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5大危險因素,與心愛之人健康白頭到老

營養科門診信息

远离5大危险因素,与心爱之人健康白头到老

門診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 - 17:00

預約門診請撥打:010 - 59277500

“有情人終成眷屬,更要白頭到老”——今日份心靈雞湯。

2月14日,西方情人節,如果你有幸遇到所愛的人,也請一定要健康地白頭偕老。這是今天送給有情人們的祝福與忠言!

远离5大危险因素,与心爱之人健康白头到老

既然今天的朋友圈和公眾號會被情人節話題刷屏,我就不再追風添亂了。我們今天要談的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嚴肅到什麼程度呢?嚴肅到幫助天下眷侶實現彼此”不離不棄、與君偕老“的誓言——畢竟,雖然有助脫單,卻未必有助脫貧,就更不要說脫安危了!而唯有健康長久地活著,才能實現共同生活的美好願景!

我說的對嗎?

前幾日,國際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子刊 Lancet Global Health 發表了一篇來自中國的研究,研究針對中國大陸不同省份、不同年齡和性別的癌症負擔,對23個可控危險因素的人群歸因分值(人群歸因危險度百分比,PAF)進行了比較和評估。

聽著有點兒繞?大白話解釋,這篇研究給我們提供了兩方面的信息:

  • 對於中國大陸高發的各種癌症,一共有23個可控的危險因素;

  • 不同省份不同性別人群中,癌症死亡歸因於這23個可控危險因素的具體情況。

研究意義何在呢?很簡單,一句話:一目瞭然告知我們:遠離哪些危險因素更有助於預防和控制癌症。

關於PAF(非專業可以忽略)

定義:在一個人群的特定時期內,如果消除或者預防某(些)確定的危險因素後(同時其它危險因素在人群中的暴露分佈保持不變),所獲得的人群中疾病發生風險降低的比例。

意義

PAF的計算主要根據某個危險因素對某種疾病的相對危險度和人群中該危險因素的暴露比例。

告訴大傢俱體研究結論前,首先說明兩件事:

  • 這篇研究是基於2014年中國的癌症發病及死亡情況做的彙總。

  • 2014年,≥20歲因癌症而死亡的患者裡,深受下述可控危險因素影響的有103.4萬例,佔癌症總死亡數的45.2%,其中男性74.2萬多例(佔男性癌症總死亡數的51.2%)、女性29.39萬多例(佔女性癌症總死亡數的34.9%)。

远离5大危险因素,与心爱之人健康白头到老

重點開始啦!

在中國,約50%的癌症死亡可歸因於以下23項可控危險因素:

▍4項行為因素

  • 吸菸(男性排首位)

  • 二手菸

  • 飲酒

  • 體力活動不足

▍7項不健康飲食因素

  • 水果攝入量不足(女性排首位)

  • 蔬菜攝入量不足

  • 膳食纖維攝入量少

  • 膳食鈣攝入量少

  • 進食紅肉

  • 進食加工肉類

  • 進食醃製蔬菜

▍2項代謝因素

  • 超重及肥胖、糖尿病

远离5大危险因素,与心爱之人健康白头到老

▍2項環境因素

  • PM2.5暴露、紫外線暴露

▍8項感染因素

幽門螺旋桿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人乳頭瘤病毒、EB病毒、華支睪吸蟲、人類皰疹病毒8型

顧名思義,「可控危險因素」意為:這些危險因素是可以被我們有意識地控制的,一旦我們注意避開這些危險因素,就能夠大大降低癌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那麼,根據研究發現,23項可控危險因素在各省份的影響程度如何呢?

癌症死亡歸因於可控危險因素的比例,名列前四的省份是:黑龍江>廣東>吉林>湖北,最低的是上海、西藏、新疆。

23項可控危險因素對不同類型癌症的影響程度差別大嗎?

  • 男性患者中受影響最大的癌症是:卡波西肉瘤,鼻咽癌,肛門癌,口咽癌,肝癌,喉癌、肺癌

  • 女性患者中受影響最大的癌症是:卡波西肉瘤,宮頸癌,鼻咽癌,肛門癌、陰道癌

具體到同一類癌症,受這23種因素的影響程度在不同省份和性別中還是有較大差別的。不過,從全國範圍來看,雖然各有差異,但最主要的可控危險因素是可歸納的:

  • 男性:吸菸、HBV感染、水果攝入不足、飲酒、PM2.5暴露

  • 女性:水果攝入不足、HBV感染、吸菸、體重過重、HPV感染

特別特別特別值得重視和強調的一點,是:雖然各省份前5位危險因素差異較大,但是,在31個省份的男性中,沒有懸念地高居榜首的,依舊是:

吸菸 !(感覺又要被菸民們拉黑了……)

远离5大危险因素,与心爱之人健康白头到老

為了不被菸民罵,我們換個方向,說說23項可控危險因素對不同年齡人群的影響程度:

