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假裝你讀懂了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如何假装你读懂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西伯利亞的理髮師》 (1998) 電影劇照

俄國小說在說什麼?師長會教導或鼓勵我們對俄國小說抱持敬意。

欣賞俄國文學的人會提到俄國文學特有的悲傷,這是一種靈魂的深度,也是俄國作家的特殊情感,用來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弗吉尼亞·伍爾夫也很享受閱讀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樂,她曾這麼形容他的作品:“如騷動的旋渦,亦如迴旋的沙塵暴,或是嘶嘶作響並翻騰的排水口,將我們吸入。”我們“任其翻來捲去,失去方向,幾乎窒息,同時卻有一股狂喜向我們席捲而來”。

關於俄國文學,最常聽到的是這些作家善於帶領讀者進入書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功力之高無人能及。他們精準掌握人物的心理,對於疾病纏身、身心缺陷、道德淪喪、厄運不斷的角色,更是認真刻畫,讓讀者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俄國文學巨匠很多,托爾斯泰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國文學現象級的兩座大山,前者作品節奏明快,能帶著我們進入劇情,至於後者的風格,則是情感濃烈。

托爾斯泰

如何假装你读懂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托爾斯泰生於1828年,卒於1910年。主要作品:《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其他作品:包括分三部分的自傳體小說,分別是《童年》《少年》《青年》,以及一本以道德哲學為題的鉅作《神的王國在你心中》。

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

其開頭是最為人熟知的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這種說法很容易引人注意,而且並非事實。但是小說開宗明義指出它的主題:家庭的概念。托爾斯泰要強調的是,自己不只在說故事而已。

小說中頗負盛名的一段話“申冤在我,我必報應”是新約《羅馬書》引用舊約的《申命記》中的話。旁人詢問為何用此典故,托爾斯泰說,他的本意是,“說明為惡之人,受到的所有惡報並非人為,而是神的旨意”。這段文字點出了托爾斯泰關注的不是申冤,而是整套道德價值和判斷。

對托爾斯泰而言,婚姻是一種社會契約,若違反此契約,將淪為悲劇中的受害人。安娜嫁給了卡列寧這位受人敬重的政府官員。雖然她也因此受人仰慕,卻無法滿足於活在丈夫的陰影之下。她去了趟莫斯科,在那兒邂逅了英俊又有教養的渥倫斯基。男方難忘女方表露的情意,以及那果決又優雅的神采。不久後,兩人再度見面,對彼此的吸引更加強烈。結果是,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

想想看,是否曾經想要某樣東西,心裡不斷渴求,以為自己永遠都得不到,而最後竟然到手,然而真正擁有的那一刻,卻又覺得乏味和失望?

托爾斯泰筆下的渥倫斯基便承認,獲得長期追求的目標後,“幸福感僅有一點點,這和之前期待的落差太大”。一般人最常有的錯覺,便是“誤以為願望得到滿足,便能得到幸福”

如何假装你读懂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安娜·卡列尼娜》 (1997) 電影劇照

托爾斯泰很重視經由細節的描述來展現複雜詭異的情感。例如,安娜搭夜車回到聖彼得堡後,看到丈夫的雙耳感到大吃一驚,心中暗忖:“為什麼他耳朵長那副德性?”她還發現,那雙耳朵似乎從圓帽簷向外突出。他一臉倦容地望著她,她心中卻升起一股不舒服的感覺,不但討厭自己看到丈夫後的反應,或許也討厭丈夫那過於冷淡的反應。

托爾斯泰是一流的寫實派,處理細節一絲不苟又能兼顧整體脈絡。他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能巧妙糅合史詩和小品。他能細膩且精準地抓住人物的一舉一動,又能掌握歷史洪流。

人們常說 《戰爭與和平》是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但這本書卻比想象中來得簡單明瞭。雖然故事密密麻麻,處處與歷史勾連,還有剛才提到有些情節後來就蒸發了,但是讀者卻能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前述的問題便不至於造成阻礙。

要體驗托爾斯泰的小說,隨著故事發展一頁頁讀下去就對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

如何假装你读懂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於1821年,卒於1881年。他的名字正確念法是:Doss-toh-yev-skee。主要作品:《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有些人把他的《地下室手記》視為存在主義哲學的“序曲”。

代表作:《罪與罰》

陀思妥耶夫斯基最為人熟知的書當屬《罪與罰》,故事背景設定在聖彼得堡,一個骯髒、衰敗又沉悶的場景。主角拉斯克爾尼科夫是名身無分文的窮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的名字原意是“異議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裡有很多名字別具象徵意義。)他計劃殺死一個開當鋪的臭老太婆,後來不只殺了老太婆,也被迫殺了她妹妹,事後他的疑心病越來越重,覺得所有人都在懷疑他殺了人。

