意,他們不怕去展現這個真實的自我。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他們瞭解自我,並完全自我接納。所以我們說,習慣於要求和打擾別人的人是高價值者的形象,而不願意要求和打擾別人的人是低價值者的形象。

我們下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