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英才”:历史上那些凋零的天才


自古以来,“天妒英才”似乎是一句极为“灵验”的谶言,许多才高的文人往往寿短。那些才名早扬的天才们,有的因为天降横祸而猝然离世,有的则是因为人生抱负难得施展而积郁成疾,黯然退场……

“天妒英才”:历史上那些凋零的天才

唐朝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汝州(今河南汝州)人刘希夷高中进士,时未满26岁。

这位“少有文华”、“射策有文名”的青年才俊有着敏感的心性。一日,刘希夷许是听说了某位曾经风华绝代的女子颜色衰老之后惨淡生活的故事,许是因为春花谢去而伤怀,擅长悲苦之诗的刘希夷吟出了这样的句子:“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落复谁在?”以此吟咏孤苦之情。

一句佳句已出,刘希夷稍顿,觉得不妥。他稍稍停顿,写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句吟出,刘希夷仍旧犹豫,感觉还是有谶言之意。尽管如此,刘希夷仍不舍割爱,便把两句都留了下来。

佳句一出,便让同为才子的宋之问心甚爱之。宋之问虽然年龄比刘希夷还小了几岁,但按照辈分,宋是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知道刘希夷的这首《白头翁咏》(一作《代白头翁》)还没有流传开来,便向刘希夷讨要此句。史载,刘希夷“许而竟不与”,也就是说,先是同意,之后又反悔。宋之问一怒之下,命自己的奴仆用土囊将刘希夷压死了。此时,刘希夷仅29岁。

或许比刘希夷更能称得上少年得志的,只有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了。王勃少年得志,又少年失志:先是入王府任职,却因以戏谑口吻写了一篇《檄英王鸡》而惹怒了唐高宗,遂南游蜀中。之后做了虢州参军,但相传因为藏匿犯了死罪的官奴,又怕事情败露遭到惩罚,最终还是杀了所藏官奴。事发后,本来按照律法是应被诛的,但逢天下大赦,仅是除其官职,王勃的父亲却因为此事受到牵连,被贬交趾县令。

王勃前往父亲任上探望,途中经过刚刚修葺完毕的滕王阁,王勃前往拜谒都督阎伯屿,阎都督请王勃作诗一首以助兴,王勃欣然对着宾客们举着酒杯,顷刻而就《滕王阁诗》与《滕王阁序》,名垂青史。但在之后的途中,王勃却因为溺水而死,时年二十九。

“天妒英才”:历史上那些凋零的天才

英年早逝的唐诗人李贺有一副奇特的相貌——“细瘦,通眉,长指爪”。据说,为保孩子平安,李贺的父亲李晋肃便为其取名“贺”,字长吉,以求福分。

但是,即便有了这样充满吉庆意味的名字,李贺的命运之途仍不顺遂,而他最初的不顺竟然与父亲的名字有关。按古代避讳之说,李贺不得考取进士。因为作为人生、仕途一项重要资历和标签的“进士及第”头衔中的“进”字,与其父名中的“晋”字谐音。

若是才学本事不济也就罢了,作为皇族之后(注:唐高祖李渊的叔父的后裔)的李贺就算不仕,也能过上平淡正常的生活。但世间事,往往就坎坷在有才者不能得其应得。

李贺七岁之时,已凭借自己的文章名动京师,作为文坛领袖的韩愈、皇甫湜看了李贺的文章,被其文才打动,啧啧称奇,二人便去往李贺家中,相请出来作诗。

时年7岁的李贺头上顶着两个犄角似的发髻便出来了,身上还穿着荷叶似的衣服。他旁若无人地提笔写下《高轩过》。诗曰:“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韩愈、皇甫湜大惊,让李贺骑上马与他们并辔而还,亲自为李贺解开两个角髻,为他束发(注:在古代,束发象征着男子成年),以嘉奖其文才。

以上是有关李贺之传奇说法中的一种,或许稍有不实,《唐诗纪事》中的说法则显得更可靠一些:元和三年(808年)前后,作为国子监博士的韩愈前往洛阳,李贺带着自己的作品《雁门太守行》前去拜谒。已经接待了一天客人的韩愈很是疲惫,解开衣带准备歇息。正在这时,门子呈上一卷诗来,韩愈手持诗卷,顺目扫过,便被开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一句深深吸引住了。

