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剪紙:把剪紙當成藝術來對待

“以前人們只有在結婚或者過年時才會找人剪紙,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剪紙的文化內涵,能夠把它當成藝術來對待。”甘肅省慶陽剪紙省級傳承人惠富君欣慰地說道。

慶陽剪紙:把剪紙當成藝術來對待

慶陽剪紙歷史悠久,是根植於黃土,孕育於民間的藝術種類,內容包括原始圖騰崇拜、歷史傳說和生活場景等。2008年,慶陽剪紙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惠富君的外婆是已故的中國剪紙藝術家祁秀梅。祁秀梅作品風格獨特,不僅蘊含原始圖騰崇拜,還融合了傳統民間藝術的稚拙美。

慶陽剪紙:把剪紙當成藝術來對待

惠富君的作品傳承了祁秀梅作品中流暢生動的特點,同時又更加講究對稱和工整。她的作品不僅包含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還將黃土高原的窯洞、暖炕等元素融入作品中。

在鎮原縣文化館內的剪紙展廳內陳列著一幅幅風格迥異的慶陽剪紙作品,其題材不僅有過去傳統的生殖崇拜和農耕文化,還有當代關於精準扶貧、打黑除惡的時代主題,將傳統中國文化藝術與新時代內涵完美融合。

慶陽剪紙:把剪紙當成藝術來對待

為將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鎮原縣近年來藉助多渠道開展非遺調查、非遺培訓、非遺展覽展演。每年都會定期舉辦非遺技能展演、比賽等活動。傳承非遺的工作室還可獲得政府提供的無息貸款。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惠富君每年都能獲得5000元補助來傳承剪紙文化。

慶陽剪紙:把剪紙當成藝術來對待

為了讓更多人瞭解和喜愛慶陽剪紙,惠富君還在當地老年大學和小學開設了剪紙輔導班,直接教授的學生達到200多人。目前惠富君的作品不僅銷往國內各地,在德國、法國等地也廣受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