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考的公务员,一生只能考一次,录取就是干部!

转眼已经2019年了,又即将有一大批大四的学生步入社会,说到找工作,今天小叮当要给大家支个招,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大家千万不要小瞧了自己的应届生身份,在公职类考试中是很占优势的。尤其是一些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生,可以考虑一下选调生考试。

最容易考的公务员,一生只能考一次,录取就是干部!

选调生被录取后将直接进入地方基层党政部门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都知道公务员是铁饭碗,有编制工作稳定、工作轻松、薪资待遇也比较好,但是一些基层公务员晋升还是比较慢的,这种情况在选调生身上就不可能出现了。

选调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这也就说明了后期选调生的一个晋升机制。选调生作为特殊的公务员,录取比例相比于国省考还是比较高的,平均只有15:1。选调生定级也很快,通常招录之后会在基层锻炼两年,之后去别的地方,曾经有个大学生7年就升为了县级干部。

选调生的报名要求每个省份可能都不一样,大多数省份是要求应届毕业生,而且要求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良、还要是党员和学生干部等。此外双一流大学应届生不限生源地普通高校可能会有生源地的要求。像我们辽宁近几年也比较特殊,面向的是服务期满的村官、辽西北、三支一扶等人员的。

以上就是关于选调生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关于选调生大家怎么看呢?你认为选调生好考吗?如果是你会考选调生吗?

教你从题干信息获取答题技巧

古人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聪明的人往往能借助有利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在题干中发掘有效信息,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在这里,中公教育面试专家结合具体的面试真题,给广大考生几点建议:

一是审准问题数,不丢三落四。人们常说,不打无把握之仗。很多同学在知道自己笔试成绩入围面试后除了及时关注时事消息,很多时候还会搜集一些历年真题模拟训练。实践证明,这种备考方略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近几年的面试题目灵活多变,稍不留神,惯性思维就会让我们摔个大跟头。例如“小孙同学大学取得54份证书,毕业投了44份简历,却都石沉大海。请问,就业难都难在哪?对此,你怎么看?”有不少学生上来就使劲回答对就业难的看法,殊不知,题目有两问,需要把原来一道题目的回答方式调整下顺序,即在回答第一问时先阐述原因,而在第二问再谈观点和解决建议。虽只是简单的调整,却足能够表现出考生的临危不乱。

二是抓准关键词,不信马由缰。面试题目的题干信息是没有废话的,很多时候,我们的考生往往只将重点放到问题结尾处,实际上,即使题干信息再简短,也是有信息可以深度发掘的。例如,“现在年轻人心浮气躁,但作为警察要沉稳,谈谈即将入职的你该怎么调整心态?”这道题目本身不难,很多考生乍一看题,就想当然地认为仅仅是一道谈心态调整的问题就根据先前自己练习的题目不假思索地完成作答,其实,题干信息是有指向的,这道题目中的关键就是转折词后面的内容,用补充句子成分的方法,就可以这样去理解,即考察应试者如何拥有沉稳的心态,弄清这一点的考生在作答时就会切中肯綮。

三是抠准限定词,不千篇一律。现在的面试题目除了侧重考察综合分析能力外,也注重考察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然涉及实际问题,就需要各位考生把题目当成具体工作,实实在在的说做法,更不能套路化。例如,“现在安全责任事故频发,马上端午节了,你怎么负责公共安全?”很多考生在作答时,只注重公共安全,而忽视了题干中的限定词——“端午节”,脱离了这一限定词,回答的再好也会味同嚼蜡,而只需稍微注意,就会明白端午节常发生的安全事故无非涉及交通、用水、用电、火灾、财产、食品安全等,能将这些稍作扩展,题干内容就会多一些充实,少一些空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