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正在離開我們的生活

印象中的九十年代是報紙等紙媒的黃金時代,那時候買張報紙很便宜,五毛一塊的,週末班的亂七八糟內容加廣告經常十幾頁,賣廢紙都很值。然後在互聯網的衝擊下傳統媒體開始江河日下,陸續好關閉了。在看新聞資訊需要給錢的智能手機時代,沒創作能力的電視臺也開始走下坡路了。

傳統媒體正在離開我們的生活

在信息大爆炸的全媒體時代,博取“眼球效應”成為各類媒體平臺爭奪受眾的不二法門,它們嫻熟地去迎合大眾心理,對事實的核對、客觀的追求、理性的崇尚等傳統媒體一直引以為傲的“把關人”角色,早已在“注意力經濟”的強大作用面前消弭為無形。後真相時代,受眾看到的是情感的共鳴,謠言、反轉新聞等層出不窮,要想盡快消除負面效應,需要話題相關方主動發聲,需要加強傳統媒體引導力,社交媒體需要承擔責任,做為受眾也需要加強媒介素養。

過去幾年,傳統媒體逐漸退出了我們生活的空間。大量的雜誌停刊,接下來就是報紙,2018年,有幾十款曾經銷量非常好的報紙也都逐漸停刊了,就是因為沒人看報了,大家都在低頭看手機了。目前,也就是廣播行業還在存活著。因為很多人在開車的時候,不能盯著手機看,也就只能聽聽廣播了。

傳統媒體正在離開我們的生活

有人說,今年,可能很多電視臺也要消失了。很多住在地縣城市的朋友這次從家裡回來說,家裡的電視很少開,開了也不知道看什麼,也就是看看新聞聯播,春節聯歡晚會什麼的。很多電視上的地方臺都沒有了。

東北的朋友說,遼寧衛視的工作人員恐怕今年的基本工資都發不出來了。僅靠財政撥款,沒有什麼廣告費的收入,是不可能維持這麼大體量的運作的。大連電視臺的朋友說,我們的收入早就危機了。沒辦法,這是現實呀。

上海這樣的一線大城市,最近也宣佈才裁撤掉幾個臺,因為很多頻道都入不敷出。所以,今年,他們官方的發言是,把一些小的頻道融合成為一個大的頻道,但是,實際上,還是把一些頻道給砍掉了。

還有咱們娛樂起家的湖南衛視,2018年年底,湖南衛視的招商會上,13億的廣告收入,但是,你再往前看一年,2017年底的時候,湖南衛視招商超過50億。也就是說,僅僅一年時間,湖南臺廣告招商就縮水了75%。

有人說,這也是電視臺的咎由自取,以前那麼多個頻道,你能看到什麼?除了一些電視連續劇,中間插播著廣告,要麼就是電視購物,要麼索性幾個小時,全是廣告,還是翻來覆去播放的那種,誰願意看?現在好了,我們都看手機了,我們看電視連續劇可以快進了,這就是他們自找的。

傳統媒體正在離開我們的生活

當下,各大衛視招商的時候,廣告商是紛紛逃離的,有業內人士說,他們公司在幫客戶投廣告的時候,會聲明要把90%的預算投放到互聯網。原因很簡單,年輕人不看電視了,就算你的產品賣給老年人,那也是年輕人買給老年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