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投太阳能电力公司着力发挥三大优势做大做强我省光伏产业

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家电投太阳能电力公司西宁分公司视察时强调:“青海省有充足的太阳能光照资源和丰富的荒漠化土地资源,国家电投拥有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资金优势,一定要将光伏产业做好。”2018年,国电投太阳能电力公司牢记嘱托,不负期望,坚持高质量发展,集中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并汇聚人才和资金优势,做大、做强、做优青海光伏产业,在推动我省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不俗成就。

一是集中产业优势,做大光伏产业。2018年,经过产线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提升,硅片、电池、组件产量质量稳步提升。以电池为例,通过PERC工艺升级改造,产能由200兆瓦/年提升至400兆瓦/年,电池平均转换效率由18.30%提高到21.60%;组件通过双面五栅半片和自动化升级改造,产能由200兆瓦/年提升至255兆瓦/年,72片规格组件功率从345瓦/块提高到375瓦/块。200兆瓦N型IBC电池组件项目于8月23日顺利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8月下旬电池产品下线,年底将全面进入生产阶段。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国内第一条低成本、大产能、转换效率大于23%的高效IBC电池组件生产线,经济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预计到2020年公司三大产品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将分别提升至2.2亿片, 1000兆瓦, 630兆瓦。

二是依托技术优势,做强光伏产业。2018年,公司先后完成半片组件、透明背板组件、多主栅组件、第二代定制化组件等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新产品通过了UL、TÜV、CGC、JET等国际认证,为产品出口海外市场奠定了基础。积极构建新能源创新体系,依托黄河公司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优势和与国际一流机构深度合作,不断健全“产、学、研、用”高效融合的科技研发体系。借助青海省光伏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各项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创效工作,全年共发表论文22篇,申请专利67项,授权专利44项,参编两项国家标准和三项行业标准。

三是汇聚人才资金优势,做优光伏产业。加快公司顶尖技术人才的培养,重点是向N型电池研究、组件产品研发、专业技能等领域聚集高精尖人才。与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使高校毕业生在青入职。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通过“三年技改滚动规划”的实施,不断加强自动化改造力度,提升产量质量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目前太阳能电力公司自动化智能设备占比已达到80%以上。经过持续的技术提升和自动化改造,到2018年底公司自动化水平提升至90%以上,核心制造设备智能化及自动化方面领跑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