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华:扶贫路上巾帼不让须眉

王海华:扶贫路上巾帼不让须眉

冬日的清晨,天空还没完全亮起来, 张村镇王营村的贫困户朱桂保便扛起了锄头进了农田。朱桂保种植益母草已经四年了,收益非常好,今年他种植的是从鸿海药业董事长王海华手里拿到的新品种,周期短、收益好,朱桂保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咋种,都是王海华董事长一点一点教我的。今年我扩大了面积,她也给我引进了新的品种。”朱桂保算了一笔账,自己种植的加上去别人家收购的,每个月能挣2000元钱,脱贫致富就在眼前了。

王海华:扶贫路上巾帼不让须眉


“扶贫不是养懒汉,我只帮扶那些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而脱贫的贫困群众。”说这话的正是鸿海药业董事长王海华。

1988年,大学毕业的王海华放弃了父母安排的安逸工作回到家乡,怀揣借贷的1800元启动资金,开着雇来的一辆手扶拖拉机,每天颠簸在乡间的土路上,起早贪黑、走村串户,收购农户家中零散的中药材。经过多年的打拼经营,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练就了她对商机敏锐的洞察力。2009年,她创办了邓州市鸿海药业有限公司,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公司已逐步发展成为集种植、加工、经营中药材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

近年来,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身为市政协委员的王海华也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她先后多次为贫困户免费授课,传授中药材种植技术;并出资购进大量中药材种子,免费赠送给有意愿的贫困户种植。

“在中药材收购过程中,我们按药农卖出的数量补偿肥料,还和众多贫困户签订了保底收购中药材的协议。”王海华说,这样避免了市场波动对贫困户带来的损失。

与此同时,王海华还把贫困人员吸纳进自己企业,或进场务工,或优先收购贫困户种植的所有中药材,同时,给贫困户培训相关业务知识,让他们走村串户收购零星中药材,用真情实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王海华:扶贫路上巾帼不让须眉


今年61岁的赵兴荣是张村镇路庄村的贫困户。老伴患有慢性病,干不了重活,儿子先天残疾,也需要她的照顾,生活的重担都压在赵兴荣一个人身上。农闲时候,她便来到王海华的药厂里打工赚钱,年收入增加了数千元。

在与王海华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今后将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在张村、张楼、赵集等乡镇,借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良好时机,扩大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在原有药材种植品种上增加元胡、麦冬等5个新品种,使中药材品种达到21个,实现药材品种的多样化。

“目前,我们正在与药厂进一步洽谈,实现订单回收,让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也让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带领周边村庄的贫困户脱贫致富。”王海华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