  • 歸因於行為因素的比例,在年齡較大人群中較高,在男性50-54歲、女性65-69歲達到最高。

  • 歸因於感染因素的比例,在30-54歲的男性和女性中較高,在35-39歲達到高峰。

  • 歸因於飲食和環境因素的比例,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 歸因於代謝因素的,在男性40-44歲、女性50-54歲達到最高;50歲之前對男性的影響程度高於女性,50歲之後則趨勢逆轉。

看到這裡,我覺得你可能需要爬樓回去複習一下那五大類因素都包括了什麼……

至於為何要聊這些,原因很簡單——根據2018年全球癌症年報:

  • 中國癌症發病率及癌症死亡率全球第一。

  • 全球新發的1810萬例癌症病例及960萬癌症死亡病例中,中國新增病例數佔380.4萬例、死亡病例數佔229.6萬例。

這意味著:

  • 全球每新增100個癌症患者中,中國人就佔了21個——我國每天有超過1萬人確診癌症,平均每分鐘有7個人得癌症。

  • 全球每死亡100個癌症患者中,中國人佔將近24個——平均每天有6000多人死於癌症,每分鐘有將近5人死於癌症。

下面的兩張表,是中國癌症發病率及死亡率 TOP 10的排序:

远离5大危险因素,与心爱之人健康白头到老
远离5大危险因素,与心爱之人健康白头到老

事實上,中國已經進入了全民防癌時代!(老齡化日趨嚴重……不用多解釋了吧?)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癌症形成過程是比較漫長的,從癌症潛伏期(臨床期前期,從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細胞,發生異常增生、癌前病變),再到形成可見的癌症(臨床期)通常需要10-20年。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防癌抗癌極其重要。

對於癌症潛伏期患者,只要有意識地改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運動習慣,增強身體的抗癌能力,很多癌症的癌變是可以被逆轉或阻止的——癌症臨床期早期的平均治癒率在80%以上(早期宮頸癌、肺癌的治癒率甚至可以達到100%),如果能將癌症扼殺在早期甚至潛伏期,不僅治癒機會大,還能大大降低癌症患者的身心痛苦和費用支出。

這也是為何今天要跟大家介紹這篇研究中強調的23項可控危險因素——將癌症”扼殺“在搖籃裡,是你對自己的重大責任!

當然,一定會有人冒出來炫耀自己基因的強大,對於有長壽基因的朋友,除了恭喜你,還是要輕輕提醒一句的:為了預防”百密一疏“的發生,煩請小心環境因素的影響 。

遂謙碎碎念......

我發現一個問題:每逢我認認真真跟大家講科學知識,閱讀量就不高,但凡我寫點兒跟娛樂擦邊或者跟朋友圈裡跟風瞎買的東西沾邊兒的,閱讀量就蹭蹭的。問題是,朋友們,但凡關係到你們整個家庭長治久安的知識,真的都是很嚴肅的!


你需要嚴肅地告知你身邊的親友:對待健康,嚴肅認真是一種責任!”垃圾快樂“只能毀了你的未來……

喜歡記得轉發哦!

講座預告

下週我們即將迎來跟營養師面對面的機會!和睦家"孕產課堂"邀您參與,由營養師傳授實用的準確的嬰兒餵養知識,課堂信息如下:

  • 主題:嬰兒營養

  • 時間:2月18日(週一)14:00-16:00

  • 地點:將臺路2號,北京和睦家醫院2號樓5層會議室

  • 報名方式: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課前會有短信提醒通知

  • 適合人群:孕媽媽和產後媽媽

報名請識別下方二維碼:

醫生簡介

远离5大危险因素,与心爱之人健康白头到老

註冊營養師 劉遂謙

劉遂謙營養師於1999年獲得營養與食品衛生醫學學士學位,之後於2005年從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人類營養學系獲得臨床營養學及膳食管理學碩士學位,同年,先後在Concord Hospital、Royal Prince Alfred Hospital、Balman Hospital、Liverpool Hospital完成臨床營養師規範化臨床培訓及輪轉實習,熟練掌握從基礎疾病營養到腸外內營養等不同人群及各類疾病的營養支持與干預治療。回國後,劉遂謙營養師在北京協和醫院完成臨床營養進修並腸外內營養培訓課程。

在加入北京和睦家醫院之前,劉遂謙營養師一直從事臨床營養工作,擅長嬰幼兒及兒童的餵養、飲食教育及營養髮育指導,孕產婦營養指導及健康管理,急慢性疾病及肥胖的營養治療,以及腸外內營養支持。參與第35版《馬丁代爾大藥典》、《營養評估與營養治療手冊》、《Krause營養治療學》中重要章節的譯校編審及《中國臨床營養培訓網絡授課教材》部分章節的審核命題。此外,她是多家媒體營養專欄的簽約專家顧問,並擔任過數本母嬰類圖書的主編。

劉遂謙營養師是澳大利亞營養師協會認證註冊營養師及會員,同時也是中國營養學會註冊營養師及會員。

Chen W, Xia C, Zheng R, et al. Disparitiesby province, age, and sex in site-specific cancer burden attributable to 23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in China: a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Lancet Glob Health, 2019, 7(2):e257-e269.

Freddie Bray; Jacques Ferlay,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 Clin, 2018; 0:1-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