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赵永新:做更好的ADC药物

中国正在经历的最大的“海归潮”中,赵永新是洄游群体中的一员。

2013年,年近半百的赵永新放弃美国知名药物公司资深科学家身份,回国创立杭州多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图挑战主流,做出更好的ADC抗癌药。

经过5年跋涉,赵永新和他的伙伴们迎来收获的季节:多禧生物的代表药物DX126-262已完成所有临床前试验,刚刚申报中国临床批件。


海归赵永新:做更好的ADC药物

多禧生物科学家团队,左起依次为周晓迈、赵永新、杨庆良、谢洪生

回国创办多禧生物

赵永新和他的团队被媒体戏称为“老年团”。赵永新今年已54岁,周晓迈博士和谢洪生博士都已年过花甲,后加入的杨庆良博士也年已四十。

然而“老年团”的实力不可小觑。他们知识结构高度互补,专业背景涵盖了小分子药物、单克隆抗体、智能链接以及生产工艺、药理药代等每一个研发领域,能充分协同合作,更曾参与了轰动全球的Kadcyla(T-DM1)的研发、临试及上市的全过程。这样的团队组成在国内初创型制药企业亦属少见。

回国创业,让赵永新最引以为傲的正是他的团队,“我和周博士、谢博士回国前都在美国的ADC(抗体-小分子药物共轭体)研发公司ImmunoGen工作,属于研发上下游的关系,之前我们在工作中就一直有密切的合作。”

ImmunoGen公司1977年开始做ADC药物,198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SeattleGenetics的技术创始人以及Genentech目前的ADC部门主管均来自ImmunoGen。从技术起源上来说,目前大部分在研ADC药物采用的几乎都是ImmunoGen和SeattleGenetics的技术,主要是通过技术授权协议获得。赵永新在ImmunoGen工作的时候就曾参与了同12家大型制药公司在ADC方面的合作和技术转让,包括葛兰素史克、强生、罗氏、勃林格殷格翰、诺华、利来、拜耳、安进、武田、百健艾迪、Biotest等。


海归赵永新:做更好的ADC药物

药物研发取得突破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从科研部的负责人到一家公司的掌门人,转变是巨大的,也是痛苦的。赵永新说,创业这几年,每天只能睡 5 个小时,置身于繁杂的行政管理事务和具体科研问题的解决,有时身心俱疲,但他从来没想过放弃。

多禧生物继承又突破了ImmunoGen的ADC药物开发,“我们的核心在于全新的设计理念。”赵永新说。

对于ADC,赵永新作了一个通俗的解释:ADC即抗体-小分子药物共轭体,俗称“新型生物导弹”,它科学地结合了单克隆抗体对癌细胞高度特异的选择性、智能键的定点释放和细胞毒性化合物的强大杀伤力,被公认为是21世纪人类与恶性肿瘤斗争的伟大成就。

其原理是抗体(大分子)通过特殊的链接体连接着若干个小分子细胞毒性化合物。抗体就如同一艘船,携带着若干个导弹在人体血液的河流中循环。一旦遇到肿瘤细胞,由于抗体对肿瘤细胞表面特异分子的亲和作用,抗体-药物共轭体将附着在癌细胞上,随后很快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进入癌细胞内。这时智能化的链接体在细胞内切断,共轭体中释放出小分子细胞毒性化合物(导弹),杀死癌细胞。正常细胞表面没有那种特异分子,因而不被共轭体识别和伤害。

传统ADC的设计更强调药物活性,药物释放以后,在身体里保持尽量长的时间反复杀肿瘤细胞,这不可避免会造成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我们强调病人能长期用药、频繁用药,药物进入人体发挥药效后必须快速清除、快速降解、快速代谢,以降低药物的毒性。我们更强调药物的安全性。”赵永新团队花了5年时间解决“低毒”的问题,他们在药物设计上加入了特定的水解酶、蛋白酶作用位点,促进药物快速降解以降低毒性。

