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德国资料误读的产物,其实并非一成不变的苏军战斗侦察

被德国资料误读的产物,其实并非一成不变的苏军战斗侦察

最近几年,由于军事题材翻译的兴起,大量原本见不到的外国资料,尤其是德国资料被纷纷换翻译到了国内。本来这是一件好事,毕竟那些资料此前我们是见不到的,现在翻译成中文,这大大有利于国内专业军事人员和爱好者们进行相关研究工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这些著作的引进,这些著作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立场也被很多国内的读者全盘接受了。当然,没有立场的著作是不存在,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不加区分的接受,而是要分得清糟粕和精华,批判地吸收里边的内容。

被德国资料误读的产物,其实并非一成不变的苏军战斗侦察

发起进攻的苏军部队

这其中,被很多德国资料贬低的一无是处的苏军战斗侦察最具有代表性。在那些资料里,往往说德军对苏军的战斗侦察不屑一顾,说苏军这种战斗行动是一种僵硬的形式主义,效果极差。但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么?其实,当年的苏军战斗侦察并非德国人说的那样一成不变,而是灵活多样。针对的德军的设防阵地,或者虚晃一枪打而不攻,或者假戏真做真打真攻,抑或真真假假有限攻打,总之花样繁多,使防守的德军屡次上当。

被德国资料误读的产物,其实并非一成不变的苏军战斗侦察

使用自动步枪的苏军士兵

比如说苏军第235步兵师在1945年4月5日的柯尼斯堡进攻作战中,当苏军炮兵的炮火准备过后,苏军的步兵就开始呐喊着开始了"进攻"。面对这种情况,防线后边的德军误以为是苏军主力开始进攻了,就开始了全力抵抗。可是不成想,双方打了不到一会,苏军步兵就败下阵去。原来,这其实是苏军的一次战斗侦察,结果德军不知其中有诈,大量的火力点提前暴露,很快就被苏军炮兵和航空兵击毁。

被德国资料误读的产物,其实并非一成不变的苏军战斗侦察

苏军步兵在冲击

而假戏真做也是苏军战斗侦察的拿手好戏。在1945年1月14日的苏军近卫第27师对马格努舍夫展开的进攻时,担任战斗侦察任务的苏军两个步兵营在大雾中发起冲击,由于大大出乎德军的意料。所以苏军这两个营顺利的攻占了德军的第1、2道战壕。面对这种情况,苏军近卫第27师师长并未拘泥于原定计划,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大胆的将师主力投入战斗,将原本的战斗侦察行动假戏真唱,直接变更为主力的进攻行动。

被德国资料误读的产物,其实并非一成不变的苏军战斗侦察

苏军的侦察兵

至于说一旦在战斗侦察中受阻,那么苏军也会根据实际情形做出相应变化。在1945年1月的苏军第90步兵师对切哈努夫的进攻行动中,侦察分队一开始进展顺利,并攻占了德军第一道战壕。但是在随后的战斗中,由于德军变更了部署,侦察分队扩大战果的行动受阻。但是苏军侦察分队并未一味强攻,而是立即巩固已占领阵地,帮助师主力缩短了进攻距离,有效的掩护了师主力在随后的战斗行动中顺利展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