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塑料瓶的再生之旅

中國人一年要消費2000億個、超過500萬噸塑料飲料瓶,其中大部分被回收再利用。

怎麼做到的?請看—— 一個塑料瓶的再生之旅

一个塑料瓶的再生之旅

消費者將空塑料瓶投入智能回收機中。

(盈創公司供圖)

“媽媽,今天去賣瓶子嗎?”陳肖快3歲了,這個春節假期,她給自己找了一份新“工作”:收集家裡的塑料瓶。她家住北京市朝陽區雙橋地區某小區,前些天,小區裡安裝了一臺飲料瓶回收機。投一個空瓶進去,系統會自動返還0.05元到用戶手機賬戶裡。由於得到媽媽王女士“回收瓶子的錢都歸你”這個保證,陳肖熱情高漲,把家裡的空瓶子都收集起來,隔一段時間就投到回收機,返還的錢由她的媽媽存在微信賬戶裡。王女士說:“我鼓勵孩子收集空瓶,這會增強她的自立能力和環保意識。”

陳肖這看似簡單的一步,正是中國塑料飲料瓶回收再利用的一個重要環節。統計顯示,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中國飲料包裝物數量激增。其中塑料瓶年消費量超過500萬噸,約為2000億個(人均約143個),居世界首位。北京等超大城市中,廢棄飲料包裝物佔包裝廢棄物總量的40%—50%。塑料瓶等數量驚人的廢棄飲料包裝物,如果得到有效回收、處理,將產生巨大再生利用價值,成為“放對地方的資源”,處置不當則容易加劇“垃圾圍城”現象。

經過40多年發展,中國在塑料瓶回收再利用方面成效顯著。環保意識大為增強的中國人,正和政府、塑料再生行業企業一起,努力建立一個塑料瓶回收、處理、再生的良性閉環,讓大多數塑料瓶得以“再生”利用。那麼,一個塑料瓶從產生到“再生”,具體過程是什麼樣的?未來塑料再生行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本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1.每次投瓶,都在改變世界

春節假期的北京,很多遊客手裡拿著水已經喝完的空塑料瓶。和以往隨手扔進垃圾箱不同,不少人如今會給這些瓶子一個更好的去處——“飲料瓶回收機”,一個像自動售貨機一樣的機器。

在朝陽路一個快速公交站裡,來自廣東的遊客王先生正把幾個空瓶子投進飲料瓶回收機裡。這臺機器高約2米,機身上有觸摸屏、投瓶口、二維碼掃描區和打印機。王先生在觸摸屏上點擊“投瓶”按鈕,投瓶口迅速張開圓形“大嘴”,他將空瓶有條形碼的一面朝上,放入“大嘴”中,一條綠色傳送帶很快將空瓶送進機器內部。

隨後,屏幕上出現一行信息:返還0.05元,可以輸入手機號碼充話費,或把“一卡通”放到感應區充值,還可以捐給公益組織。王先生選擇了捐出。他說,以前去國外旅遊時見過類似回收機,但能夠掃碼返現的還是第一次遇到。在他的帶動下,周圍遊客紛紛排隊操作,把空瓶投到機器中。

在北京,這種集手機支付、物聯網技術於一身的回收機數量已達5000多臺,分佈在公交站、學校、超市、住宅小區門口等。

如何保證其有效運轉?研發運營方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有辦法,那就是專人管理、回收。武師傅是盈創公司一名貨車司機,負責朝陽區數十臺回收機瓶子的清運工作。他說,人們在冬季投瓶量相對較小,夏季是旺季,一天要分幾次才能運完。據介紹,目前,盈創在北京設立5條線路,由固定的車輛和人員清運空瓶、維護機器。其網絡監控平臺還會根據每臺機器實時回收數據,優化車輛清運路線。

將瓶子運往分揀中心的打包站,武師傅的任務就完成了。不過,對空瓶的處理才剛剛開始。在打包站,工作人員會對回收的易拉罐、塑料瓶進行初步分揀,挑出被嚴重汙染的瓶子。隨後,合格的瓶子會被壓縮成瓶磚,送到盈創再生工廠。

在工廠,這些瓶磚會根據顏色被再次分揀。由於材質不同,標籤、瓶蓋、瓶身會分開處理。不能再生的標籤會被集中處理;瓶蓋經過處理加工後,會被做成提手、地墊等;瓶身會被粉碎為瓶片。經過進口生物鹼清洗,這些瓶片會被熔融、造粒成為米粒大小、具有同樣規格的再生聚酯切片。據瞭解,盈創再生工廠年處理塑料飲料瓶達5萬噸,相當於節約石油30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盈創工廠生產的再生聚酯切片,是國內目前唯一能達到食品級的。也就是說,用這些切片製成的包裝物可以直接接觸食品。盈創公司總經理常濤對記者說,這條食品級再生聚酯產業線是引進再創新的結果,在雜質處理上更加嚴格。目前,這些切片主要銷售給達能、可口可樂等合作伙伴,做成新瓶子;一部分被拉絲織布,做成自有品牌的衣服、布袋等。

“我們每一次投瓶,或購買環保衣服、布袋,都是在改變世界。”常濤說,大約8個瓶子能製成一件T恤,相當於種了0.16棵樹;14個瓶子能製成一個布袋,相當於節約0.41千克石油。

2.破而後立,在變革中轉型

當然,塑料瓶回收行業的轉變並不是立刻出現的,而是伴隨著中國塑料瓶生產量、消費量的激增而不斷髮展的。40多年來,塑料瓶在中國的消費量呈激增態勢,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數萬個增至目前的約2000億個,居世界首位。