做更好的ADC抗癌药

目前全球共批准5个ADC药物,表现最出色的就是Kadcyla(T-DM1),Kadcyla是基因泰克(Genentech)和ImmunoGen联合开发的产品,于2013年获批上市,用于治疗HER-2阳性晚期(转移)乳腺癌患者。2017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赵永新团队参与了Kadcyla的研发和临床上市的全过程。

但在赵永新看来,Kadcyla(T-DM1)远不是一款完美的药,它的治疗窗口有限,只能作为二线用药。

回国后,赵永新团队采取的策略就是对标Kadcyla,设计出全新而且更好的ADC药物,DX126-262由此诞生。

DX126-262采用全新的人源化抗体、全新的链接体、全新的小分子药物,多禧生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症包括乳腺癌、胃癌、部分肺癌、卵巢癌、膀胱癌。

对比Kadcyla,DX126-262做了很多的改进。“我们全新设计的链接体能在体内缓慢释放,亲水性特别强,而且保证尽快代谢。采用的小分子Tubulysin药物是目前抑制微管蛋白高活性分子抗耐药性特别好的分子。为了优于Kadcyla,我们扔掉了上百个设计和合成的小分子。活性等于或低于Kadcyla小分子以及治疗窗口不如Kadcyla的都不要,最后选择的几个小分子,活性和治疗窗口都远远高于Kadcyla。而且在保留活性的同时还能在体内降解。”赵永新介绍,在抗体链接位点方面,DX126-262已经实现特定区域的半胱氨酸与任意分子链接,药物的均一性大幅提高。另外,药物的生产工艺更加简单,便于工人操作,成本更低而且环保,能够适应大批量工业化生产。

从目前的安评实验结果来看,DX126-262的治疗窗口和疗效都明显优于传统ADC药物,同时毒副作用也小很多。试验结果显示,受试对象(小鼠)对DX126-262的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tolerated dose,MTD)是400mg/kg(Kadcyla为60mg/kg),动物模型最低有效剂量(Minimum Effect Dose,MED)为1.5~2mg/kg(Kadcyla为3~4mg/kg);大鼠对DX126-262的最大耐受剂量为200mg/Kg,而Kadcyla为46mg/kg,DX126-262在猴子上的最高非毒性剂量(HNSTD≥30mg/Kg),是Kadcyla的3倍。

“Kadcyla的人体最大耐受剂量和用于治疗量均是3.6mg/kg,治疗窗口极其有限,无法让病人长期用药,此药物无法走得更远。和Kadcyla比较,我们将DX126-262的最大耐受剂量提高了6倍多,同时又降低了最低有效剂量,相比Kadcyla的治疗窗口大幅提高,肝脏毒性可以降低很多,药物代谢92%随尿液排出。”赵永新说。


海归赵永新:做更好的ADC药物

获得多国专利

凭借在专业领域上的不断突破,如今,多禧生物在国际上已小有名气。“全球有ADC药物研发的大药企都知道在中国杭州有一个DAC Biotech(多禧生物英文简称)。”

过去5年,多禧独立开发出五大类(微管蛋白抑制剂, DNA小沟槽抑制剂,DNA烷基化,RNA聚合酶抑制剂和DNA亲和力抑制剂类)三十多个小分子药物,五十多个新智能化链接体(包括定点定位链接技术),确定了24个癌细胞靶抗原(计划研发其中的11大类,24个靶向癌症药物),并申报了21个PCT(世界知识产权专利),多个专利已在全球超50个国家授权。

目前,多禧生物有6个项目在同时推进,第一个药物DX126-262已在申报临床批件,第二个药物在做安评,第三个药物开始做动物实验,明年上半年开始做安评。“未来三年之内多禧生物至少有4个药物上临床。” 赵永新相信,两年后的多禧生物一定会让行业刮目相看。

在赵永新看来,肿瘤免疫疗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它的缺陷亦非常明显。比如,PD-1/PD-L1的有效人群响应率平均只有20%,另有近80%的患者无法获益,而且必须联合用药。CAR-T疗法目前也局限于血液肿瘤中。

赵永新认为,未来随着技术的更新,ADC药物会越来越成熟,“未来的肿瘤市场应该是各种治疗手段并驾齐驱,而ADC药物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通讯员 陈静 记者 徐军 赵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