韩愈马上将衣带束好,命门子将送上诗卷的人请了进来,来人正是李贺。本来有了这番交往,已凭借文才扬名的李贺想考个功名不成问题,但是却因为前文所述的“避讳”之说,李贺始终不能应试进士考试。

韩愈专门撰写《讳辩》一篇为其鸣不平。终于,因为李贺是宗室子弟,兼得父荫,又有韩愈的力荐,得任九品小吏奉礼郎。才高如李贺,却不能通过才华换得相应的官职,三年之后,了无升迁之望的李贺辞官回乡,并在此间写下了《南园十三首》,其中一首这样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中透露的豪迈气象无疑与大唐下行的国运有关:国家渐弱,军阀割据,即便身体纤弱如李贺,也希望通过马上功名匡扶社稷。

但是,世事却不能如李贺的愿望,文才出众却无法走上仕途,想通过武功匡扶社稷却身体纤弱而上不得战场,郁郁寡欢的李贺走向了人生的终点,时年仅26岁。

“天妒英才”:历史上那些凋零的天才

汉代的贾谊同样年少扬名,与李贺不同的是,少年成名的贾谊最初是一帆风顺的。根据《史记》中《屈原贾生列传》记载,贾谊是雒阳(注:今河南洛阳一带,洛阳古称雒阳)人,18岁时便“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当时的河南太守听闻其才能,便将贾谊招至门下,十分器重。

汉文帝听说河南太守善于政事,故而征召其为廷尉。吴廷尉不忘自己的门生贾谊,向皇帝举荐贾谊,言其虽然年少,但是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遂将贾谊征召为博士。

当时的贾谊刚刚二十出头,在所有的博士中最为年少。每每文帝有诏令下达命人议论,老先生们往往迟滞,无言而对。但是年少的贾谊却能大出风头,对答如流,珠玉在前,引得其他人都能畅言所想,他人都称赞贾谊的才能。文帝见到年少的博士如此能干,心甚欢喜,便“越级提拔”了贾谊,一年之内,便升迁贾谊至太中大夫职。

二十余岁便有如此成就,用后人的话说便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贾谊的干劲更足。在文帝统治的第二十多年,贾谊认为当时天下已经和睦融洽,应该拨正之前吕后当政时的歧法。故而准备“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并且为这些政策都草拟了法度文件。居高位而仍思进取,尽心为帝王筹谋,实现其政治抱负,孝文帝再次准备升迁贾谊,将其升入公卿序列。

此举招致了既得利益阶层的反感,他们都在心中暗暗记恨贾谊,便进谗言说道:“这来自洛阳的小儿,不但年少,还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也许是为了平衡各方,也许是猜疑,最终的结果便是汉文帝渐渐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用贾谊的提议,并让贾谊出任长沙王太傅。但彼时的南方之地尚属蛮荒,贾谊深感长沙潮湿,自己此去恐怕难以适应,“寿不得长”,郁郁寡欢。在渡过湘水之时,写下了《吊屈原赋》。屈原同样是能臣,同样因为谗言而被帝王疏远,贾谊在此地,仿佛跨越了时空而找到了前辈或是知音。

贾谊做了四年多长沙王太傅之后觐见文帝,文帝向贾谊咨询鬼神之事,贾谊将自己所知一一道来,谈至半夜,文帝喟叹:“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意为:我很久都没见贾生了,自以为才学已经超过了你,今天才发现还是不如你啊)!”终于,文帝回心转意,拜贾生为自己最疼爱的幼子梁怀王之太傅。文帝本意是为爱子寻得良师,更是为补偿贾谊。此时,君臣二人都不知,这一授官,才是悲剧的开始。

贾谊以为复得恩宠,以为文帝又复言听计从,谁知在讽谏文帝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的事上,文帝再一次没有听从贾谊的建议。几年之后,梁怀王骑马游乐,坠马而死,死时无有子嗣,贾谊甚是自责,认为是自己失职,痛哭一年有余,郁郁而终,仅仅三十三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