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退休、拼多多上市……10個關鍵詞,解讀2018電商大混戰!

2018年的電商,註定要被時代記錄。

零售變革、線上線下、消費分級……這是中國最具活力的領域,亦是當下商業創新的縮影。

互聯網恰如波瀾壯闊的雄偉畫卷,電商畫下了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們梳理出十大關鍵詞,以此記錄2018年的中國電商。

01、零售革命

電商巨頭對零售的探索與佈局,貫穿全年。

當“零售”成為一個名詞,阿里冠以的形容詞是“新”,蘇寧是“智慧”,京東是“無界”。

概念迭出,零售的本質——“人貨場”始終未變。與之相關另一個熱詞“賦能”,便是電商巨頭對“人貨場”的全方位改造。


馬雲退休、拼多多上市……10個關鍵詞,解讀2018電商大混戰!


阿里戰略入股線下零售企業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蘇寧聯合萬達、恆大、融創等國內外300家地產商,發佈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騰訊投資家樂福、萬達商業、海瀾之家等。

零售革命之戰,決定電商未來發展的邊界與空間。

02、社交電商

爭議中上市的拼多多,引爆了電商的另一個戰場:社交。

過去兩年,拼多多利用低價策略和微信的社交傳播,在大勢已定的電商格局中殺出血路。

電商紅利逐漸消失,社交創造了流量挖掘新方式,吸引了蘇寧、阿里、唯品會等玩家入局。

一時硝煙四起,蘇寧拼購主打正品低價,打造了社交電商第一個IP購物節——“拼購日”。


馬雲退休、拼多多上市……10個關鍵詞,解讀2018電商大混戰!


無一例外,社交電商的殺手鐧是“低價”,但須知,低價不等於低質,更不等於山寨貨,甚至假貨。

03、退休

這次,馬雲真要退休了。

教師節當天,馬雲宣佈傳承計劃:阿里巴巴20週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

馬雲是不是“主動”退休無法確定,可以確定的是,劉強東肯定不願“被動”退休。

幾乎在同時,劉強東涉性侵,真相至今未明。假如性侵坐實,京東何去何從?市場給出了反應,京東股價跌去五分之一。


馬雲退休、拼多多上市……10個關鍵詞,解讀2018電商大混戰!


對企業來說,創始人當然很重要。但是,基業長青的企業,依靠創始人,卻又不依賴創始人。

創始人終將退休,企業永遠在路上。

04、便利店

便利店迎來“冰火兩重天”。

火的是,百億資金湧入,門店如雨後春筍,估值似水漲船高。僅蘇寧小店,不到一年時間內,遍地開花,隨處可見,全國佈局超過2500家。

冰的是,經營虧損、資金鍊斷裂等狀況不斷,部分便利店停業倒閉。短短9、10兩月,北京“陣亡”的便利店超過200家。


馬雲退休、拼多多上市……10個關鍵詞,解讀2018電商大混戰!


零售業發展到今天,便利店成為最佳流量入口,吸引互聯網巨頭“圍獵”。蘇寧、阿里巴巴、騰訊等紛紛跑馬圈地。

風口之下,便利店走向何處?

05、生鮮

始於2012年的生鮮電商,進入線下模式。

阿里以盒馬鮮生為先鋒隊,謀盤佈局;蘇寧的蘇鮮生,正面交鋒;美團的小象生鮮,緊隨其後。

生鮮本是大型超市的護城河,電商巨頭闖入,加持資本、技術、用戶、理念優勢,頗有“降維打擊”之意。


馬雲退休、拼多多上市……10個關鍵詞,解讀2018電商大混戰!


電商巨頭做生鮮,強在消費體驗和供應鏈。蘇鮮生依託蘇寧佈局全國的45座冷鏈倉,實現“分鐘級”配送的蘇寧秒達。

藍海已成紅海,最重要的是,活下來。

06、消費分級

拼多多的火爆,到底是消費降級還消費降級?

低價、山寨的產品大行其道,當然是消費降級;如果考慮到購買者是四五線城市的居民,又是另一種消費升級。


馬雲退休、拼多多上市……10個關鍵詞,解讀2018電商大混戰!


中國的複雜,決定了消費市場的多樣。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說,消費升級的趨勢從未改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為更好的服務和質量買單。

這是真實中國,暗藏著最真實的需求、最廣闊的商業機會。

07、快遞包裝汙染

401億件快遞=消耗7200萬棵樹+產生800萬噸固態垃圾?


馬雲退休、拼多多上市……10個關鍵詞,解讀2018電商大混戰!


今年3月,快遞包裝汙染成為全國兩會熱詞。全國人大代表張近東,從完善法律法規、鼓勵企業創新、提升民眾環保意識三個層面提出相關建議和方案。

企業也在探索。菜鳥網絡升級“回箱計劃”,蘇寧推出“共享快遞盒”,順豐研製“可循環利用”快遞包裝。

減少快遞垃圾,讓快遞包裝“輕鬆上路”。

08、進博會

當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上“剁手”,電商巨頭也在進博會上“搶購”。

阿里宣佈5年內完成2000億美元的進口額,蘇寧簽下1200億元大單,京東拿下近千億元的訂單,網易考拉採購200億元商品。

電商巨頭在進博會上開論壇、下豪單,未嘗不是在秀自己的“肌肉”。


馬雲退休、拼多多上市……10個關鍵詞,解讀2018電商大混戰!


“百億起步、千億計劃”大單的背後,是中國人消費習慣的變遷:進口商品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人買遍全世界,才剛剛開始。

0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嗎?百度李彥宏回答,YES AI DO!

人類主導的人工智能,正以無人的方式呈現,大概是當下最弔詭的一幕。

電商產業鏈中,無論是前端零售,還是末段物流,都在“無人化”。菜鳥網絡佈局無人倉,餓了麼試用無人機送外賣,國內首個可以實現室內室外場景無縫切換的無人車“臥龍一號”南京啟用,全球首個40噸物流無人重卡—蘇寧“行龍一號”啟動測試。

馬雲退休、拼多多上市……10個關鍵詞,解讀2018電商大混戰!

雖然人工智能技術仍在初生階段,但其在服務、策略、搜索、定價等具體領域的應用正在真實改變著電商,賦予了後者自我進化的能力。

人工智能,讓電商更聰明。

10、雙十一

“雙十一”,觀察中國經濟走向和電商巨頭髮展的晴雨表。

國際對比,美國“黑五”在線銷售額達62.2億美元,不及中國“雙十一”的零頭。


馬雲退休、拼多多上市……10個關鍵詞,解讀2018電商大混戰!


國內盤點,天貓創下2135億元的新高,蘇寧易購全渠道訂單量同比增長132%,京東號稱累計下單金額超1598億(11月1日至11月11日)。

電商巨頭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最關心的還是,真的便宜了嗎,服務真到位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