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地心引力带来的烦恼——枪械篇

我军自上世纪90年代轻武器开始全面换代时,设计上逐渐摆脱苏式武器的影子,有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风格,这既体现了我国军工科技的进步发展,也表明了不盲目模仿苏修主动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坚定态度,是值得肯定和点赞的。然而纵观90年代以后换代的各种轻武器,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

轻!

那年那兔那些地心引力带来的烦恼——枪械篇

图:95式突击步枪(系列),全世界最轻的现役突击步枪之一,全重只有AK47的一半

那年那兔那些地心引力带来的烦恼——枪械篇

图:88式狙击步枪,全世界最轻的之一

那年那兔那些地心引力带来的烦恼——枪械篇

图:03式突击步枪,全世界最轻的之一

那年那兔那些地心引力带来的烦恼——枪械篇

图:89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全世界最轻的(没有之一)

那年那兔那些地心引力带来的烦恼——枪械篇

图:QLZ87式35毫米自榴发射器,也是最轻的没有之一

想当年这些枪械换装时"全球最轻"被当做媒体的宣传口号把还是少年的我们忽悠的不轻,还以为这"最轻"就能怎样怎样...其实,这一连串"最轻"的背后蕴含的是我兔军难言的辛酸与无奈——我军是联合国五常里唯一一个用腿跑着打仗的!由于历史的欠账太多,我军到今天为止都是"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就是说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在恶补机械化的短板。记得当年自卫反击战时战场上流行这样一句话:"是兵不是兵,身上六十斤",也就是说,当时前线的解放军官兵不论什么职务,身上的负重,包括武器弹药,后勤给养与其他各类装备,都有60斤左右,这还没有算上携带重机枪与无坐力炮的士兵的负重,严重影响了我军在战争初期的持续作战能力。 即便是在今天,相比外军,我军的机枪依然采用二人编制,即主射手与携带弹药的副射手,而外军一般都是一人携带。当年病急乱投医的林彪甚至提出过搞"骡马化",即在部队中大量配备骡马,以携带重装备与弹药给养。 

那年那兔那些地心引力带来的烦恼——枪械篇

图:12.7mm重机枪美军是这么操作的

那年那兔那些地心引力带来的烦恼——枪械篇

图:同样的枪我军是这样:三个人分开背着跑(后面那个拿弹药)

然而时光冉冉光阴如梭,经过30多年的努力发展后,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这样的画风:

那年那兔那些地心引力带来的烦恼——枪械篇


那年那兔那些地心引力带来的烦恼——枪械篇


那年那兔那些地心引力带来的烦恼——枪械篇


那年那兔那些地心引力带来的烦恼——枪械篇

今年10月份将要迎来例行的大阅兵,在此之前我军现役步枪要换装的消息已经风行于网络,各种对新枪的猜测被刷满屏。笔者希望如果这次换装成真的话,新闻联播里没有再次把"我军的新枪重量为世界最轻"当做宣传标语,幸甚!当然,具体情况为军方保密,我们拭目以待吧。

那年那兔那些地心引力带来的烦恼——枪械篇

图:据说是要换装的新枪的一个网络版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