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哲學,活得越精彩,包括你和孩子!

越哲學,活得越精彩,包括你和孩子!

越哲學,活得越精彩,包括你和孩子!

越哲學,

活得越精彩,

包括你和孩子。

不信,往下看!

越哲學,活得越精彩,包括你和孩子!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兒童的哲學啟蒙感興趣。

於是,有很多親在平臺留言,詢問究竟該怎樣啟蒙兒童的哲學呢?

在很多人看來,每一個成年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活法,都對應著一套屬於自己的哲學。

舉個例子來說——

三個孩子大學畢業後被一家全球頂級的製鞋廠錄取試用,其中就有你的孩子。

這天,三個孩子被CSO派去非洲考察調研非洲市場。

第一個孩子回來後沮喪地說:嗨,那兒的人都不穿鞋,沒戲兒!

你的孩子是第二個回來的,他高興地說:太棒了,那兒的人都不穿鞋,腳下都是商機,我看可以!

第三個孩子回來後激動地說:酷斃了,那兒的人都不穿鞋,但有了適合他們的鞋,他們會更高興。我寫了一份開拓當地市場的計劃書,包括思考了什麼樣的鞋子才適合那裡的氣候、地理環境和生活需求,我認為會對公司有幫助。

這樣一來,你覺得誰更有可能被留用,並在未來可能會被委以重任呢?

……。

事還沒完。

後來,你的孩子很鬱悶地回來跟你聊起這件事情:我也看見商機了。不就是因為他寫了計劃書,而我沒有寫,就沒有錄用我嗎?

你準備怎樣跟孩子溝通這事兒呢?

越哲學,活得越精彩,包括你和孩子!

的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做法(活法),對應著一套屬於自己的哲學,包括我們的孩子。

但問題在於,總有一套“看法”和“做法”是比較接近現實,比較貼近客觀實際的

於是,你和孩子開始反思對這件事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反思過程中,有一種可能是——

你們發現這件事情本身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為什麼三個人面對同一件事情,“看法”與“做法”的結果竟會造成天壤之別

於是,你們將談話的重點放在了談論思考“看法”與“做法”上——

反思自己的思考與別人思考的差距,更高層次的哲學就此發生。

在反思自己思考的過程中,你們不斷地接近“如何才能正確思考”這一問題的答案。

後來,你和孩子意識到只有正確的思考才能接近真相,總結規律,發現機會,創新價值

再於是,孩子開始習慣於關注自己在某一件事情上做的不夠的地方,不斷修正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這便是一個不斷通過事物表象接近事理真相的過程。

這一過程是一個人哲學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是精神的成長。

越哲學,活得越精彩,包括你和孩子!

對孩子來說,如果將身體的成長稱之為生理的成長,毫無疑問,

精神的成長就是思想的成長,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看法”和“做法”的成長。

一個人最終的成長,其實就是“看法”和“做法”的成長——精神與行動的成長。

我們所說的兒童哲學啟蒙,關注的正是孩子精神的成長,繼而使之自覺影響孩子行為的成長。

這一切,都有賴於思考能力。

問題又來了,思考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我又能怎麼做呢?

其實,當你知道我們的語言和行動就是我們思想的外化時,你也就明白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就表現在他們的言行之中

當孩子不停地問你這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時,也就說明他們在不斷地思考問題,而且總想追本逐末,弄個明白。

就像前面所舉的那個例子,如果沒有不斷分析探究的思考習慣,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只能停留在“那兒的人都不穿鞋,沒戲兒”的表象層面。

所以,我們需要順應孩子天生好奇和愛追根究底的天性,點燃他們思考的火花,讓他們體味到思考的樂趣和意義

越哲學,活得越精彩,包括你和孩子!

幸運的是,生活之中處處皆哲學

比如,一次帶孩子外出,我和孩子看見一個長相和穿著都很漂亮的女士隨手將冰棍紙扔在了地上。

孩子當時問我:為什麼她要把紙扔在地上?這樣做是不對的,是不是?

我反問孩子:你說呢?

孩子說:我們不應該亂扔垃圾,如果大家都這樣,那我們生活的這個地方就變成垃圾堆了。

我又問孩子:那又怎樣?不是有人會打掃嗎?

孩子走到那張紙跟前,撿起來扔進了垃圾箱,然後說:每個人都這樣扔,打掃衛生的叔叔阿姨會累的,我們的環境就不美了。

我想了一下,先肯定了他的邏輯:有道理。然後接著問他:不過你看剛才亂扔垃圾的那個阿姨長得很漂亮,穿的也很漂亮,你說她美不美?

我清楚地記得當時四歲多的兒子聽完我的問題很詫異地看了我一眼,想了半天對我說:她這樣做就是不美啊!

我心裡很清楚,孩子這樣的道德與價值判斷來自於他自己基於事實的分析和判斷。

於是我繼續和他討論起來:兒子,老爸想請教你一個問題——如果你沒有看見她隨手亂扔垃圾,你會認為那個阿姨是美,還是不美?

他想了一下說:我覺得不美。

我問:為什麼?

孩子說:我覺得她會亂扔垃圾。

我說:你沒有看見,又憑什麼認為她會亂扔垃圾呢?

孩子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只是說:我就認為亂扔垃圾的人就是不美。

……。

那天,我和孩子的聊天到此為止。後來遇見類似的問題,我還會有意無意地與孩子一起討論。

就我們對生活中這些習以為常的事情來說,每一件事情都會折射我們的認識和思考能力。

就孩子對這些事情的思考來說,每一件事情都值得玩味,對這些事情的思考有助於提高他們的認識和思考的能力。

經常引導孩子從不同的視角反覆觀察、思考和討論生活中的種種現象,是你與孩子一起“哲學”的契機。

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故事引發孩子的思考。

這些都需要通過為孩子提供源自環境的感性認知來實現。

所以,兒童哲學啟蒙不缺“教材”

接下來,就是我們如何創設一種適合孩子思考討論的環境——

比如鼓勵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尊重孩子提出的問題,平等地與孩子交流,不歧視孩子提出的問題,引導孩子發問,不給孩子現成的答案,不設立標準答案,鼓勵孩子自己得出結論等等。

OK,說了這麼多,最後需要補充的就是——

對你來說,對孩子來說,今天的你或孩子並非天生如此,現在的你或孩子其實就是你當下思考的產物。

簡單點說,思考是你和孩子的“第二父母”,是你和孩子的思想之母,行動之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