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归来启示录

滑雪归来启示录

(1)

弟弟生病了,爸爸在家照顾,妈妈带姐姐去青州驼山滑雪。

兵分两路确实有好处,但也带来了很多的矛盾和纠结,尽管生病了,弟弟得知我们去滑雪而没有带他去的时候,怒不可遏,质问我:为什么不带我去?

生病了当然是理由,但他不认可这个理由,他说:尽管我生病了,但我一定能滑雪,你们就该带我去,不带我就是偏向,就是对我不好,就是你们不爱我!

弟弟说:我抗议!

弟弟说:为了弥补我的心灵创伤,爸爸妈妈一人给我买个玩具,要最贵的!我要最贵的!

作为妈妈,我感觉这孩子要疯了,不就是没去滑雪吗?等病好了补上就行啊,至于这么歇斯底里吗?不带你去,不跟你说,不是怕你阻拦找事吗?

看,你这不就在找事吗?

幸亏没告诉你,否则我们去不成!

根本就不讲道理,生病了是你自己的原因,跟你说你会阻拦我们去,所以我们才瞒着你去的,凭什么要给你买玩具作为补偿?

还要最贵的,最贵是多贵?我怎么能确定买的起呢?

真是的!

滑雪归来启示录

(2)

牢骚规牢骚,爸爸劝我,给买吧,万一留下心灵创伤呢?万一缺爱了呢?

好吧,但我只答应买一百以内的,一个小屁孩想要最贵的玩具,不该答应他的不合理要求,但是考虑到我们做事也欠佳,就给买一个吧!

我想应付过去。

他不同意我的条件,弟弟很霸道,他要最贵的,就要最好的,否则一切免谈。

仔细观察他,感觉这孩子太不可理喻了,最贵就代表好吗?

我试图说服他,试图给他讲道理,想教育他,想让他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妈妈养俩孩子不容易,不能随便花钱,要正本清源,把钱用在该花的地方。但他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一点也不想听我讲,也不理我。

一路上我都战战兢兢,最贵要多贵呢?要过年了,用钱的地方很多,万一狮子大开口怎么办?

我能不能买的起还是个未知数?

后来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到玩具区的时候,只要是大玩具他自动认为这是大孩子玩的,不是他应该玩的,他的玩具就应该是小的,是适合他的。

偌大的玩具区,他只选择了一只68元的玩具枪,对于这支枪他表现出了极度的认可和满意,把他在家里夸张的、暴跳如雷要买最贵的玩具的表现抛之脑后,买了玩具之后的快乐溢于言表,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尽管他要最贵的,但他的行为没有超越认知,他的格局还是小孩子的视野,落实到行动上也还是孩子的思维,并没有他表现出他的蛮横无理和霸道,我很满意。

但是,这把枪的命运非常不好,玩了一下午就坏了,回到家孩子要我买“502”或者“哥俩好”之类的东西,要把枪粘起来,还没玩够就坏了。

这次轮到我反思,如果,我真的如孩子所说买一把很贵的很结实的手枪,就能玩很长时间了,玩个痛快,也不用担心质量问题。

孩子的思维是对的,他想要一个好点的玩具,而我的思维里只想着应付,想着摆脱他的要求。完全忽视孩子的情感和想法。

我这个妈妈做的确实也有点过分了。

(3)

一个学生家长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上高中了,我家孩子为什么叛逆?

我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

在屋子里种了一颗树,树的生长规律就是自由的生长,直到有一天,树要长到屋顶了,要坡顶而出了,但屋顶拼命阻拦,要阻止树的继续生长,因为,屋顶看到了树要不受自己的控制了,要失去自己的权限了,要离开自己了。

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树破顶而出,成长为自己想长成的样子;一个是被屋顶拦下,一辈子呆在温室了,长成屋子期待的样子。

所谓的叛逆,孩子要长成自己的样子,而家长觉得是孩子不受自己的控制,失去自己的权限和管理边界 ,失去操纵权,就是这么简单。

根本就没有叛逆,就是家长从小不让孩子做自己而已!

滑雪归来启示录

(4)

和一位朋友聊天,朋友为我分享了她的育儿经验,我很佩服她对教育的热忱,也很佩服她对教育理念的执着和落地,同时我又隐隐的感觉哪里有问题。

朋友说,她对孩子的教育基本是采用蔡元培的教育理念,用几大教育理念引领,期望孩子有教养、有理想、有爱心、会学习、有创造力、有团队协作的能力,朋友还说,她喜欢国学,打算让儿子去学国学,感受国学浓厚的文化氛围。

我很佩服她执着的勇气,但我家孩子完全做不到。

根本就不是我在引领孩子,是孩子在引领我,这是我感觉到的和朋友的巨大差距,她的做法我完全做不来,不是我不想,是孩子不让!

每当我想教育一下下的时候,俩娃都说:行啦啊,收起你那些教育理念吧,对我们不管用。

你看,多尴尬!

当你的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的时候,其实你的教育已经失败了,那还多说什么?不如行动起来,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当他们造反的时候,就用书里的理念教育他。

我一般会把书翻到多少页,第几行,把书扔过去,自己看,自己看,找找自己的问题,自己教育自己吧!

书呆子有书呆子的办法。

滑雪归来启示录

(5)

我很反对对孩子设框,让孩子进入一个框区,在框区活动。

框不是规则,规则是必须有的,规则是行动的指南针,但是,给思维设框未必就是一件好的事情。

就像朋友说的,用蔡元培的教育理念引领孩子,用某大名家的教育理论引领孩子,我感觉不太对。

不要去相信某位名家,也不要用什么理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直觉养育最重要,本能养育,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就够了。

就像,滑雪回来,弟弟对我们瞒着他去滑雪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要买玩具补偿,那我就心甘情愿的受罚。

不用多说什么?也不用讲道理,因为此刻用什么教育理念引领都不能抚平孩子的心灵创伤,那就弥补好了,按他说的去做,直到满意为止。

孩子的愿望其实很简单,要求也很低,他就是通过这种要玩具的行为来确定妈妈是不是真的爱他,是不是把他抛弃了,他想要安全感。

那就狠狠的爱,努力表现给他看,就是这么简单!!

滑雪归来启示录

汤晓凤:教育硕士,高中教师,双胞胎孩子的妈妈,致力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学习和工作,欢迎宝妈们来和我谈论一切孩子的教育问题,等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