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战争后中国为何放弃藏南和达旺?看完你就明白了

谈及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令人感慨。这场战争以中国完胜而结束,战争过程在此就不赘述了。印度人至今对这场战争耿耿于怀——其有点像甲午战争之于中国,将印度人从大国虚幻的梦想中打回原形,伤害很大。

网络上也有很多中国人对这场战争也争执不休,他们不理解作为战胜方的中国为什么在战后放弃了富饶的臧南和达旺,赢了战争还放弃土地,似乎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

其实,当时中国政府的抉择在现在看来,也绝对是英明至极!你不得不佩服毛泽东主席那一代政治家的战略眼光!

因为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控制了阿克塞钦,而且拿回了自晚清政府以来在中印边界丢失的3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中印边境战争后中国为何放弃藏南和达旺?看完你就明白了

图说:绿色的是阿克塞钦(3万平方公里),黄色及下面部分(地图上未标出)的是臧南(9万平方公里)

阿克塞钦贫瘠且高海拔,但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其居于中亚的制高点,军事价值特别大,战略地位很重要。

阿克塞钦离新德里仅仅300公里!这也太近了吧。换而言之,300公里就等于印度的首都头上悬着一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利剑!

阿克塞钦跨越3个地区:巴基斯坦、克什米儿、印度,干啥都游刃有余,占据了这个要地,没法让印度不恐惧。阿克塞钦通往新疆有公路连接,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物资支持!

藏南和达旺地势低,气候宜人,各种资源异常丰富。是西藏最富饶的地区。但臧南和达旺与内地没有公路,基本得不到什么供给和保障。而最重要的是,最大缺陷是易攻难守,在战略上也完全没有价值。

如果说藏南和达旺是两块肥肉,而阿克塞钦就是中亚的镇妖塔和刺向印度心脏的利剑。

一个阿克塞钦就极大的分散了印度的国力,而且让中国在面对其它国家的压力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印度!另外,占领了阿克塞钦,巴基斯坦就永远是我们的“铁哥们”——无论巴基斯坦的政权怎样更迭,必须要讨好中国,因为从阿克塞钦下去无论是打巴基斯坦、克什米儿、印度都行!

印度在中印战争后表面上保持了对藏南的控制,但印度失去的远比个藏南大多了。印度在战前是世界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中国在当时不结盟运动中的地位远远低于印度,尼赫鲁在不结盟运动中的地位也远远高过毛泽东,这些战略上的优势的重要性远比藏南大多了。可到了战后,印度成了一个事实上的战败国,在不结盟运动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战略优势丧失殆尽。印度和尼赫鲁本人的威信也被打到了历史的最低点,尼赫鲁本人也因为这场战败而迅速退出历史舞台,这对印度的国家战略上的发展是致命性的打击。而中国则迅速取代了印度成为不结盟运动中事实上的领袖,毛泽东也因这场战争取代了尼赫鲁的地位,这对毛泽东打破美苏并霸局面、实现世界三极的战略是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后来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以现有控制线为基础进行边界谈判,印度死活不答应。这就能充分说明在那场战争中,中国是大赢家。(刘继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