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版《顾炎武》进入演出倒计时

昆山千灯古镇

是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

顾炎武的故乡

也是昆曲的发源地之一评弹版《顾炎武》进入演出倒计时2018年10月21日,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盛小云牵线,江苏省文联、苏州市文广新局、苏州市文联与千灯镇人民政府四方联手打造的中篇弹词《顾炎武》将在昆山当代昆剧院举行首演。

评弹版《顾炎武》进入演出倒计时

评弹版《顾炎武》进入演出倒计时这部原创中篇苏州弹词是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青年作家、编剧胡磊蕾执笔完成,旨在通过评弹的艺术形式,推动顾炎武思想和曲艺文化的弘扬传承,文艺联袂、共襄源地,创编炎武精品。

内容梗概

清军入关,王朝更迭,中国进入了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马士英、阮大铖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政权,被征聘为兵部司务的昆山志士顾炎武带上其撰写的救危复明之策《乙酉四论》欲赴金陵任职。然而昏聩荒淫、同室操戈的弘光朝廷使其梦碎当场,毅然回到昆山组建义军,誓抗“剃发令”,投入到了血雨腥风的家乡保卫战中。起义失败,至亲惨死,顾炎武又因长期觊觎其田产的乡人叶方恒的陷害锒铛入狱,幸得好友归庄鼎力相救方解危困。当其得知归庄是以代投门生贴求至二臣钱谦益门下才出囹圄,竟一意孤行,金陵索贴,让文坛领袖恼羞不已,深陷尴尬。国仇家难交相煎迫,在大势已去、复国无望的现实中,为了寻找出一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民本经世之路,顾炎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谒师访友,著书立说,开始了二十五年的不归之旅……

主创团队专访

创作人胡磊蕾:《顾炎武》是机遇也是挑战

(国家一级编剧、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创作部主任)

胡磊蕾,苏州人,南京大学戏剧文学专业编剧方向硕士,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创作部主任,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曲艺杂技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委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三八红旗手,苏州市第十三、十四届政协委员,姑苏宣传文化领军人才,中国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作有长篇评弹《赛金花》,中篇评弹《徐悲鸿》、《绣神》、《雷雨》等,南北曲艺说唱组合《看今朝》,芭蕾舞剧《唐寅》,大型滑稽戏《王老虎抢亲》、戏剧小品《小泥人》等。作品四次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两届中国小戏艺术节金奖、银奖,三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两届江苏省文华奖编剧奖、文华大奖,并获得中国小品大赛最高奖金狮奖,中国曹禺戏剧奖小戏小品奖,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曲艺高峰论坛优秀曲艺理论文章奖等六十多项省部级奖项。

评弹版《顾炎武》进入演出倒计时

作为苏州本土的编剧和作家,胡磊蕾对于苏州的本土文化和历史人文一直都有关注。她认为,顾炎武作为一名伟大杰出的爱国主义学者、思想家,他不仅仅属于昆山,也属于全民族、全人类,不只属于历史,也属于今天和未来。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旷世警言以及经世致用的学术主张,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傲岸的人格、高洁的志操,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历久不衰的精神震撼力。我们今天通过曲艺的形式去演绎和缅怀这位三百年前的旷世大儒,就是为了从顾炎武的大胸襟、大情怀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中寻求可贵的历史借鉴,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健康步伐,以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评弹和戏曲不同,注重“讲故事”,是一门“说唱”的艺术。顾炎武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地学家和经学家,流传至今的思想与著作非常深奥、繁复。比如《日知录》,涉及领域很广,即便对于研究专家来说都非常吃力。因此,胡磊蕾认为,在创作上必须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将他的思想和品质一点点地融入进去,才能尽可能地塑造出一个真实丰满的顾炎武形象和符合曲艺艺术规律的舞台呈现。

