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小山村修水渠,引来考古队,从宋朝宰相墓中挖走3吨国宝

导读: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大约1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皇甫屯的小山村。2009年,全国重点项目南水北调工程,从湖北开始修建,一路北上来到了河南安阳,按照图纸要求,南水北调的主干渠正好从皇甫屯村经过。

河南一小山村修水渠,引来考古队,从宋朝宰相墓中挖走3吨国宝

河南安阳作为商周时期的古都,地下的古墓、文物众多,为了妥善保护地下文物,在工程开工之前,河南省考古队就来到皇甫屯进行考古勘探,结果发现了一处规模庞大的墓葬群,整个墓地南北长300多米,东西宽接近500米。

由于时间紧迫,考古队在请示了上级部门之后,立刻对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结果在3000多平米的范围内,发现大型宋代古墓9座。通过对出土墓志铭的解读,考古队确认这是一座宋朝时期的家族墓葬群,第一位墓主人是北宋时期著名宰相韩琦。

河南一小山村修水渠,引来考古队,从宋朝宰相墓中挖走3吨国宝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韩琦出生于北宋年间的安阳,20岁时考中进士,同年高中的还有后来的宋朝第一清官包拯。韩琦入仕先后出任陕西安抚使、兵部尚书、司空、侍中等职,是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宰相。正史评价其:“历事三朝,十年辅相”。

公元1075年,韩琦因病去世,宋神宗下旨辍朝三日,追封他为尚书令,并亲自撰写碑文“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后由儿子迁回老家安阳安葬。

河南一小山村修水渠,引来考古队,从宋朝宰相墓中挖走3吨国宝

韩琦生前曾长时间带兵,与盘踞西北的西夏国作战,在他死后,当时朝廷特意从西北调遣军队为韩琦修建陵墓。史料记载,韩琦墓规模庞大,是用砖石混合仿照木结构建造的,墓道和墓室中布满精美的壁画,是宋朝古墓中最精美的代表。

考古队在清理韩琦墓时,心情非常沉重,由于历史上多次被盗,墓中随葬文物基本被盗掘一空,在墓道和几个墓室中,考古队员一无所获,连棺材和尸骨的残骸都没有。不过让考古队员赶到一丝欣慰的是,在墓门处发现了韩琦的墓志铭,为什么如此珍贵的墓志铭能逃过盗墓贼的毒手?

河南一小山村修水渠,引来考古队,从宋朝宰相墓中挖走3吨国宝

河南一小山村修水渠,引来考古队,从宋朝宰相墓中挖走3吨国宝

考古专家介绍说,韩琦墓志铭使用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墓志内容记录了韩琦的一生,文字之多,记录之详细,都是宋代墓志铭中首屈一指的。而整块墓志铭长宽超过一米五,总重量达到3吨,而一般盗墓贼挖的盗洞仅仅能容一人进出,没有哪个盗墓贼能够带出去,所以才能够幸免于难。

韩琦墓志铭出土之后,对于研究宋朝历史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同时在书法、文学方面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被文物委员会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也就是俗称的国宝。

参考文献:《韩琦墓考古发掘报告》、《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