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黃崗村,位於從江縣和黎平縣交界處雙江鎮,這裡由於交通不太便利,外來人不多,是一個藏在大山中尚不為人知的侗族村寨,也是目前保持古老風俗與建築格局的最有特色的古老村寨之一。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黃崗侗寨有兩個自然村。三百多戶人家,1600多口人。侗族有三寶:鼓樓、大歌、風雨橋。站在高處數一數,黃岡竟然有5座鼓樓,這裡還是侗族大歌的發祥地之一。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黃岡是一個古老的村寨,很多房屋很老,在建築風格上依然保持原來的風貌,這裡似乎看不到現代建築房子。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看看這是一戶人家的房門的磨損,不知道這裡住過幾代人,而房屋至少也有百年曆史了。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這是村裡的戲臺,農閒時人們會在這裡演戲,唱大歌。“飯養身、歌養心”是黃岡人的口頭禪,全村男女老幼都會唱侗族大歌,這裡素有“侗族大歌之鄉”的美譽。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這是一處鼓樓,過去侗族人遇到重大事件就會擊鼓聚眾,然後聚在鼓樓裡面議事,平時村民會在鼓樓裡聚會、聊天。可以說鼓樓是侗族文化的載體,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是農忙季節,村裡的大人都下田了,只有兩個孩子在鼓樓前玩耍,火塘裡的火還沒有熄滅。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金秋十月,是農民最為忙碌的季節,幾位農民準備去下田“摘禾”,儘管天下著雨,也不能耽擱,想同他們聊幾句,但他們還是匆匆忙忙走了。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摘禾”是黔東南的一種獨特收割方式,是將水田裡成熟的禾稻一個個摘下來,然後運回村寨晾曬乾後裝進穀倉裡,所以這個季節幾乎家家的穀倉或房屋前都掛滿了新收割的稻穀。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這是一家在修建房子,完全是按過去吊腳樓格局,用木頭建築,使用榫卯結構,而不用釘子,更不用磚石,這種房子非常結實耐用。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在村裡轉,看到一處大的院落和房子,原來是村小學,很漂亮啊!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而在高處看,除了看得見五個高高的鼓樓,最顯眼、最漂亮的房子就是學校了,這讓人很欣慰,對教育的尊重與重視,也讓黃崗看到希望並有了發展方向。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一個老奶奶在煮豬食,這裡幾乎家家都要養豬,而打豬草與煮豬食是老年人每天都要做的事,在黃崗沒有閒人,只有做不完的農活兒。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一個老伯在河邊煮著什麼,過去詢問才知道是在燒酒,他們先將糯米浸泡發酵,然後用大鍋蒸餾出米酒。侗族人喜歡喝酒,大事小情、節日歡慶都以飲酒為樂,但他們只喝自己釀的這種米酒,而且家家都會自己釀酒。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在村寨中間一塊空地上看到很多小房子,這是廁所嗎?怎麼有這麼多?原來每家都有自己的,這是為了積攢糞肥嗎?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除了廁所,在村寨的周圍每家都有自己的穀倉,過去糧食是最重要生活物品,所以穀倉要防火、防水、防鼠,要建在高處安全的地方,倉裡有糧,心裡才不慌。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雖然地處偏僻,外來人不多,但村裡還是有了民宿客棧,這家位於村頭用而吊腳樓裝修的客棧,很巧妙的將古老的侗族居住環境與外來文明融合在了一起,很有想法啊。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一個老奶奶領著孫女下田去了,現在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村寨的裡農活大部分是由老年人來承擔的,雖然辛苦但有孫輩陪伴也是一種快樂。

侗寨黃崗:最具傳統的原始村寨,離我們似很遙遠,最好房屋是學校


而另外一個老年人挑著一擔草向村裡走來,下雨天這擔草的分量很重,老人有些吃力,但這種生活他們已經習慣了,這就是他們的人生,他們的日子。有希望、有快樂,可也要每天勞作、勞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