然而,顾炎武人物本身的故事细节并不是特别丰富,也缺少小书创作强调的“情”,这也是中篇弹词《顾炎武》在创作过程中的最大难题。从2017年5月开始,胡磊蕾开始了近半年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段时间里,她查找了大量的资料,通过看后人对他本人和著作的总结和评价,多角度地了解顾炎武。同时,对资料当中的一些细节和故事点延伸放大,再将这些一点点碎片式的故事细节,通过合理的虚构串珠成线。比如顾炎武在南明小朝廷的时候被聘为兵部司务和在昆山起义的的简单史料就被扩充为第一、第二回书。虽然书中的人物,有的可能是虚构的,但是从整部作品来看,绝对是基于尊重史实基础上创作的。

在整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胡磊蕾觉得自己写到第三回书才渐入佳境,对顾炎武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从而在写第四回的时候,才似乎真正地走入了顾炎武的精神世界。所以相比前两回,胡磊蕾更喜欢自己写的后两回。尤其是第四回书,是对顾炎武一生的总结。因为顾炎武人物分量很重、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又极复杂,近三十年的北游生涯对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高度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学曲艺出身却又受过戏剧创作专业训练的胡磊蕾,打破了传统评弹的写作方法,采用了浪漫主义意识流的创新手法,以一个梦境,让顾炎武和其嗣母王氏上演一出精彩的对话,来总结他困顿、抗争、执着、艰守的一生,揭示他在北游以后人生观念所发生的转变和思想境界的卓然升华,以及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新的诠释。

总协调人盛小云:期待首演与观众的碰撞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

评弹版《顾炎武》进入演出倒计时

作为作品的总协调人,盛小云表示,顾炎武是千灯、苏州甚至全中国的骄傲,对于这样一位非常有重量的历史人物,需要有一位优秀的作家来担纲创作。胡磊蕾作为评弹创作的中坚力量,是一位势头正好自身也非常努力的青年作家,双方也曾一起合作过很多优秀获奖作品,比如《雷雨》、《绣神》、《看今朝》等。因此,盛小云最终决定邀请胡磊蕾承担这部作品的创作任务。

令人遗憾的是,出于身体原因,盛小云将无法参加本次首演。即便如此,这一次的演出阵容依然非常豪华。盛小云透露,本次出演的大部分都是国家一级演员,可以说是全江苏省评弹界最好的演员团队。团队在准备过程中群策群力,前期彩排和联排已经进行了好几轮,也请专家团队提出了许多意见。

因为是首演,所以节目中可能还有些许青涩,但盛小云希望在首演当中,参演成员和剧场效果能和现场产生联动,通过和观众的碰撞,寻找差距和优缺点,从而对剧本和节目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陆人民: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发扬爱国思想

(吴中区评弹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评弹版《顾炎武》进入演出倒计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激励着一代代有志气的中国人。陆人民表示,顾炎武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我们还是要用这样一种勇气和精神,去复兴文化的繁荣。评弹作为曲艺艺术,与一般的教育类讲座相比,有很好的舞台表现力,而且有音乐的升华,说唱弹噱更能让百姓接受,可以说是寓教于乐。

《顾炎武》这部剧,一共四回,时长两半小时三十分钟,既能听到江南最美的声音,又能接受爱国思想的洗礼,可谓一举两得。陆人民希望能将这部作品推广到江苏甚至全国各地的大学中去,把顾炎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尤其是爱国思想发扬光大,起到更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张建珍:临阵受命闭关排腔

(吴中区戏曲家协会主席、吴中区评弹团党支部副书记、国家一级演员)评弹版《顾炎武》进入演出倒计时

一个半月前,盛小云由于身体原因遗憾不能参演。经过沟通,第四回中的原定由盛小云扮演的角色交给了张建珍。中篇弹词《顾炎武》作品的文学性很强,尤其是第四回,故事情节不多,唱词很唯美。怎么使文学性的词句用得到通俗化的表现,这就需要张建珍在排腔中的二度创作。

为了尽可能地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将全作品中最重要的第四回完美演绎,连续4天,张建珍都在晚饭后闭关6小时,从演员的角度仔细琢磨顾炎武的人物品格,并对唱腔字斟句酌地进行编排。