“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對記者表示,塑料瓶本身就是人們生活、消費的產物。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們的消費水平提升;再加上人口基數大,塑料瓶消費量自然就高。

“改革開放初期,我記得人們都是喝茶,出門自己帶杯子。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飲料品種增加,人們外出旅行增加、消費水平提升,飲料瓶消費也增多了。”聯合國環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責任教授、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對記者說。

以前,儘管沒有建立正規回收體系,中國塑料瓶回收比例還是很高。塑料瓶本身經濟價值成為重要誘因。杜歡政說,當時一個塑料瓶能賣到0.15元,衍生了一大批專門從事塑料瓶回收、處理的“游擊隊”。這些勤勞、不怕髒、不怕臭、穿街走巷的“拾荒大軍”,甚至將垃圾填埋場裡的垃圾袋子都回收了。統計顯示,中國用塑料瓶紡長絲的下游生產能力達到200多萬噸。可以說,中國的廢塑料回收利用率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很高的。

轉變從本世紀初開始出現。隨著石油價格變化,塑料瓶價格下跌;在城市撿瓶子、從事回收打包運輸人群的生活成本逐漸提高,民間“拾荒大軍”逐漸消失。這些都導致塑料瓶回收量急劇下降。

“新的回收體制沒有建立起來,老的體制已經打破,現在就處於這種轉換真空期。”杜歡政說,以前塑料瓶回收更多基於資源因素,現在是出於環境和資源因素考慮,這將導致一個大轉型:回收者由“游擊隊”轉變為正規企業;制度上,生產者責任衍生制、押金制等會進一步得以落實。

破而後立。中國政府正在用強有力舉措,確保塑料瓶回收行業實現轉型升級。2016年初,中央環保督察組正式亮相,一大批從事廢塑料處理的“散亂汙”小作坊被取締。2017年7月,中國政府宣佈,為解決國內汙染問題,2018年1月起開始禁止從國外進口24種“洋垃圾”。

“做低質產品的企業是不可能真正關注環保的,只有做高質量產品的企業才能解決環保問題。”杜歡政說,隨著環保力度加強,塑料瓶回收行業正在經歷洗牌,規模化、規範化的回收企業會增多,企業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會大幅提升。

3.環環相扣,建立良性閉環

高度智能化、物聯網連接的塑料瓶回收機,專業的運營隊伍,潔淨的再生工廠……這在中國很多從事塑料瓶回收的創業企業內並不多見,也和人們傳統意識中對回收企業“髒亂差”的印象形成很大反差。

這種改變,跟創業者們極具全球視野的理念有很大關係。“站在未來看現在”。正是敏銳觀察到中國塑料瓶回收行業在回收渠道、塑料瓶回收品質上的短板,常濤才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建立起一個“消費者—回收渠道—再生工廠”的塑料瓶回收閉環。打造循環經濟產業園,是他的團隊做的新項目。“國家正在實施循環經濟產業園引領計劃,希望將一個區域內汙染處理比較難、有可能對環境產生較大汙染風險的企業集中、統一管理。我們積極參與,一方面是有經驗,另一方面也能獲得穩定的塑料來源。”

建立一個塑料瓶回收的良性閉環,也是環保研究者倡導的目標。杜歡政表示,石油行業,塑料瓶生產企業、灌裝企業、消費者、回收企業,都是這個行業的利益相關者,應該構建起一個“原料—產品—消費—回收—原料”的循環鏈,這需要政府、企業、公眾、非政府組織等多方面力量。劉建國也認為,要解決塑料瓶回收行業存在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治癒垃圾分類痼疾,應建立一個完善的產業鏈條,推動塑料瓶回收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專家、創業者共同提到了兩個問題。

一是對塑料瓶回收企業的進一步扶持問題。2015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關於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通知》,但實施過程中總體存在返還比例低、品種覆蓋範圍有限等問題,企業總稅負達19%以上,加大了轉型升級壓力。

二是進一步激發生產者和消費者落實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問題。塑料瓶回收不是哪一家的事,而是全社會共同的事,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應該積極參與。很多專家、回收創業者呼籲,儘快實行國外有成熟經驗的押金制。

押金制,指針對可能存在汙染的產品徵收押金,在產品或殘留物被送回到回收系統時退回押金,以避免廢棄物汙染環境的一種環境保護經濟手段。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該制度,品類包括飲料瓶、鉛酸電池、汽車等。自2009年1月起施行的《循環經濟促進法》第46條規定:“國家鼓勵通過以舊換新、押金等方式回收廢物。”

常濤認為,對於押金制,中國已邁過概念引入階段,進入探索、實踐時期。“應結合中國國情和各地實際,探索建立實施押金制的體制機制。”

“細節環節的周密設計,是決定押金制最終能否成功的關鍵。”杜歡政表示,除了押金金額的確定,需要關注的細節問題還有:押金如何收取、管理、退還,誰來操作,什麼樣的機構來主導等。應當通過大量調研、試點,確保邁好第一步,並取得成功。

“打造出塑料瓶循環再生的良性閉環,是我們這個行業在新時代的重要任務。”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王永剛對記者說,經過40多年發展,中國再生塑料行業培養了大批有經驗的再生塑料從業者,建立起從塑料回收、處理、再生的完整產業鏈,在很多方面已經趕上了發達國家。下一步要實現超越,需要我們拿出更多勇氣、擔當,加大力度進行體制機制和實踐的創新。(記者 彭訓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