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每天入賬25個億,沒錯,我就是佩奇

李根 邊策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啥是佩奇?

過去一年,平均每天入賬25個億,2018淨賺1776.67億。

這就是佩奇(Larry Page)創立並擔任CEO的公司——Alphabet,剛剛披露的商業化能力。

作為全球AI第一大廠,這份年終成績可謂亮點多多。

去年每天入賬25個億,沒錯,我就是佩奇

Alphabet回答2018

Alphabet,即Google母公司。

2018年全年,總營收1368.19億美元,平均每天入賬就有3.75億美元(25.31億元)——比知名A股AI公司一年賺的還要多。

扣除成本和研發投入,運營利潤也還有263.21億美元——平均每天能賺7200多萬美元。

如此強勁洶湧的賺錢能力,谷歌最要感謝的自然是穩固的廣告等業務營收。

而且財報會議上,谷歌高管們還強調,AI也在推動廣告營收更上一層樓。

但千萬別打聽無人駕駛Waymo的投入產出情況。

只會讓谷歌高管們顧左右而言他。

為啥這麼講?我們一件件看。

年報要點

剛剛披露的Alphabet 2018年完整成績單,要點可總結如下:

營收:1368.19億美元(9329.28億元),同比增長23%;

淨利:263.21億美元(1776.67億元),同比增長0.67%,在歐盟被罰款27.36億美元;

谷歌貢獻營收:1362.2億美元(9194.85億元),佔比99.6%;

流量獲取成本(TAC):215.42億美元(1454.08億元),同比增長21%;

研發支出:214.19億美元(1445.78億元),同比增長28.8%;

現金及等價物:1091.40億美元(7366.95億元);

員工:10萬人。

整體而言,這是一份強勁亮眼的財報,湯森路透也表示高於分析師預期。

但華爾街依然冷酷,並沒有給出同等回應。

Alphabet股價先在常規交易中上漲22.05美元,漲幅為1.99%,報收於1132.80美元。

而財報會議後,Alphabet股價卻在盤後交易中下跌33.76美元,跌幅為2.98%,報收1099.04美元。

這種“待遇”,可能跟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的趨勢有關。

特別是Google雲和Waymo等業務還要持續的悲觀。

去年每天入賬25個億,沒錯,我就是佩奇

AI讓廣告更賺錢

這次出席電話會議的,依然是谷歌CEO桑達爾·皮猜(Sundar Pichai)和CFO露絲·波拉特(Ruth Porat)。

首先說點開心的:AI正在幫谷歌賺更多錢。

在被問及廣告營收穩步增長時,皮猜歸因於AI.

谷歌CEO說,通過機器學習等技術,谷歌幫助廣告客戶可以更高效發佈廣告,以及實現更精準有效觸達。

相對於之前的廣告營收戰略,AI+廣告可以幫助廣告主更高提升業務,以及地區化觸達。

另外,機器學習等技術的加持,也能不斷提升手機搜索客戶端的體驗,能夠幫助用戶更快找到想要的搜索結果。

所以,AI的好,谷歌CEO認為既能讓廣告客戶更高效,也能提升用戶體驗,谷歌的廣告營收增長,也是情理之中。

但其他AI新業務,目前還有點尷尬。

去年每天入賬25個億,沒錯,我就是佩奇

AI新業務依然虧損

所謂AI新業務,核心指的是Google雲和Waymo。

前者已經讓微軟和亞馬遜嚐到了大甜頭,後者則歷經十年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但電話會議上透露的口風,並不太樂觀。

先說Google雲。

2018年一年,谷歌母公司總人數達到了10萬,比去年增長了近2萬人,主要就是雲業務人數的增加。

資本投入方面,光2018年第四季度,支出就增加了80%,達68億美元,就為了進一步追趕亞馬遜和微軟等對手。

但實際回報,現在是還不能明確談論滴。

且眾所周知的是,之前Google雲還連失高管,Google雲CEO、首席科學家李飛飛、研發主管李佳,先後都離職了。

去年每天入賬25個億,沒錯,我就是佩奇

而成績,也只能雲山霧罩說一說。

比如皮猜回答,去年穀歌在雲計算業務上取得最大的進步就是實現了主要企業間的雲端交易,去年完成交易額超1億美元,與全球5000多家公司簽訂訂單,2019年當務之急是帶領Google雲邁步全球營收Top 5000.

但具體營收數據,不可說、不可說。

去年每天入賬25個億,沒錯,我就是佩奇

其次是備受關注的無人駕駛業務Waymo。

去年此時,也是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谷歌CFO宣佈Waymo將在年內展開商業化運營。

一時讓各方期待不已。

因為自Google正式開始無人駕駛探索,已然過去10年,其間資本、人才和資源投入,不計其數。而且要不是廣告營收等業務極其穩固,很難想象可以如此不計成本燒十年。

但商業化運營一出,也便開始讓市場打開“無人駕駛價值計算器”。

從Waymo在鳳凰城開始商業化試運營以來,商業化閉環、營收是否可持續的話題,就不斷在展開。

此次財報也不例外。

在財報披露中,光第四季度,Alphabet在Loon和Waymo等“其他賭注”業務上虧損超過了13億美元,有分析師就此發問了。

“是不是對Waymo的投入費用還在上升?”

這下略顯尷尬,畢竟去年就已經說過2018開啟商業化運營了,但成本投入何以還要不斷飆升?

於是谷歌CFO這次選擇了顧左右而言他。

她說除了Waymo,谷歌目前還有很多處於研發階段的產品,團隊會在經過慎重調查和發展前景評估後,再決定投資數量。

CEO皮猜則直接跳過了回應Waymo,說了一大堆Google雲可能會在未來帶來高回報率的事宜。

場面自然尷尬,但細思之後,應該也能體會谷歌高管們划水回答的真實原因。

股價隨後下跌,或許也是這種尷尬背後的“不自信”,讓華爾街感到悲觀。

去年每天入賬25個億,沒錯,我就是佩奇

對CEO信心暴降18%

另外,悲觀情緒也不止於外部。

在最近的內部披露員工年度滿意度報告(Googlegeist)顯示,員工對CEO及高管團隊,信心暴降18%,低至6年來最低點。

雖然2018年一年,谷歌經歷了不少“負面”事件,比如AI軍事項目、安迪·魯賓性騷擾處理態度,以及蜻蜓計劃等。

但歷史進程之外,也暗含員工對2015年上任CEO的皮猜的“不信任”。

然而可能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畢竟皮猜已是Google內部久經考驗的最佳人選之一。

即便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依然“在位”,但早已不謀其政。

去年每天入賬25個億,沒錯,我就是佩奇

Alphabet的CEO佩奇更是被曝常年居住在加勒比海的小島上,整日思考更具“未來”的事情。

即便他就是佩奇,他開創的Google依然每天能賺3.75億美元,但他距離大眾視線、員工視線,都以越來越遠。

甚至人們談論“佩奇”時,想不起英國小豬之外——還有一個改變了世界的斯坦福學生。

去年每天入賬25個億,沒錯,我就是佩奇

One more thing

不過,皮猜也有皮猜的好,至少他對中國格外上心。

比如蜻蜓項目告吹後,今年春節,Google還用AI給中國帶來新春竹貨(詳見今日次條)。

Google AI專門打造了一款AI+皮影的互動遊戲,還為中國春節獻上定製版doodle。

皮猜老鐵,很有心了~

去年每天入賬25個億,沒錯,我就是佩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