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一个三流曲人,却写出了最深刻的初恋,开始三句就惊艳千古

诗以唐为胜,词则看两宋。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描写爱情、相思入骨的名篇,像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李之仪的“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白的“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若要论写出爱情真谛的,当推金代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道出情的真谛,令人动容。

元代一个三流曲人,却写出了最深刻的初恋,开始三句就惊艳千古

但若要论描写初恋最形象最深刻的,则要数元代徐再思的《折桂令·春情》。

徐再思,百度一下,你会发现,除了知道字德可,号甜斋,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只剩两个字——不详。足见其确实没有什么地位,顶多算一个三流曲人。但当我们读到这首《折桂令·春情》,其对少女初恋、情窦初开的描述可谓入木三分,开始三句一出口便惊艳千古。

《折桂令·春情》

元·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元代一个三流曲人,却写出了最深刻的初恋,开始三句就惊艳千古

题目为“春情”显然是写男女的爱慕之意,而全曲描写一位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情,读来侧恻动人。

“平生不会相思”,说明这位少女尚是初恋。情窦初开,才解相思,正切合“春情”的题目。因为是初次尝到爱情的琼浆,所似一旦不见情人,那相思之倩便无比深刻和真诚。有人说爱情是苦味的,“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已道出此中三昧。这三句一气贯注,明白如话,然其中感情的波澜已显然可见。

元代一个三流曲人,却写出了最深刻的初恋,开始三句就惊艳千古

紧接着下面三句便只体地去形容这位患了相思病的少女的种种神情与心态。作者连用了三个比喻:“身似浮云”表现了少女坐卧不宁的心态;“心如飞絮”表现了少女的魂不守舍;“气若游丝”表现了少女因思念而恹恹欲病的形态。作者通过对少女身、心、气的描写,将少女“便害相思”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短短几句,就足见女主人公的相思之苦、恋情之深。

“空一缕余香在此”,乃是作者的比喻之词,形容少女孤凄的处境。著一“空”字,便曲尽她空房独守,寂寞冷落的情怀;“一缕余香”四字,若即若离,似实似虚,暗喻少女的情思飘忽不定而绵绵不绝。

至“盼千金游子何之”一句才点破了她愁思的真正原因,原来她心之所系,魂牵梦萦的是一位出游在外的高贵男子,少女日夜思念盼望着他。这句与上句对仗成文,不仅词句相偶,而且意思也对应,一说少女而一说游子,一在此而一在彼,然而由于对偶的工巧与意思的连贯,丝毫不觉得人工的雕凿之痕,足可见作者驾驭语言的娴熟。

元代一个三流曲人,却写出了最深刻的初恋,开始三句就惊艳千古

最后四句是一问一答,作为全篇的一个补笔。“证候”本是医家用语,犹言病状,因为上文言少女得了相思病,故北处以“证候”指她的多愁善感,入骨相思,也与上文“害”字与“气若游丝”诸句给合。

作者设问:什么时候是少女相思最苦的时刻?便是夜阑灯昏,月色朦胧之时。这本是情侣们成双作对,欢爱情浓的时刻,然万对于茕然一生独一身的她来说,忧愁与烦恼却爬上了眉间心头。不可排遣的相思跃然眼前。

元代一个三流曲人,却写出了最深刻的初恋,开始三句就惊艳千古

全曲连用叠韵,而又婉转流美,兼之妙语连珠,堪称写情神品,刻画相思的诗文历代何止万千,然该曲贵在自创新意,在描摹相思之情上可谓入木三分,极富个性。

该曲即便放在唐宋时期,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