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式”扶贫 恒大就业扶贫助贫困户“拔穷根”

当前,国家精准脱贫已经进入攻坚战阶段,要把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和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村作为重中之重。想要做到精准扶贫,就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就会出现“越扶越贫”的情况。

三年前,恒大进驻贵州省毕节市国家重点贫困地区扶贫,就深刻的了解到这一道理。扶贫不让一个人掉队,恒大对毕节的结对帮扶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径。

“造血式”扶贫 恒大就业扶贫助贫困户“拔穷根”

吸纳就业

12月1日是恒大结对帮扶毕节三周年,就业扶贫是恒大在这里扶贫的最大亮点之一。

说起恒大就业扶贫的成果,当地被扶群众最有发言权。

阳大平,贵州毕节大方县凤山乡沙坪村白拉垮组村民,过去和妻子张兴珍靠在家务农、在工地打零工谋生,有活干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四五千,没活干,连续几个月都赚不到一分钱收入,长年收入微薄、入不敷出。他们的生活在2017年迎来巨大转机!这一年,夫妻俩被确认为恒大集团吸纳就业培训帮扶对象,通过参加恒大集团组织的吸纳就业培训,很快在恒大集团援建的马干山蒙古风情园找到了工作。

阳大平在马干山蒙古风情园做水电工人,主要负责电路维护、水源供应等,每个月能拿到3000元的收入,妻子张兴珍是清洁工,每个月收入2000元,强度不大、工作轻松。现如今,阳大平、张兴珍夫妻二人加起来每个月有5000元的收入,不仅工作稳定,收入不低,还统一购买五险……跟过去相比,阳大平、张兴珍感觉到一家人现在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造血式”扶贫 恒大就业扶贫助贫困户“拔穷根”

吸纳就业

如上所述,只是恒大帮扶毕节贫困户脱贫的一个案例。3年来,恒大无偿捐赠110亿元,到2020年帮扶全市1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截至目前,已有30.67万人初步脱贫。

恒大的就业扶贫是“造血式”扶贫的经典范例。恒大集团为进一步强化智力帮扶,消除“精神贫困”,坚持以“吸纳就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推动毕节各县分部每月精心组织三期吸纳就业培训,邀请专家、讲师、教官、当地政府干部等为贫困劳动力授课,帮助贫困群众树立积极进取、勤劳致富的价值导向,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由“帮你脱贫”变成“我要脱贫”。

“造血式”扶贫 恒大就业扶贫助贫困户“拔穷根”

吸纳就业培训开班

目前,恒大已帮助毕节全市培训107323人,推荐到当地产业就业和异地就业72189人,人均年收入4.2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