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經典唐詩,重溫大唐歷史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後世公認的中國強盛朝代之一。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謂是唐詩,自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岑參、王維,中唐時期的李賀、韓愈、白居易,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是其中的代表詩人。他們的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象,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生動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這些詩作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傑出代表。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律詩和古詩的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使得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十首經典唐詩,重溫大唐歷史

唐詩裡的作品太對太多,今天選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十首唐詩,與你重溫大唐二百八十九年曆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代: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十首經典唐詩,重溫大唐歷史

南朝的著名文學家江淹在《別賦》裡寫了各種各樣的離別,都不免使人“黯然銷魂”。古代的許多送別詩,也大都表現了“黯然銷魂”的情感。王勃的這一首,卻一洗悲酸之態,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至今還常被人們引用。這首詩寫得樂觀開朗,沒有一般贈別詩常有的那種哀傷和悱惻。我想,這正是它受人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它的情調和唐朝前期經濟文化走向繁榮、社會上升發展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

登幽州臺歌

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十首經典唐詩,重溫大唐歷史

一個黃昏,陳子昂一個人獨自出去散心,他登上了幽州臺,就是北京的薊門樓。 放眼望去,滿目蕭然,四野蒼涼,他想起古時燕昭王禮賢下士,而自己空有一身才學,卻無法施展,不禁悲從心來。一首千古絕唱產生了,那種悲涼,那種悲憤,那種無法施展拳腳的鬱悶,誰解其中味呢?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十首經典唐詩,重溫大唐歷史

名詩《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五種分別體現了良辰美景的事物,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境界,令人心嚮往之。《春江花月夜》全詩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創造性地再現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萬里長江畫卷。這首詩充滿神秘。詩中不僅僅有美麗的景與纏綿的情,更充滿了哲學意味和對宇宙的思索。真是文如其名,此詩虛幻深遠的意境,猶如張若虛的名字,使人覺得神秘莫測。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十首經典唐詩,重溫大唐歷史

作為一個詩人,王維以自己的優秀詩篇,為盛唐詩壇大增光輝,是唐代乃至中國古代的重要詩人。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摯的惜別之情,這就使它適合於絕大多數離筵別席演唱,後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

將進酒

唐代: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十首經典唐詩,重溫大唐歷史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詩歌題材雖多種多樣,但與酒和月有關的詩句流傳最廣。“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①空對月。”“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李白以酒留名,一點也不假!

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十首經典唐詩,重溫大唐歷史

據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開元間,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到酒店飲酒,遇梨園伶人唱曲宴樂,三人便私下約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詩篇的情形定詩名高下。結果三人的詩都被唱到了,而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則為“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甚為得意,這就是著名的“旗亭畫壁”故事。此事未必實有。但表明王之渙這首《涼州詞》在當時已成為廣為傳唱的名篇。

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十首經典唐詩,重溫大唐歷史

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時在夔州。這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在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遣懷

唐代:杜牧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十首經典唐詩,重溫大唐歷史

杜牧與揚州,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糾纏,是一場無法錯過的緣分,就連後世文人,在寫詩添詞時,也會不經意地把他和揚州聯繫起來:“春風十里珠簾卷,彷彿三生杜牧之”、“東風歷歷紅樓下,誰識三生杜牧之”、“十里揚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說”……因此,可以說,杜牧,因了揚州,而使自己的詩名長盛不衰;揚州,因了杜牧的詩,而在中國更加聲名遠播。

錦瑟

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十首經典唐詩,重溫大唐歷史

這首詩歷來註釋不一,莫衷一是。其實不如說是唐王朝的預言,是詩人對逝去盛世的追憶,首聯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盛唐往事;頷聯為比“承”,在渾然不覺間大唐將走到盡頭;頸聯為“轉”,以明珠寶玉比喻自己的才能;尾聯為“合”,歲月催人老,新舊交替,一切都是惘然!

臺城

唐代: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十首經典唐詩,重溫大唐歷史

詩人憑弔臺城古蹟,回顧六朝舊事,免不了有今之視昔,亦猶後之視今之感。亡國的不祥預感,在寫這首詩時是縈繞在詩人心頭的。如果說李益的《汴河曲》在“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的強烈感喟中還蘊含著避免重演亡隋故事的願望,那麼本篇則在如夢似幻的氣氛中流露了濃重的傷感情緒,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勢已成,重演六朝悲劇已不可免的現實在弔古詩中的一種折光反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