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當雞頭不做鳳尾”,嘛意思?怎麼看?還能找出類似的俗語嗎?

“寧當雞頭不做鳳尾”的字面意思是:寧願去做雞的頭冠,也不去做鳳凰的尾巴。比喻寧願在一個等次低一點的小環境裡嶄露頭角、鋒芒畢現,成為佼佼者和決策者,也不願意在一個高等圈子裡默默無聞,做一個追隨者。

它的起源是《戰國策•韓策一》《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篇中“寧為雞口,勿為牛後”之語。“雞口”就不用解釋了,“牛後”是牛屁股,牛肛門。意思是寧願要乾淨的小雞嘴,也不要骯髒發臭的牛肛門。慢慢演化為“寧當雞頭不做鳳尾”。

“寧當雞頭不做鳳尾”,嘛意思?怎麼看?還能找出類似的俗語嗎?

這是一種處世態度,這種態度,對人生是有積極意義,還是有消極影響呢?

我認為,對志向平平、隨遇而安的人是比較適用的;對志向高遠、積極向上、能力超強的人是誤導和忌諱。

試想,志向高遠的人一頭扎進雞堆裡,即使你成為雞頭,也永遠是雞頭,若想一直在雞堆裡也就罷了,如果有一天你想走出雞堆進入鳳群裡去,還得從鳳尾做起,人生時光如金,耽誤不起呀!當然,你要把進雞堆當成一種歷練的機會,就另當別論了。

與其意相近的俗語有:寧當兵頭,不做將尾……

“寧當雞頭不做鳳尾”,嘛意思?怎麼看?還能找出類似的俗語嗎?

與其意相反的俗語有:寧給好漢子拉馬墜蹬,不給賴漢子當祖宗……

對這種處事態度,你怎麼認為呢?

你還有與他,相近或相對的俗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