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冬天来了,共享汽车的还远吗?

其实早就想写这篇文章,说一说共享汽车的事,但是无奈那个时候还是共享经济的风口期,任何一样东西仿佛贴上共享的标签后都能悄然上市。

这个秋天,慢慢的有一些共享经济体开始崩溃,从最初的小公司到刚刚的酷骑,这个市场慢慢开始饱和并剔除出劣者,当盛夏已过,寒冬将至,共享汽车的前途又如何呢?

共享经济的冬天来了,共享汽车的还远吗?

从知豆到宝马的疯狂

我们印象中的共享汽车是那个样子,小小的、电动车,从国外的Smart到国内的知豆,小巧是最初共享汽车的通性。

但慢慢的,街头上开始涌现了共享奥迪、共享宝马之类的豪华品牌车型。而疯狂的豪华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机呢?

共享经济的冬天来了,共享汽车的还远吗?

以噱头为生、以押金为本!

看一看这类共享汽车的模式不难发现,拿豪华品牌给自己造势然后吸引大批关注,而噱头背后就是尝鲜者和用户的押金了。

为什么?

首先用豪华品牌做共享汽车并不是不可以,但试想全市投放一百辆价值40万的共享汽车,购车资金为4千万;那么如果用这四千万投放十万元一辆的汽车,可以投放400辆。从100到400不仅仅是四倍的数量,更是让共享的体验性更好的根本问题。

为什么OFO和摩拜单车可以占据市场主流?

一个字,量!

共享经济的冬天来了,共享汽车的还远吗?

而在不考虑用户体验和市场的条件下,这种行为可以看做是噱头大于实际了!

酷骑还是能退少量押金,大多数倒闭小型共享单车公司,押金?还是想想维权问题吧!

站在风口,等待整合,不贪、不占!

对于企业,他们站在风口上,如果说这个夏天的风是如沐春风的话,这个冬天他们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对于普通消费者,共享经济不是打车软件,有押金既是有风险,所以擦亮眼睛等待行业的整合和升级,当然,共享是2017年的年度词汇也是形势所趋,不开历史倒车,只要不贪、不占小便宜,还是要体验一下新鲜事物的。

共享经济的冬天来了,共享汽车的还远吗?

最后

作者支持共享汽车行业也看好它,甚至在仅仅有共享汽车这个概念时,就对其有所关注。但我们就更要分辨出那些畸形的共享和那些优秀的共享汽车公司。

看看当年的滴滴和Uber、再看看现在的OFO和摩拜,共享汽车的未来又在哪呢?

共享经济的冬天来了,共享汽车的还远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