從這點看來,他頗像莎翁筆下的麥克白,成天受到恐懼和罪惡感侵擾。早期一位評論家拉夫卡迪奧·赫恩要讀者小心《罪與罰》這本書,因為可能會讀出病來。

拉斯克爾尼科夫為自己的罪行辯解,自己雖然純粹是心生怨恨而殺人,世上卻因此少了一個人渣,所以其實是在做好事。

此外,這也讓他確信自己仍是自由的人。他相信自己夠堅強,能忍受良心的譴責,還把自己比喻成拿破崙,特立獨行於社會體制之外,自立自強又有果斷力。但這些想法是犯案之前就有的嗎?抑或是他回顧犯案過程後才萌生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筆記中寫道,拉斯克爾尼科夫的“道德意識之成長,始於犯下罪行之時”。其實也可以說,《罪與罰》是部回溯型的小說:先犯下殺人案,才開始思考殺人這件事。

如何假装你读懂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與罰》(1935) 電影劇照

在《罪與罰》中,我們經歷了拉斯克爾尼科夫的罪行之惡,他的感官體驗是全書的重心。

《罪與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後作品《卡拉馬佐夫兄弟》的相似之處在於,讀者得以一窺罪犯的內心世界。

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常擺在一起,這是為什麼?

這兩位作家除了時代背景相近、都使用俄文之外,還有什麼關聯呢?

把他們的風格加以對照,便可以看出端倪。主要的差異包括:托爾斯泰作品的背景設定多橫跨一大段時期,陀思妥耶夫斯基則集中於特定時間。托爾斯泰筆下人物一看就知道是常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則偏好探討極端的人格特質。托爾斯泰是個衛道人士且立志為人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道德觀念較不明確。

哲學家以塞亞·柏林寫過一本關於托爾斯泰的書《刺蝟與狐狸》。書名的靈感來自希臘詩人阿爾齊洛科斯,他曾說:“狐狸知道很多事,而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

換言之,有些人會以一個核心的願景或原則看待所有事情,有些人則喜歡追求很多目標,想兼顧許多事。

柏林認為,托爾斯泰“天生是隻狐狸”,但有“想當刺蝟的信仰”。托爾斯泰之所以也算刺蝟型的人,簡單來說,是因為他相信一般人認為個人內在的經驗是透過自由意志選擇,但和他人的關係則是受到歷史力量的控制。

柏林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刺蝟型的人,這也說得通。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說故事高手,只是劇情中巧合多了一點。他也是創意十足、敢於嘗試的作家。但他最大的本事在於角色設計。他的小說中,隨處皆是妙不可言又有人格缺陷的怪胎。

陀思妥耶夫斯基為了追求賭一把的快感而做出的狂熱行徑和他筆下的人物如出一轍,他們都很清楚自己站在懸崖上,一不小心便會落入無底深淵。

套用美國小說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所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寫的都是極為重要的主題”,諸如死亡、道德感、身份認同,各種愛、自由、理性和信仰的力量、執念,以及人類的意志力。

俄國小說有許多讓人受不了的地方?

第一,篇幅通常很長。許多人不禁會懷疑,以前俄國的白天是不是比較長,不然讀者怎麼有閒工夫去閱讀多達五十多萬字的《戰爭與和平》,更何況英譯本動輒就一千三百頁?想必他們有很多僕人可以使喚,無須事必躬親。

第二就是俄國的人名問題,除了自取名和父名之外要再加上姓,而且姓的字尾常男女有別。角色名字若簡單還好,像是湯姆、皮普、愛瑪。稍長一點也沒關係,比如多羅西亞、古德倫。但名字再長就令人沒轍了,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白痴》中,一再出現娜斯塔莎·菲利波夫娜、莉莎薇塔·普洛可夫葉芙娜、法娃拉·阿達利歐芙娜、娜塔莉亞·妮琪蒂許娜等名字。你有辦法記得這些人是誰嗎?或許可以,但只要出現這種多音節的名字,讀起來就會很卡。

此外,對19世紀的俄國作家而言,小說是知識分子辯論的媒介,許多作品更充滿當時的思想氛圍,像是形而上學、瑞士哲人盧梭的影響、對超自然的著迷、俄國東正教的迷思、對拿破崙的狂熱等。

最後,品質低劣的譯本不在少數,即便是好的譯本讀來還是不愉快。托爾斯泰有些重複字句是刻意安排的,但部分譯者會為了避開而稍作修飾,因為要是忠實翻譯重複之處,可能會很惱人。

對這些俄國重量級小說家,伍爾夫提出了她的見解:“大部分讀者看到的俄國文學,其實原有風格都被剝除了”,而俄國作家“就像地震或車禍的倖存者,不只家當沒了,連更細微、更重要的東西,也就是他們的氣質和個性,都一併消失了”。

文字選自《如何讀懂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