吴伟东:演好其人传好其神

(苏州评弹团、国家一级演员)评弹版《顾炎武》进入演出倒计时

吴伟东是顾炎武的扮演者之一,主要负责第一回和第四回。他认为,两回书中年龄的跨度是表演时需要克服的首要困难。第一回中的顾炎武30岁出头,反清复明、满腔热血、报国之志,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而第四回中的顾炎武已经是70岁高龄,所以唱腔设计也会随之改变。此外,胡磊蕾在这部作品中,使用了很多有别于传统评弹的创作手法。除了基本的七字句唱词以外,还有三字句、五字句,甚至是四字句。吴伟东在排演中,通过对作品的不断打磨,对人物角色的分析,最终实现了唱腔设计上的突破,展现了《顾炎武》作品中的创新意义。

这部作品中有顾炎武的原则和执着,也有踟蹰和犹豫,更有家国和责任担当。在吴伟东看来,在扮演顾炎武时,不仅要展现顾炎武的爱国情怀,还要传达他在30年的游历中坚持学习、坚持创作的精神。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普遍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于艺术行业来说,也应该像顾炎武一样学到老,学不了。

孙惕:这部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江苏省曲协副主席、苏州评弹学校校长、苏州市评弹团团长孙惕)

评弹版《顾炎武》进入演出倒计时

孙惕表示,《顾炎武》作品在规划立项之初,就得到了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曲协、苏州市文广新局、苏州市文联、千灯镇党委政府等各方的关注,并在资金、技术、人力安排上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持,让这个作品的成功有了一半的保证。

评弹是口头艺术,评弹的文学本,是根据史实和艺术的结合。孙惕认为,在创作中作者更侧重史实,而演员更侧重的是表演,所以文学本和演出本的转换,演员和作者之间是对立的统一体。怎么把两者弥合,寻找到一个契合点,使作品既有文学的精髓,又能体现演员的表演亮点,这个在技术层面必须取得的突破。

孙惕透露,在排演初期,作者和演员间有过交锋和争论,但经过演员们一轮又一轮的舞台化、口语化的二度创作过程,作品得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排演出来,还到千灯面对老百姓进行了试演。通过演出看现场的效果,作者与演员再次进行调整和修改,最终才达到文学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三位一体的最佳呈现。这部作品,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王池良:

(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江苏省曲艺家协会评话评书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演员)评弹版《顾炎武》进入演出倒计时

评话是只说不唱,弹词是有说有唱。王池良是评弹团中的评话演员,也是第二回书中的技艺担当。当要展现顾炎武突围情节,带领三千军队为六百多名名弟兄报仇时,王池良会展现出他娴熟高超口技功力。在此期间,他将穿插模仿马嘶、马蹄、战鼓、军号等声音,为现场观众献上一种身临其境的别样享受。

王池良坦言,天下无难事,唯有说书难说,评弹艺术家都是多面手,二度创作、唱腔技艺、精气神的度都需要长期学习。为了演好第二回中土国宝的角色,他自己不知动了多少脑筋。由于土国宝是山西大同人,又非常喜欢苏州评弹。为了表现在土国宝攻下苏州城后的兴奋,王池良特地用山西话唱出了苏州评弹的腔,这也是第二回中不可忽视的亮点。

演出阵容

第一回 《梦碎》吴伟东 徐 震 莫桂英

第二回 《起义》钱国华 王池良 陈 琰

第三回 《索帖》马志伟 陆人民 张建珍

第四回 《北游》吴伟东 盛小云(A)/张建珍(B)

优秀文化对于提升一座城市的软实力极其重要。作为新江苏建设的排头兵,昆山的经济发展走在前列,文化也要与之适应。“顾炎武”作为昆山特有的文化资源,理应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随着昆剧《顾炎武》、中篇苏州弹词《顾炎武》等优秀艺术作品的陆续亮相演出,顾炎武的伟大思想将在这个时代得以进一步发扬,让千灯“亭林故里”“曲艺之乡”的美誉更加深入人心。

将此文章转发朋友圈

集满68个赞

送首演门票一张

门票共50张

先到先得

领取地点:千灯古镇导游部

领取时间:2018年10月21日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周日)

晚上6点至昆山当代昆剧院领取

联系电话:19951266603(严女士)

评弹版《顾炎武》进入演出倒计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