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迟与报告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创造了报告文学发展的新里程碑

徐迟与报告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创造了报告文学发展的新里程碑

一九七七年秋至一九七八年春,我国新闻出版界连续刊登了几篇优秀的报告文学,它们是:写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地质之光》;写数学家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写物理学家周培源的《在湍流的涡旋中》;写植物家学蔡希陶的《生命之树常绿》等。其中《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两篇,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其作者就是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徐迟。是时代的使命,他与报告文学结下不解之缘。

徐迟与报告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创造了报告文学发展的新里程碑

—九一四年十月十五日,徐迟出生于秀丽的太湖之滨,一个以蚕丝业著称的巨富小镇——浙江省吴兴县的南浔镇。父母在镇上做教师工作我国近代热心于从事新教育实践的教育实业家,曾在上海和南浔等地创办过新式学堂。在父母的熏陶下,徐迟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书本上的知识给他带来了乐趣,填补了他内心世界的空间,使他在家乡愉快地读完小学和初中。

徐迟与报告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创造了报告文学发展的新里程碑

十五岁时,徐迟告别家乡,来到苏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中。在这里,他有机会阅读一些中外著名文学作品,哪一部部生动、富有吸引力的巨著,使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在这方面下功夫,注意选读那些有影响和独特风格的名著,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为了进一步接近文学,他考入了东吴大学文学院,攻读外国文学。一九三一年,正当他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时,日本侵略者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发生了“九·一八事变”,这一事件,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愤怒,抗日反蒋的运动欣起了高潮。在国难当头之时,徐迟毅然离开学校,怀着一颗救国救民之心,奔赴东北抗日战场。当他千里迢迢历尽艰辛来到北平时,受到反动政府的阻挠,于是在北平停滞下来。为了继续得到求学的机会,第二年,徐迟以借读生的身份,来到燕京大学听课,受业于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谢冰心。良好的家教,对文学的偏爱,加上名师的指导,使他茅塞顿开,心中创作的欲望油然面起,他开始尝试着练习写诗了。

徐迟与报告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创造了报告文学发展的新里程碑

半年后,徐迟回到东吴大学,继续读书。虽说北上抗日的想法未能如愿以偿,但他却在摸索人生的道路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那就是拿起笔,参加战斗。早在中学读书时,他的英文就很好,已能阅读英文版的外国文学作品了,在大学攻读外国文学,这对他无疑是非常好的提高机会,并从中接受了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影响,以至于他创作的诗,有一些晦涩难懂。当他写的诗无处发表时,他就转向外国的翻译和评价。一九三二年,他在上海《现代》杂志上发表了校篇译诗《圣达飞之旋程》和评介文章《诗人维棋·林德赛》。接着,他撰文介绍了以艾兹拉·庞德为首的七个“意象派”诗人,并且曾一度迷恋过他们。海明威曾使徐迟倾倒,他翻译了海明威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就这样,徐迟经翻译、评介到发表诗作这一过程,步入文坛。

徐迟与报告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创造了报告文学发展的新里程碑

一九三四年,他把自己前一期创作的诗合集到《二十岁人》之中,于一九三六年出版。由于他受欧美现代派的影响,使这本诗集给人以不太好理解的感觉。徐迟很快就意识到这一点,他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于是选择了散文做为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开始行动了。他尝试写了很多散文,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做为一个初涉文坛的青年人,徐迟并不满足现有的文化知识水平。他对文学艺术的爱好是广泛的。他喜欢音乐,尤其是欧洲古典的和浪漫主义的音乐,也曾翻译过有关方面的书;他还喜爱美术,中、西绘画,现代派绘画、画史和画论,他都喜欢琢磨,从中得到美的启发和诗的心感。阅读欣赏之余,记下心得笔记,日积月累中不仅留下了丰富的资料,而且为自己日后从事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徐迟与报告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创造了报告文学发展的新里程碑

抗曰战争的爆发与斗争的时代,改变了徐迟的生活、思想和文学创作的风格。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当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来到前线慰问时,深深地被抗日将士们英勇的行为和高涨的战斗精神所感动,在那里的所见所闻,使他倍受鼓舞,也激起了他创作的热情,在他的作品中,第一次把祖国、人民和斗争紧紧地连在一起。

徐迟与报告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创造了报告文学发展的新里程碑

一九四一年,参加革命后的徐迟,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初步懂得了一些革命的道理。于是,他批判、并舍弃了现代派,“批判地接受了十九世纪人道主义作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及古典主义的希腊史诗与悲剧作家,学习、研究、介绍他们,翻译了他们的作品。”解放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徐迟置身于这火红的年代,他采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创作出一些优秀的特写,如《鱼的神话》、《祁连山下》的创作成功,可以看出徐迟在报告文学创作上的发展和成就。时代的使命呼唤着停笔十年之余的徐迟,又重新拿起笔投入火热的生。《哥德巴赫猜想》报告文学集的出版,标志着他在报告文学创作方面的突破,而且也是我国报告文学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徐迟本人也成为人们所喜爱的报告文学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